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写出一篇超高转化率的营销文案不?
 
什么是文案?和日常写作不同,文案为转化为生。

发一条朋友圈广告,扫码进群的寥寥无几;

写一篇知乎好物,用户购买的佣金少得可怜;

试一波直播带货,下单付款的人屈指可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产品文案写的不够好。朋友圈推荐一个产品,粉丝对产品的幻想全部来源于文案,如果你不能将文案写的妙笔生花,就会错过大笔的成交机会。

恭喜你,又是遇见秀才的一天,秀才来和大家聊聊如何写出高转化的商品文案。
 
想让用户掏空钱包购买你的商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多数情况下,推广的产品并不存在稀缺性与价格上的巨大优势,跟其他同类竞品而言,平淡无奇且枯燥味。

那怎么样才能刺激用户进行下单?让他认为自己需要,让他【心里长草】,刺激他的购买欲望。
文案写作是怎么一回事?这是一个食材加工的过程。你手里有商家丢给你的一堆商品介绍,这些是美食的原材料,你需要做的是从中筛选出烹饪所需要的味道,而不是一骨碌的将其放进炒锅,甚至将【找亮点】这样的难题抛到用户手上。
 
高段位的大厨,会从一堆食材中挑选到最适合顾客的味道,再以高超的厨艺对原材料进行二次加工,蒸煎煮炒,做出玉盘珍馐让用户获得美食的最佳体验。

如何对食材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用户垂涎三尺的地步,这里推荐三个文案技巧。




1、活用感官

 

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产品文案:

 

“历尽非凡,载誉而来”

 

“崇尚自然,尊敬享受”

 

“极致安静,悦享生活”


“山湖之上,尊贵生活”

 

“席尊天下”


“给世界一个新的高度”

 

上面这些文案经常在我们生活**现,貌似看起来还ok,有一点广告的气息。

 

但真相可能是这样的:消费者完全不理解广告方想表达什么。


悦享,崇尚,尊敬,享受,非凡,载誉,将广告方去掉,这样的文案放在任何场景都能使用,即使是一个未经训练过的人也能写出这样的文案,不就是把华美的词汇拼凑到一起嘛,如果推销老家那颗槐树,我是不是也可以写【历经非凡】、【崇尚自然】、【愉悦生活】,问题是这样空洞的营销,对消费者来说完全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这样的文案不完全是扯淡嘛,秀才的读者中有不少人都在写知乎好物,仔细想想,你的文案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毛病,用华美词汇堆砌而成。
 
文案的本质是商业性的销售工具,不是自我表达和炫耀文采的工具,文案唯美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达成目的,让用户有所触动,刺激到购买欲望。

具有画面感的文案是触达用户的关键所在,几乎所有的人类体验,都来源于他的感官。
 
我们先来看李叫兽广为流传的一段经典文案: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这段文案的画面感非常强,如果你的商品文案写成这样,顾客会不会下单抢购?

写出爆款文案的第一个技巧,是活用人体感官:眼,鼻,耳,舌,身体感受,内心感受。
 
视觉:推荐一款浓稠酸奶,“像乳白色的奶香冰淇淋,只能用勺子挖着吃”才最动人心。
 
嗅觉:比如你卖鲜花,【混合着青春和泥土的味道】。
 
听觉:安利耳机隔壁有人**,也能听见脚步声,吃鸡头戴耳机免费试用一个月。
 
身体感受:做关节炎产品,有时,孤独和关节炎一样痛。
 
用漂亮的形容词给产品贴金是没用的,用感官来占领文案,文字就像魔法棒一样,能调动读者全身感官,沉浸式体验产品。



针对痛点+后果
 
并不是因为价格低,所以我会购买你的商品,也不是因为你产品好,我就下单付款,真正能改变用户行为的是【使用动机】,是【如果我不用】会造成什么后果。
 
来个案例讲解:一家上门洗车的公司,要想让用户进行下单,你告诉用户上门洗车的好处是没用,上门的好处是什么?是节省时间,你告知用户产品好处,用户会想【反正我现在有大把空闲】,你看这样并不能使用户下单,【好】不是我购买的理由,【需要】才是。


用上面的角度来说服用户,基于用户往常的消费习惯,他不会选择这个上门产品。
 
但我们换一下思考角度:
 
你知道吗?
 
在洗车店洗一次车的时间,
 
可以看一次《八佰》,
 
XX洗车快递,上门洗车不用等。
 
这里面的逻辑是:嘿,洗车店排队洗车多么的浪费时间呀,这段时间你完全可以进行娱乐,进行其他时间,你本来没必要有这个麻烦。

用这样的角度写文案,用户转化率是不是会提高更多。
 
如果让你写一篇劝人读书的软文,你会从什么角度出发,是不是这样“不读书的人是现代文盲,不读书的人思想贫乏,缺乏素养”。
 
是的,这些都是事实,但看文章的读者可不会这样认为。“明明我昨晚还和朋友讨论天文地理”,从先秦文化谈论到泱泱大明,不读书我照样能从其他渠道吸引信息,你凭什么说我思想贫乏呀。

对此,广告界给出一份经典答案:
 

《我害怕阅读的人》

 

害怕阅读的人。一跟他们谈话,我就像一个透明的人,苍白的脑袋无法隐藏。

 

我所拥有的内涵是什么?不就是人人能脱口而出,游荡在空气中最通俗的认知吗?

 

像心脏在身体的左边。春天之后是夏天。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

 

但阅读的人在知识里遨游,能从食谱论及管理学,八卦周刊讲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跃下的猫,都能让他们对建筑防震理论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只是一台在MP3时代的录音机,过气、无法调整。

 

……


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知道“无知”在小孩身上才可爱,而我已经是一个成年的人。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懂得生命太短,人总是聪明得太迟。我害怕阅读的人,他们的一小时,就是我的一生。

这是一个经典的痛点案例,它的逻辑在于:知识量不足,尽管上座,但就像陪太子念书,毫无存在感,读者看到这段话,会不会想起自己在社交场合,大佬们在谈笑风生,自己就像个跑头套,说不出点高明的见解——因为不读书,所以没思想。
 
针对痛点还不够,痛点只能让用户感觉【好像是有这回事】,必须将痛点造成的后果严重化【是,我的确需要这个】,【如果买这个产品,我能少了很多麻烦】,这样写,订单才会源源不断。



反差型文案
 
在信息海量堆积的时代,用户对广告厌不胜烦,想让自己的广告突出有转化,反差是一个很好的文案工具。
 
如果你不能理解到反差的美,我们来看个例子:一本正经,认真工作的大叔和一个穿着粉丝卡通外套、认真工作、满脸胡子的大叔,谁更容易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当然是后者。
 
反差能带来惊喜、带来萌感和新鲜感,在文案变得妙趣横生。

 
比如,你心仪的对象表白,如果只是单纯的“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多么平淡枯燥,对方内心甚至毫无波动。

但如果加点反差的料,变成“原本想要讨厌你的,却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你”,一瞬间情话提高了几个逼格,强烈的戏剧化也能让对方瞬间感受到那种压抑的热情。

给大家再分享几个经典的反差案例:
 
某加油站广告:假如阁下烟瘾发作,可以在此吸烟。不过请留下地址,以便将阁下的骨灰送交家人。
 
某美容院广告:请不要同刚刚走出本院的女人**,她或许就是你的外祖母。
 
某相声演员:今天说的这故事啊,离现在不远,家里有老人的可以回去问问……在春秋战国时期啊……
 
某英语培训班广告 : 如果你听了一节课之后发现不喜欢这门课程,那你可以要求退回你的学费,但必须用英语说。
 
相比完美而言,有瑕疵的美丽更受人青睐,越是完美的事物,越容易触发用户的防备心理,反差不仅仅是【萌点】,更是接地气的营销方式】,俗话说,“官方卖萌,最为致命”,越是反差的营销,越能吸引到消费者的眼球。
 
好文案没有标准,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道标杆,但好文案一定有某种共性,能闪电般击穿消费者的防御门槛。
 
产品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女孩,走心文案才是营销的灵魂所在。文案营销,对于做互联网的人而言,每个人都得学几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由秀才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微信S708873
「全文完』
历史文章
知乎引流深度干货文,5000字长文教你知乎快速涨粉
知乎流量复盘笔记,被忽略的蓝海流量市场
知乎带货最全攻略,人人可操作的项目项目,知乎好物实战篇
为了不错过每一次的见面,请记得把我设置为【星标】啊~~
操作步骤如图:

作者简介:秀才,知乎流量专家,知乎10w粉丝矩阵,4年逆袭200万,草根内容创业者,新书《知乎引流赚钱术》正在免费派送中。
这么干货的文章,是我就转发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