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属性
01



消费属性
02


标题
01
-
制造悬念:针对内容本身5W1H要素,在表达上的进行隐匿,勾起用户的好奇心,why(为什么),What(是什么),Where(在哪儿),Who(谁),When(什么时候),How(如何),隐藏其中一个元素就好了,只提问题不给解决方案,等待用户自己去阅读正文,寻找答案,如“内容运营高手们有不能说的秘密么?这篇给你答案”。
-
设问自答:提出一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点,可以是争议点,可以是情绪点,还可以是社会热点等,以发问的方式起手,以给出解决方案作为结束,让用户一看就知道能从内容中获取什么。如“内容运营到底是什么?一文读懂内容生产,推广,互动的核心方法论”。
-
刚需锚定:直接切中用户的需求,瞄准用户期望,如“一张图教你内容运营,从0到1输出优秀内容”,就直接圈定了内容运营小白用户,同时短平快的内容输出方式,满足新手们的速成心态。
-
场景刻画:描述具体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引发用户的共情,提升代入感,如“还在不断选题,写稿,排版,审稿么?真正的内容运营应该这么做”。
-
常识反差:通过描述反常识,但是又正确的事情,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新人入职场3年,晋升内容运营总监,有这么几点要做对!”,对于常规来说,一般新人晋升到总监级别需要7-10年左右,3年这个数字明显太快了,不符合常识,但是却又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
权威背书:通过权威的背书,增加内容本身的信服度,让读者更愿意相信正文是有干货输出的,比如“打开率40%,咪蒙如何用做内容运营,做出最带货的号?”。
-
热点跟踪:对于流量平台来说,会有自己不断更新的热词库,假如你的标题包含当下热词,就会被系统加权,进而提高整体的展示量,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你起的标题“新冠疫情下科普内容如何运营才能帮到更多的人?”,那可能会使得展示量会得到几何倍数的爆发,但是要切忌不该蹭的热点不要蹭,不要导致文不对题的情况,这样不仅系统识别之后会降权,同时用户读起来也会反感。
正文
02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