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不止文案。 文案君(MrCopywriter)
今天是妇女节,我们想从营销视角聊聊近年十分热门、也相对严肃的话题——不只是“女性话题”,而是与女性男性都有关的“性别平等”。
很多现实都已证明,当女性遭受不公对待,男性也不能独善其身,因为无论男女,大家归根结底首先都是“人”。正如玛丽·比尔德在《女性与权力》一书中探讨的,“你无法将女性轻易置于一个已经被男性化编码的架构里,你必须改变架构本身”。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对男孩说“你像个女孩一样”,他会感觉到被冒犯,而当人们对女孩说“你像个男孩一样”,却仿佛在表扬她足够硬核。
在学生教育方面,也曾发生过“是否加强培养男性学生阳刚之气”的讨论,背后的默认逻辑是有“阳刚之气”的男性才会被提倡推崇,而所谓“女性化”的男性则会遭受非议。
以上“性别偏见”现象束缚的不仅是女性,男性也难逃其害。“性别偏见”产生的根源,一定程度上都可归结为“厌女情结”——“女性化”成了贬义词,凡事一旦与女性沾边,就变得扭曲起来。
好在,全球各地陆续进行的女性平权运动,影视领域不断涌现的女性题材作品,社交平台层出不穷的女性热点议题,乃至品牌营销界越来越多发起的女性主题传播,都表明女性力量正在觉醒,平权意识逐步萌生。
珀莱雅于今年妇女节开展的一系列超越营销范畴、颇具社会价值的传播动作,更是典型例证。基于对“性别偏见”的细致洞察,对“性别平等”的深度思考,珀莱雅围绕 #性别不是边界线 偏见才是# 的主张,以品牌之力,发积极之声——
通过布局多元化传播活动,珀莱雅呼吁社会破除所谓“女性/男性应该成为的样子”的性别偏见,希望无论女性还是男性都能以“首先为人”的自觉,摆脱外界枷锁、打破刻板印象,从而给予那些正在努力的人们以勇气,指引那些尚未明晰的人们以方向。
这听起来,是不是跟常见的妇女节营销不太一样?
确实,珀莱雅此番动作,无论从传播策略还是社会价值都值得细说。
▼
01
动作一:发布品牌TVC和系列海报
女司机,是交通事故**。
女生,学不好理科。
女人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优秀女人就会被问,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
男生,为什么要当护士?
总说“独立女性”,怎么不说“独立男性”?
男生跳芭蕾、化妆,就是娘娘腔。
所谓“真男人”就是,不像个娘们。
描绘女人,就是善解人意。
描绘男人,就是果敢坚毅。
祝福女人,就是青春永驻。
祝福男人,就是事业有成。
这些话语和画面,是不是很熟悉?
因为这不是讲故事,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每一桩都是以性别为界限产生的偏见,每一件都是性别偏见的典型体现。不夸张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亲身经历过这些场景,甚至亲自参与过这些情境。换句话说,我们都是受害者,也都是不自觉的加害者。
最刺中人心、最引人深省的,是结尾这段文案:
“女人要温柔?
不对,是人要温柔
男人要坚强?
不对,是人要坚强
女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不对,是人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
男人不能哭
人不能哭吗?
让我们可以温柔,也可以勇敢;
可以浪漫,也可以沉稳;
可以坚强,也可以哭泣。”
三句铿锵有力的“不对”,一句**的反问“人不能哭吗”,掷地有声地回答了人们应该如何对抗性别偏见:无论男女,都应以人的价值为准绳,不区分性别具备温柔、坚强、勇敢、浪漫、沉稳等优秀品格,也可以拥有软弱、无助、犹豫、害怕的时刻。这些品性适用于所有人,而非某一性别的专属特权。
放之于社会文化领域,这段长文案也是在适时发出警示:无论男女,首先为人。反对性别偏见是因为我们尊重的不是性别,而是生而为人的权利。
妇女节之际,珀莱雅拒绝沉默,借助文字力量勇敢发声的姿态值得肯定;以不分性别地重视个体权利的宽广格局,既让人触动,也觉得感动。相信很多人都会在字里行间收获慰藉,找到共鸣。
TVC亮点之二,是长文案的讲述人,来自W8VES厂牌的于贞。
如果了解于贞,就会明白珀莱雅选择于贞的深思考量。
去年,rapper于贞曾因讲述三位女性故事的歌曲《她和她和她》出圈。歌曲鼓励打破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的主旨,与珀莱雅三八节传播主张十分契合。
并且,珀莱雅正在推进品牌年轻化建设,深受Z世代喜爱的于贞,则能帮助品牌打开年轻对话窗口。
配合TVC,珀莱雅同步推出系列动态海报,以动画形式强化态度表达,进一步精炼呈现品牌关于 #性别不是边界线 偏见才是# 的理解和洞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02
动作二:合作《中国妇女报》
创刊于1984年的《中国妇女报》由全国妇联主办,是国内唯一一份兼具思想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女性大报,其助力女性进步、关注女性问题,以及通过舆论促进问题解决的发展宗旨,与珀莱雅对抗性别偏见的传播愿景正相吻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更重要的是,拥有官媒的助推加持和权威背书,珀莱雅此次发声势必能引发更广范围的关注讨论。这样一来,即便不是品牌目标受众也会关注到本次传播,更加益于推进社会各界重视性别平等议题。可以说这项议题无论之于男女,都意义颇丰。
截图来源:珀莱雅官方微博
TVC已经在珀莱雅官方微博上被转发2.4万人次
03
动作三:发起创意互动
除了释出物料,珀莱雅还联合多圈层KOL进行深度互动,进一步增强各领域人群对 #性别不是边界线 偏见才是# 这一主张的认知与认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方面,珀莱雅邀请KOL参与态度T恤制作,直接传达观点,顺应近年来兴起的slogan T的潮流趋势。
另一方面,邀请充满正能量的KOL“我是vivi可爱多”录制“男女对话视频”,借势其可爱自信的人格魅力强势输出观点,助力品牌拉近与年轻受众间的距离。
通过丰富多元的互动玩法,珀莱雅进一步拓宽传播影响力,将理念主张渗透进更多圈层,从整体上强化传播效果,力求传播势能最大化。
04
动作四:推出节日礼盒
顺应妇女节节日氛围,珀莱雅适时推出「珀莱雅限量艺术礼盒」,实现人气流量的承接沉淀。
礼盒中的主打产品双抗精华,可以看作珀莱雅本次传播主张的载体落点——精神上,对抗性别偏见;物质上,使用双抗精华。巧妙的是,传播主张和产品优势形成对照关系——打破性别界限、联合女性男性是为“双抗”,与产品“抗糖抗氧”的“双抗”卖点形成呼应。
▼
整体看下来,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珀莱雅传达出的 #性别不是边界线 偏见才是# 的品牌态度,也看到了其清晰的积极对抗性别偏见的品牌形象。
更精巧的是,珀莱雅在呈现“对抗性别偏见”理念过程中,顺势将产品抗氧抗糖卖点与品牌联合女性男性共同对抗性别偏见的“双抗精神”无缝相融。如此一来,产品的“双抗功效”便与品牌的“对抗精神”建立起巧妙而紧密的高度关联,最终促成了这次兼具营销效能与社会意义的品效合一式传播。
珀莱雅此次发力也印证了营销并非只是品牌圈地自萌。
事实上,营销本就镶嵌于社会运转的巨大齿轮之上,脱离现实的营销过于轻飘甚至虚妄。往小了说,营销是品牌为自身建设发展持续进行的一连串努力;往大了说,营销是品牌关注社会、关怀大众、关心世界的一种特殊途径和抵达方式。
作为老营销人,文案君真心希望,像珀莱雅这般具有人文意识和远见卓识的案例,越多越好。
别,男女有别
(点击观看视频号 好看帮忙点个赞哈❤)
关 注 文 案 君 就 是 一 场 冒 险,至 今 我 仍 不 觉 得 安 全……
新 浪 微 博:@ 文 案 君-
投稿 ▏商 业 ▏文 案 合 作
文案君(Wechat ID: wenanjun001)
点击阅读原文,线上广告营销干货学习资料库平台HAOAD广告情报局,收藏10000+广告营销干货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