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成年人的解压方式变了。

放假反而多了一身的疲惫,吃喝反而多了一肚子的空虚。

真正让我们身心欢愉的,是放空自己。去享受孤独,去遥远的地方和自己对话。

1.

在生活里,放空下自己——

最近,肯德基以「歇歇」为主题,又写了一组海报文案。

原来,在忙碌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歇脚的地方还有很多。在夜晚,在石头上,在美食里……

白天晒晒太阳,

晚上,就遛遛月亮。

坐下来,

和那颗绊倒你的石头,

交个朋友。

找片草原对牛弹琴吧,

吉他闲着也是闲着。

给忙碌的世界,

一个大号的呼噜。

最好的歇着,

就是不让嘴歇着。

这组文案,打开了一个容易忽视视角。

假期只是宏观的调控,放空才是自我的身心调节。

我们不必苦候长假,把情绪和压力堆积到某一天在释放,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偶尔放空,及时清理。

拥有明净的身心,才能抵达快乐的来源。

2.

在职场中,放空下自己——

最近,百吉福就上演一个情景剧,讲述了一套说给成年人听的放空道理。

从周一到周五,各自用什么姿势去「抽个小空,放个小空」。

周①

周日和周一

大概隔了12个时区吧

开个小差

倒倒时差

周②

还没攒够年假

要用放空

散装放假

虽然放空……

好像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但……

那又有什么关系 

成年人

是没办法真正放松的对吧?

所以他们学会了放空

周五必须适当放空

不然

会影响周末生物钟的

密密麻麻的文字需要一个个空白段落,让文章看起来更清晰流畅。

同样的道理。

在职场,在紧锣密鼓的工作中,我们也需要一些放空时刻,让心情得到一个缓冲。

身心疲惫和精力充沛之间,有时候就只差一个放空。

——

现在,开始学会放空。

压力堆积速度太快,无法自我消化,必须借助放空时刻才能清理干净思绪。

这不是摸鱼,不是偷懒。

因为脑袋放空了,才会有新的想法和创意住起来。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