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133篇原创文章——
学习 B 端产品,就看「司马特小分队」
你觉得你每次的绩效打分,加薪晋升都完全是按照你的表现来决定吗?
其实不完全是,职场并不是是一个完全公平公正的地方。
01
做的好一定拿高分吗?
我们常常会听到很多大厂的打分方式是,超预期的往往得分高、符合预期的得分中、低于预期的得分低。
那么问题来了,可能A的预期比B的高,虽然A真的做的很棒,产出的价值比B高,但是因为A的预期很高,A的表现仍然低于预期,所以A只能拿到一个低分;相对来说,B的表现不如A,但是却高于其预期,所以B反而能拿一个高分。
所以聪明的你肯定想到,那我只要不拔高领导对我的预期就行了,这样我就能很轻松的拿高分了呀。
现实是,当你拿了高分,领导自然会上调对你的预期,于是乎,下次你拿高分的难度就增加了很多。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明明产出更高,得分却更低?最后一年下来,可能平均得分还不如那些浑水摸鱼的?其实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能叫绝对公平吗?并不是,这样的机制在于不断刺激你去超预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且需要不断持续,哪天你坚持不了,表现开始走下坡路了,那么很现实的就是会有无数个低分等着你。
这样的机制容易挑选出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努力、任劳任怨、不断为公司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
02
超预期一定拿高分吗?
既然超预期了,就一定拿高分,优先晋升加薪吗?不一定。
既然是公司,是组织,有人有组织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人情世故。领导跟谁走的比较近,跟谁关系比较好,觉得谁更值得信任,在打分的时候占有很大的影响。
不要觉得所有的打分纯看表现,除非这个领导是刚刚上任,一般来说,主观因素是一定存在的。
比如A比B表现出色一些,但是A是基层员工,B是中坚力量,如果B离职对团队的影响更大,那么在决定关键事项的打分中,B会更大概率被打高分。因为A离职了可以再招,但是B多年下来对公司的业务已经很熟悉且掌握了大量的**,显然B的对团队来说更重要。
这只是一个考量点,一般领导还会根据忠诚度、可信赖度、负责公司事情的大小和重要度、他的不可或缺性、老板对你努力的感知度、以及私人关系,来决定打分。
所以经常会听到一些读者朋友抱怨,明明这次表现比谁谁谁好,但是还不如他的绩效高,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想想是不是上面这些维度你不如他?
03
职场评价的本质是信任度
领导100%信任你,他可以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你,升职加薪也会第一时间考虑你。
领导0%信任你,哪怕你把事情做的完美,那也只是会为你鼓鼓掌。
所谓0%和100%的区别,就是你有没有走进领导的心里,知道他想要什么,帮助他去实现他的目的。
这听着像厚黑学,但是人性就是这样,区别在于你的领导是不是一个有视野有抱负,确实想要作出一番事业的,而不是一个整天混日子到处邀功的人。
如果他真是一个你值得追随的人,那么走进他的心里,实现你们的双赢,并没有什么不光彩的。
这种信任建立在,你是否能够帮助他获得他想要的东西,是否能够和他形成共情,是否能够和他在一些事物的看法上擦出火花。
所以公平公正吗?对大多数来说,并不可能。
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喜欢搞关系?喝一次酒可能比为他做点事更容易能拉近距离。
04
总结
从我看到的来说,职场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可能某个小场景、小环境会有,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很多事情并不是由表面大家看到的那些东西所决定的,而是由潜藏在表面之下的另一些东西所决定。
看透表面,抓住本质,能让你更清楚的认识公平公正四个字。


往期精彩回顾

B端产品最容易忽视的环节:版本管理!
会做汇报的产品经理,往往不会混的太差
三十不立,该怎么调整?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