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 130篇原创文章——
学习 B 端产品,就看「司马特小分队」

拥有哪些特质能让人成长的更快?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很小,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又很大。

在一件事上两个人看似微小差异的表现,被环境不断放大后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


尤其一些非常重要的“特质”,能带来极大的差异。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特质,它们往往比你多做一个需求对你的影响更加深远。


为什么有些人做了10年产品经理,还是在一线,很多时候问题都出在这里。仔细去看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如下问题。


01

成熟的心态

大家一定在职场中看到过这样的人,容易意气用事,生气了就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似乎在告诉每个和他沟通的人:我生气了,别来惹我。然后开始消极怠工,拒绝良性沟通。


这就是典型的不成熟的表现,成熟的人不会因为事情 A 的问题而去影响处理事情 B 的态度。


这么做的坏处显而易见,没有人愿意在你发情绪的时候跟你沟通,大家心里都会留下一个印象,这个人怎么这么情绪化?慢慢的就给你贴上了一个负面的标签。


这会带来哪些不利?

1)在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一般不会太好,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2)在评估你的工作绩效的时候,leader 一般会通过你周边的同事来多维度的考核你,显然不会有太好的口碑;


3)显然情绪化的配合无法让你专注于处理事物本身,你也不会和你的同事真正一起讨论并深入解决问题本身;


4)再往大了说,万一传到老板那里,你的印象就更差了,后面无论升职加薪、还是大项目机会,基本上都可能说拜拜了。


看,因为你的一次又一次的小任性和不成熟的表现,产生的蝴蝶效应,最终走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是你完全想不到的。


02

学会沟通

沟通这件事,别说产品经理,放在任何一个岗位角色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能。


我下面的一个产品经理,接了一个项目,作为项目整体负责的她,在和外部需求方对接的时候,因为需求涉及到另一个产品负责的模块,她是这么说的:这个不归我管,我也不知道里面的逻辑是怎么样的,是他的事,你得找他。


结果,那个需求方的老板投诉到我这里来了。


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我坐下来和她好好的聊了一阵。


对于外部的业务方来说,他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将需求传达给我们,并拿到项目的确定上线时间。他也只希望对接一个人,而不是将这个需求拆分成几份,每份对接一个产品经理。


而这位同学犯了一个很明显的沟通错误,对外沟通和对内沟通是完全不同的。对外,既然你是这个项目的整体产品负责和对接,你可以这么说:这个模块虽然是我们另一个产品来负责的,但是我会来帮你安排和统筹协调的。


哪怕这个事真的是别人的事,对外你也不能这么说,否则会有明显的感觉像是你在推卸责任,也让需求方更加烦恼还需要去对接同部门的其他人。你应该让对方感受到这件事,只要交给你就可以了,至于部门内部的工作分配和协调,我会来帮你安排和处理的。


一次错误的沟通,带来的影响可能又是被放大化的,虽然你本质上并不是在推诿,但是在别人看来,你就是一个不靠谱、不负责的人。


所以对于所有产品来说,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其实是比你很多其他软能力更重要的。俗话说,职场中的问题99%都是沟通问题,其实就是这样的。


03

良好的工作态度

职场中有些人挑活干,有些人不愿意为了赶项目进度加哪怕一分钟的班,有些人怕麻烦,往往这样的人,不客气的说,10年后你去看,他可能还在做相同的事,甚至已经被边缘化。


老板喜欢什么样的人?能给公司创造价值的人,有独有专长的人,再不济也要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且靠谱的人,老板可以放心的把事情交给你。


如果你连一个良好的工作态度都没有,那抱歉,没有leader 会喜欢你,很现实,也不会有什么重要项目会交给你,没有重要项目你也谈不上会有很好的发展。


良好的工作态度,绝对是你在职场中最基础的一个必备特质。


我有好几个同事,在刚进入我团队的时候资历尚浅,但是凭着认真的工作态度不断锻炼自己,不断接手更多的项目,我对他们的信任度也不断增加,渐渐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产品。


这样一个品质带来的蝴蝶效应,依然很大,甚至能大幅缩短你的成长时间和路径。


04

自主搜索学习能力

很多时候,作为产品经理,接收到的需求、leader 的工作安排,都只有几句话,甚至一句话。你可能只能通过此了解到这个事情的大致背景和大致目的。


比如让你设计一套双 11 的活动方案。你的心里一定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聪明的人先明确双 11 的目标,并和多需求方沟通他们的诉求,然后根据目标拆解,去寻找针对目标的活动形式,然后评估每个活动的优缺点,并最终形成 2-3 套方案,最后让老板挑一套方案落地。


比如你要从 0-1 做一套支付系统,你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经验,你该怎么办?


毫无疑问,如果你没有自主搜索学习能力,要靠自己搭建一套支付系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可以找几个稳定的信息搜集渠道,来了解支付系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包括哪些成分,解决什么问题,大致的产品形态是怎样的?


然后你可以找几个这方面的专家请教下支付系统的架构思路,核心部分的设计思路。


最后你可以从架构—边界—层级—核心—具体功能设计的角度下手,将一件高度复杂的事逐步拨开,最终形成支付系统的整套方案。


然后拿几个交易链路来验证这套支付系统的设计合理性、业务适配性、未来可扩展性。

 

05

有些人 25 岁就做成公司老总,有些人 40 岁还在为找一份工作而烦恼。这些差距除了本身的天赋、时运,大多都是这些小特质日积月累带来的。

END

司马特小分队已经更新了 130+ 篇产品相关原创文章,并且在星球成立了「B 端产品经理之家」。

星球汇集 200+ 来自教育、医疗、电商等领域的小伙伴,每天都有产品话题讨论,还有行业专家答疑解惑。

我们还会定期汇总星球精华、系列实战文章,回复『星球』,加入「B 端产品经理之家」后免费获取。


往期精彩回顾


三十不立,该怎么调整?

疫情期间,在线问诊的成长与发展

产品思维,是噱头还是玄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