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看到网易云音乐?因为神舟宇航员在太空三个月顺利返回大陆而发出的这张海报后,忍不住分享给一位新认识的文案发烧友。

没想到,这位朋友看到它后的感受,会和我的大相径庭。
他说,这样表现算什么,这格局太小了点吧。
惊愕之下,竟和他讨论了起来:那您觉得网易云音乐这时候正确的打开方法,应该是怎样?
他说,只有用三位航天员落地时指挥长迎接他们的场景来做表现,才有大格局。
我说,那作为出资投放宣传自己的网易云音乐,它的符号应该出现在哪里好呢?
朋友说,网易云音乐的符号,可以放在天空中,用音符做成他们三个人的名字。
我于是迅速脑补了一下:这样的话,谁还认得出是「网易云音乐」吗?会不会画面上都不知道谁是中心了?
朋友接着说,可能他想象的,也不一定就好,但创意人不是可以多出几套方案一起比较啊。
这时候,我脑子里不仅充斥着甲方们发表改稿意见时的画面;也似乎有点明白有些人看待什么是好创作的标尺,原来真的会见仁见智。

广告人常说:你给他一个好的,他不觉得是好。因为你们各自心目中,对好的评判和感动不一样。
所以,不少的甲方,会硬生生的将广告人的作业,拗往自己想象的方向。而且,在甲方的阵营里,这个方向还颇得众识。
广告人以为,越简单纯粹越好,越以小见大越棒。越能让关联性产生想象空间越震撼。
就像网易云音乐做的这样,从外太空回国的降落伞,吊坠的是天外飞仙般的音符,象征着宇航员们三个月生活的灵魂释放。
但朋友看到的完全不是这一出发点。
他心里能感动的重心是:要表达出网易云音乐是沾了祖国伟大的光才对,无论如何,音乐符号只能作为背景。

我这个感悟挺有趣。

说明广告人和其它人都不是孤立的立场,广告人以为最佳的,其他人可能古井无波;其他人觉得热血沸腾的,广告人也觉得叠床架屋。

可能,这也是当下的一个共存阶段。彼此都在期待对方认知的温柔成长。
我想,可能还是要看族群的壮大吧,粉丝量偏彼端时,朋友的音量就会小,他也会怀疑他的立场是不是太去中心化。
但粉丝量如果相较折中的时候,我也会理性的觉得,朋友的声音也自有他的当量,因为有同一立场的人存在,他的看法便也有他共鸣的市场。
所幸我看到的网易云音乐是这样做的,但它又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我也是选择性看到么,我看到的就是我想看到的?
也许朋友看到的也是他想看到的,对于我强加给他认可的,他自然会觉得格格不入。
那么,我们都该如何交流呢?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