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用户体验是非常值得产品经理学习的,我整理了微信中11个优秀的用户体验案例与大家分享,如下:
1、可见原则
保证页面内容可见、状态可见、变化可见。
(1)空白页内容可见
微信的空白页会告诉你页面为什么空白,以及让页面不再空白的途径。
(2)传输进度可见
微信中传输文件时,用户可通过进度条了解传输状态,缓解用户等待的焦虑。
(3)红包状态变化提醒
在微信中领取红包后,底部会有对应的文字提醒,让用户知道当前红包的状态变化。
2、场景贴切原则
考虑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满足用户的需求。
(1)日间与夜间模式自动切换
微信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更改主题颜色,黑天使用暗色系保护眼睛。微信考虑了用户不同场景下的使用情况。
扩展
高德地图的HUD功能会将手机屏幕的画面镜像。正常场景下可能会觉得奇怪,但黑天开车时把手机放在前风挡下,画面就正常了。方便夜间司机使用导航。(拿iPad代替一下风挡,大家凑合看效果吧)
PS:救护车车头的字也是镜像的,为了方便前车司机在后视镜中看清文字。
3、可控原则
用户要能把控产品的状态,有足够的自由。
(1)隐私可控
微信可以对不同的好友,设置不同的权限。如果用户对隐私不可控,那么可以想象体验会有多么糟糕。
(2)群聊可控
微信群聊中也很多配置项,供用户设置。方便管理群聊,控制群聊。
(3)UI界面可控
用户对微信UI界面也是可控的,调整字体大小、聊天背景等。
4、一致性原则
在功能、文案、交互和界面上应考虑一致性,缺乏一致性的产品会导致用户学习成本加剧,不利于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成熟的功能和交互,照抄就好。
(1)微信删除的交互方式与iOS一致
交互方式一致可以降低用户的学习使用成本。
(2)微信语音通话的交互方式与iOS一致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微信的界面与系统相反。会误挂断多少通话。
反面案例
(1)文案前后不一致。一个页面中称为“粉丝”,另一个页面又称为“关注者”。
(2)交互前后不一致。大多数页面间切换都是左右滑动,突然一个页面切换需要上下滑动。
(3)操作界面前后不一致。“关闭按钮”一直在右上角,另一个页面“关闭按钮”放在了左上角。
5、防呆原则
防止用户操作后发呆,卡壳。“为什么会这样?”、“我刚才干了什么?”。要告诉用户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1)呼叫失败提醒
微信中有一些特殊的好友,例如“文件传输助手”。可以给“文件传输助手”发送视频通话的邀请,但会失败。失败后防止用户不理解为什么失败,微信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PS:既然不能与“文件传输助手”发起“视频通话”,为什么“视频通话”的按钮可以点击呢?为以后能点击做准备?这是个Bug?。。。
如果微信没有对失败的原因进行解释,估计很多用户就呆住了
“为什么会这样?”、“我是谁?”、“我在哪?”、“我干了什么?”
6、协助用户记忆原则
用户在需要记忆某些信息时,产品能帮助记忆。
(1)设置备注和标签
如果一个人不经常联系,难免会忘记这个人的信息。微信中可以对好友设置备注和标签,帮助用户记忆。
(2)最近使用的小程序
把用户最近使用的小程序都记录下来,方便用户查找使用。
7、简约易读原则
功能操作简单,内容可读性强。
(1)解释主标题
微信防止用户不知道“扫一扫”、“公众号”等功能怎么用,用小字解释主标题,使主标题文字可读性增强。
反面案例
(1)界面花里胡哨,哪个是按钮都分不出。
(2)文案晦涩难懂,有歧义。
8、容错原则
提醒用户可能犯错,并给用户挽回错误的方法。
(1)删除联系人提醒
挽回错误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取消”功能了。
(2)支付前输入密码
后果越严重,提醒级别应该越高。支付的级别很高,不能让用户点击“确认按钮”就完成操作,必须通过输入密码等方式验证。
9、帮助和提示原则
考虑用户需要帮助的情况,予以提示。
(1)首次使用朋友圈提示
仅用户第一次使用朋友圈时提示。新用户没用过可能不会用,而且还有泄漏个人信息的可能,所以提示用户。
(2)新手引导
由于软件更新等原因导致操作习惯发生变化,增加“新手引导”告诉用户如何操作。
10、灵活高效原则
让用户可以更方便、高效地完成任务。
(1)常用聊天表情
微信将用户常用的聊天表情都排在前面,可以快速找到。
(2)自动提示图片
截图或拍照后,图片会自动浮在“+按钮”上。用户不需要打开相册就可以发送出去,操作高效。
11、恢复现场原则
各种切换、退出、返回后能恢复原状。
(1)编辑内容自动储存
聊天消息未发送,会自动保存成草稿。这也是“容错原则”的一种,用户误操作后不用担心消息文字丢失。
(2)撤回,可重新编辑
消息撤回后,可以重新编辑上次的文字。
(3)切换后,页面状态保持
微信小程序与聊天页面切换时,互不影响。
聊天后,小程序可以恢复到上次浏览的状态;小程序用完,可以恢复到之前聊天的状态。
反面案例
(1)编辑器退出后内容丢失。
(2)从其他页面切换回当前页,当前页面状态丢失,要回到顶部重新浏览。
总结
希望大家看完可以学以致用,将自己的产品打磨的更好。
你有没有特别喜欢的App?这款App中满足上面11条原则了吗?赶快去找找对应功能,相信你会更了解这款App。
如果本文中的案例引用不当,或你有其他想法补充。
欢迎加作者的微信交流(备注产品经理)
Harry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