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71篇原创文章——
今天这篇文章聊聊定义需求优先级的方法,这几个方法是我通过学习和平时工作中思考总结而来,在这里分享给你,希望与你一起交流。
这周我们团队开始制定季度目标,在此之前,已经和各个业务团队进行了一轮沟通,了解到团队的目标,也收集到了长长一列的需求。面对这么多的需求,我和我的产品经理小伙伴用了两个方法,快速完成的优先级排列。

方法 1:KANO 模型

No. 1

KANO 模型,是一种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工具,此模型可以将需求分为3 种:基础型、期望型和高满足型。

需求分类

基础型需求
也可以叫必备需求,没有这些功能,业务流程就不完整。
例子:B 端业务的账号系统,没有的话,用户是无法使用的。
期望型需
这类需求是在业务跑通之后,提升客户的效率,这些功能多一点,客户满意度会高很多。
例子:批量更新等,能有效的提升用户的效率。

高满足型需求

这是用户自己想不到的,如果你有了这些功能服务,可以非常满意;如果没有,客户也想不到,也无所谓。
例子: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即标准作业程序)工具。产品经理对业务和行业非常熟悉后,可以为用户定义标准业务流程,当达到某种条件自动执行,极大的减少人力成本,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需求类型对应的业务价值和用户满意度,如下图
KANO 模型(图片来源:自己画的)


我们可以看到,基础型需求是必备的,如果没有那业务是跑不起来的,如果非常完善,也仅仅是刚刚满足用户的目标而已,用户满意度也不会高。这也是很多产品经理感觉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业务方不会给你好评的原因。
期望型需求,是帮助客户解决便捷性的问题。同样是一个「患者挂号」功能,竞品只可以选择「科室挂号」,而你比竞品功能多了可选择「医生挂号」,那客户选择购买你产品的几率会更大一些。
高满足型需求,这个需要产品经理对业务和行业认知度非常高,才可能做出类似的需求。

案例分享
下面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给大家看下,如果通过「KANO 模型」,快速定义优先级。
>>>>

需求背景

疫情期间,我们团队接到一个需求:要管理公司所有微信的文章发布情况,要发布文章需要提前预定,如果要发商业广告,需要提前一段时间申请,并且申请次数有限制。
>>>>

需求场景化 & 拆分任务

拿到这个需求,我们和业务团队进行了几次沟通,了解到业务团队使用场景,也明确定位「微信广告位预约系统」,基于需求和使用场景,我们对需求进行了拆分:

序号

场景

需求名称

需求价值

1
运营要发布文章,需要提前预定,当完成文档编写后,要更新文章的状态
运营文章预定管理
业务闭环
2
商业广告要提前预定,但预约流程不同,需要多步审核
微信商业广告预定
业务闭环
3
商业团队看到运营文章比较好,可以申请植入广告
微信广告植入预定
业务闭环
4
如果长时间没有更新进度,要自动清除掉预约的广告位
运营文章预定规则
便捷性
5
商业文章、植入广告都是有预定次数和位置限制,不能有太多的广告出现
商业广告预定规则
便捷性
6
广告位被预约、有进度变更、删除等要通知到各阶段负责人,特别是商业类广告,如果商业广告即将过期被清除,需要通知到商业团队
消息&预警提醒
便捷性
7

记录所有的操作,避免出了问题,找不到最后操作人员

操作日志展示
便捷性
8
按照团队和角色,进行权限设置
权限管理
便捷性
9
微信广告位利用情况报表,方便根据收益,调整预约规则
报表
便捷性
10
广告执行情况,同步到 CRM 系统
与 CRM 打通
个性化
>>>>

基于 KANO 模型,进行优先级整理

那我们基于 KANO 模型,对上面需求进行了分类整理,整理出需求列表。
基础型定位是「微信预定管理,促进各团队协作进度透明化」,没有这块需求是不完整的。
期望型需求定位「减少团队之间不必要的沟通」,属于有这块内容,业务团队会满意,没有就会吐槽。
高满足型需求定位是「系统打通,数据自定化流转」,没有这个业务团队照常用,如果有这个需求,业务团队就会非常开心,减少了两个系统切换的问题。
KANO 模型内部的优先级

最终我们得到的优先级如下

分类

需求名称
优先级
基础型
1. 微信运营位预定管理
2. 微信商业广告预定
3. 微信广告植入预定管
P0

期望型
1. 微信运营位、商业广告预定规则管理
2. 消息&预警提醒
3. 按照团队和角色,进行权限设置
4. 微信广告位利用情况报表
5. 记录所有的操作,避免出了问题,找不到最后操作人员

P1
高满足型
与 CRM 打通
P2
但我们看到,不同层级的需求还是很多,那同一层级的需求,怎么进行优先级排序呢?这就用到我们第二个需求管理策略:「产品价值模型」。

方法 2:产品价值模型

No. 2

产品价值可以分为两类:业务价值和用户价值。

价值定义

业务价值
对应商业类产品,称为商业价值,体现在能给业务带来多少收益。
用户价值
对于使用者来说,能给他带来的价值,比如说能减少操作步骤。当业务价值与用户价值产生冲突的时候,优先于考虑业务价值。

通常来讲,基础型不存在优先级的,是一定要全做的。当然你可以分几个版本来实现,但如果基础型需求没有完善,业务方可能就用不起来。
对于期望型和高满足型需求来说,对业务价值高的优先,然后根据功能对使用者的价值,来确定优先级。

优先级原则


期望型和高满足型需求,最终我们得到的优先级如下
序号
需求名称
价值
业务价值
优先级
1
微信运营位、商业广告预定规则管理
减少商业资源多占资源的情况,也避免预约错误


P 1.1
2
消息&预警提醒
提升团队协作效率

P 1.2
3
广告位利用情况报表
微信广告位利用情况报表,方便根据收益,调整预约规则

P 1.3
4
操作日志
记录所有的操作,避免被人胡乱调整广告位,有消息提醒,晚点上线不影响使用

P 1.4
5
按照团队和角色,进行权限设置
权限管理,避免广告被滥用

P 1.5
6
与 CRM 打通
系统打通,数据自动化流转,有效减少人力成本

P 2
>>>>

最终效果

「KANO 模型和「价值模型」,我们很快完成需求拆分,虽然疫情期间在办公需要远程沟通,由于清晰的优先级拆分,得到业务方的认同,产品也很进入开发迭代。

经过 2 周的开发, P0 需求完成上线,业务方立即进入使用。因为了解我们的优先级规划,也没有催命连环 Call,按照每周一个版本的节奏,完成了 P1.1、P1.2需求,剩下的需求节奏逐步放缓,产品经理及时了解业务使用情况,后续版本中增加优化内容。

总结

No. 3

这两个方法能较大颗粒度的判断需求的优先级,能帮你大致排好工作计划。

还有很多需求优先级管理方法,比如说矩阵分析法(重要紧急 > 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满足核心用户需求的优先(二八原则)等。

工具没有完美的,选适合自己的就好。

推荐文章:
“B端产品经理的家”知识星球问答精选
改完100份简历后,我总结出8大致命缺陷
经常被研发、运营怼?一篇文章教你告别过去!
产品经理必修:如何做好功能的迭代规划?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请关注并帮忙转发一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