
-
我的产品用户非常少,也适合做运营活动吗?万一没人来参加呢? -
运营活动该如何策划,我完全没有想法怎么办? -
为什么要做运营活动,直接上线产品功能不行吗? -
运营活动为什么不是让运营人员来做,我是产品经理,我负责的是需求和功能,这活老子不干。
A.本着对用户负责的心态,那就delay一天吧
B.运营活动有bug影响也不大,最重要的是按时上线,上线后再调整

-
萌新阶段(留存):快速验证MVP版本,新功能的接受程度,用户的付费意愿探索等
-
高速发展阶段(新增):各种获客手段与用户增长渠道活动,用户对各功能的接受程度,提高付费转化率,强化产品核心功能体验
-
稳定增长阶段(促活与转化):强化各分层用户对产品价值的认知,维护核心用户,提高产品传唱度,收入提升
-
长尾阶段(减少流失):给新产品留足足够多的孕育时间。

-
轻松有趣,让用户在玩的过程中达成运营的目标,游戏元素,轻松的音效,及时反馈与成就感都非常棒。
-
操作便捷,尽量减少操作步骤,也不要让用户在非流程的页面中跳来跳去,很多产品经理觉得让用户了解的越多他的意愿就越高,不是的!!他付出的越少,意愿才越高啊~
-
规则易懂,用户无须思考,一眼就能看懂“去做什么,能得到什么”,确保用户很快理解了关键环节,就可以无障碍地操作。所以,活动的核心规则要放在页面上方的显著位置;详细规则和免责信息放在页面底部,用户不看也不影响参与活动。
-
凸显用户收益,物质或精神收益都OK,主要还是看是否合适。
-
可视化的进度标识,用户参与活动一般都需要连续多步,所以应该在每一步操作之后都设计一个反馈,比如数字随之递增或进度条前进一步。告知用户操作成功且已被记录,也算一种精神激励。


-
任务拆解:像剥洋葱一样,将项目拆解成一个个子任务,并且每一个子任务都分派一位负责人,小本本:一定记得每项任务都有唯一负责人哦~狡猾丽莎阿姨告诉你这就可以从源头上掐断互相甩锅的可能性。
-
执行跟进: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项目执行日程表,将拆解的任务按时间先后顺序罗列出来,每一项任务包括具体操作、产出物料、负责人和完成时间,确保项目精确执行。



-
小灰发阶段:在公司内部发放活动,让大家参与活动,看看小白参与活动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确保流程顺利闭环。
-
小范围测试:控制流量,重点关注制定的先导性指标是否满足预期,如果未达到预期,则需要进行快速调整优化。如果UV很低,参与人数少,需要考虑是资源位有问题还是活动吸引程度不高?如果活动跳出率很高,需要考虑是否页面不够吸引人?活动流程有问题?
-
扩大投放:全部流量投放之后要留意会不会因为裂变太成功而引起微信注意,可能导致微信封锁,参与人数太多可能服务器扛不住,链接打不开,用户投诉太多客服回复不及时,或者奖品太诱人引来了羊毛党等等。

-
项目概述主要说明做了什么、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
数据分析需要从核心目标出发,尽可能多维度找到客观数据,并对数据好坏进行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优化建议;请参考:小白都会的数据分析的万能公式
-
活动总结,结合活动流程和结果提出亮点、待改进点,并总结出对下次活动可借鉴可复制的部分。


END

学会这招,你也能成为产品总监
那些需求如期上线的产品经理到底有多牛?
小白都会的产品盈利万能公式
如果薛兆丰是一名产品经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