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新成员“超有料”,正沉迷于学习心理学,后续将陆续和大家分享一些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小知识。
从加油站的故事说起
有2个加油站,当地的顾客都偏向使用信用卡付费。
对于加油站来说,使用信用卡收款,资金回款周期不如现金来的快。
因此,对于汽油的定价,使用现金支付5元/升,使用信用卡支付5.6元/升。
关于油价的描述,两家的描述如下:
A站:每升汽油卖5.6元,但如果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
B站:每升汽油卖5.0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元
两种方案的加油成本是一样的,但最后发现:A站的老用户回购率远高于B站
同样都是5元/升的油价,为什么2家加油站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背后原理
A站是在积极框架下进行的价格描述,正常价5.6元,如果使用现金,可以优惠0.6元,客户每次使用现金消费时,觉得自己赚到了;
B站是在消极框架下进行的价格描述,正常价5元,如果使用信用卡,要额外加0.6元,用户每次使用信用卡消费时,都觉得自己亏了,额外多付了钱。
人们总是喜欢“收益”,厌恶“损失”。
因此,虽然A站和B站的方案本质一样,但因为对方案的描述框架不同,导致顾客更倾向于A。

更多案例
瓜子店称重的诀窍
一家卖瓜子的店生意特火,问起玄机,老板说:在称量时,别家是先抓一大把,称时再把多的拿掉;而我家是先少抓一点,然后再添足称。
“拿掉”容易给人缺斤短两的心理暗示,而“添点”则让人感到分量给得很足,人们更喜欢“添点”,而厌恶“拿掉”。
年终奖的故事
老总召集三个厂长说:今年亏损,奖金不发了。
A回厂说:今年亏损,奖金不发了。众员工背后皆骂。
B回厂说:今年亏损,奖金不发了,还说要裁人。我力争,人是不裁了。众员工庆幸感激。
C回厂说:今年亏损,奖金不发了,还说要裁人。晚上众员工皆去C厂长家送红包!
医生与病人的故事
一个病如果做手术,有90%概率存活,10%概率死亡。有2位医生分别向自己的病人确认是否手术。
医生A给病人说:“手术失败死亡率10%。”病人害怕了,他不敢上手术台。
医生B对病人说:“手术成功存活率90%。”病人想都没想说:“大夫还是您牛啊,愿意配合!
启示
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描述会影响人的判断,从而得到不同结果。
在对外发表言论,希望产生影响时:
对于希望别人产生的想法和行为,从得到(收益)的角度去描述。
对于不希望别人产生的想法和行为,从失去(损失)的角度去描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