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最大的公关事件当属百度的“血友病贴吧门”。大叔看了不少人的点评,今天聊聊。

先说一个最新的消息,今天(1月17日),在某个论坛上,李彦宏终于站出来公开回应此事。这应该是李对此事的首次正面回应,距离事件爆发过去整整一周,百度的股价从172美元跌至163美元。他说:“大家也知道过去这一个星期对于百度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星期,感谢朋友们的关心,我们也会非常深刻的反省,希望能够把危机变成机遇,让百度陪大家走得更远一点。”

其实很多公关同行可能都没有预料到,一件如此小的事件,会成为一次如此大的公关危机。大叔看到不少“砖家”借此发挥,写出了“企业危机公关的10个处理方式”等文章,还有不少自媒体老师们则直接把百度架起来一顿猛打,有一位媒体人以“百度杯征文大赛”形容这个现象,也算生动。

作为公关从业者,你心中或许和大叔一样,有诸多疑问:这次危机为何如此来势凶猛?媒体尤其是自媒体为啥像打了鸡血一样纷纷站出来口诛笔伐?李彦宏那个内部论坛的截屏到底是不是真的?百度的公关真的做得不好吗?……大叔试着回答上面的一些问题,我随便说说,你随便听听。

一、这次危机为何如此来势凶猛?

大叔认为有至少四个原因:

第一是“价值观”的严重性。

当然,就本次事件来说,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平台,“血友病贴吧被卖”这样的话题都会引爆,因为涉及到了企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层面的问题,这是最容易激起网民情绪的话题,比如,如果百度仅仅是因为某个技术漏洞泄露了一部分用户的登录密码,大叔相信肯定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危机。而一旦涉及到公司的道德层面,任何人都会站在道德批判的角度去踩一脚。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携程身上,一位微博博主的一篇文章,就让携程陷入了“卖假机票”的道德批判中,只不过医疗的话题更关系人命,所以,百度的危机压过了携程。


第二是“血友病”的话题性。

由于涉及到生命、公益等公众话题,不仅是全国媒体纷纷报道,连国家机关各部门及公益组织也积极介入,包括国家卫计委在公开场合对此事表态,网信办直接约谈百度……1月14日,全国37家公益组织联名向工商局举报百度。

所以,百度的贴吧门事件,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科技媒体和领域的范畴,变成了全民关心的话题。


第三是“人人都是自媒体”。

上文说了,每个人都愿意“讨伐”此类事件,当然,表达欲望更强的自媒体不会缺席。大叔看到有媒体甚至把自媒体人点评此事文章做了一个H5的合集。这是大叔最近在思考的一个现象: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其实自媒体人写文章是缺乏话题的,再换个角度说,自媒体人对热点的追逐性和机动性可能要高于传统媒体。

传统的媒体生产机制是,记者报选题,领导同意,再采写,再求证,再审核,最终发布,这个流程太漫长了,而自媒体的文章基本都是点评,点评不需要求证,更不需求审核,所以,一旦出现一个人人都关心又可以讨论的话题的时候,你会发现,一大批自媒体都会出来聊几句。

其实,即便你不是自媒体,你在朋友圈和微博上转发一篇针对此事的文章,其实就在推动此事。

第四是“李彦宏嘴硬”的截屏。

危机出了之后,官方如何回应显得十分关键,正确及时的回复可以大大降低此事的负面效应,反之则会激化,一张疑似李彦宏回应此事的截屏,不仅把老板**地推了出来,又再次把百度推上了道德的宣判台。这个话题下文详说。

第五是“危机发源地是知乎”。

这是大叔之前就说过的一个观点:知乎会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危机事件的发源地。虽然只有2000多万用户,与百度、微博和微信没法比,但知乎的影响力却不容小视。

大叔十分认同一个观点:“知乎是是可以搜索一切百度不到知识的社会化搜索引擎,是段子手和网络写手龙蟠虎踞之地,是中文互联网最大的UCG平台,是微博、微信上嗷嗷待哺的“搬运工”的救世主。”

知乎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很多高端用户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也可以分享到微博和微信等平台进行扩散,但企业官方很难在知乎平台正面“对抗”负面内容,而不得不转移到微博平台,这个时间差和空间差,会给危机爆发留下不小的空间。

二、媒体为啥像打了鸡血一样口诛笔伐?

上文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的一半,比如外界都认为,百度的价值观出了问题,再结合之前的竞价排名的盈利模式和医药广告泛滥等老问题,一系列关系到老百姓的网络求医知情权,百度甚至成为黑心医院的“帮凶”,这事必须要报道一下啊。

实际上,这个新闻选题既关系民生,又对媒体来说比较容易把控,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自媒体,谁都想调查调查,点评一下,百度就这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央视新闻都在质疑:“百度的尺度,到底有几度?”

此外,“冰山一角”现象再次出现,因为媒体不能老重复一个“血友病贴吧”的话题,必然会去主动挖掘百度贴吧的其他问题,然后,百度贴吧和医疗相关的其他问题又会被媒体曝光。所以,百度在第二天的声明中强调“停止所有病种类吧的商业合作”,试图封住这个缺口。

尤其是百度的问题从“道德层面的批判”上升到了“质疑其商业模式”之后,媒体的“杀伤力”开始反映在百度的股价上,实际上,从1月11日开始此事被媒体开始关注到1月14日,百度的股价在小幅震荡之后又基本与11日持平,熟料在15日出现开盘就跳水的情况,当天跌幅近5%。

值得一提的是,自媒体成为这次事件的主力,而非“补充”,这点值得研究。当然,每个媒体发声的目的各有不同,原因你懂的,大叔就不展开说了。

三、百度的公关真的做得不好吗?

在百度第一次正式回应贴吧门之后,一张据说是李彦宏在其公司内部平台上的观点被截屏流传了出来。文中提到几个关键词,一个是老板批评了公关做得不好,二是老板没有道歉,却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好的,商业模式也没啥大问题。”这样的截屏,无疑再次引来了媒体的第二次“群殴”。

大叔在百度官方微博回看了其发布的两次声明,第一次声明在1月12日,事发的第二天,还算及时,内容为表示整改,并全面停止所有病种类贴吧的商业合作,态度和行动都没问题;第二次声明是在16日,再次认错的同时,汇报了阶段性整治的进展,并启动“全民举报”计划,开放投诉举报通道,邀请吧友们参与贴吧建设管理,百度总裁张亚勤转发微博表示:“用户体验至上 整改绝不姑息”,再次表明了态度。

综上所述,无论是及时性、态度和行动层面,百度的公关都做得挺好的,因为毕竟此事是自己做了错事,翻转太难了,如果说有唯一的不足,那可能是把李彦宏对此事的内部表态泄露了出来,或者被别人伪造了这样的截屏,让不明真相的自媒体和群众又声讨了一把,虽然实际上李说的都是大实话。

有时候,情绪和态度比事实本身重要,这或许就是公关的价值。

过去一周了,大叔就想问一句:你感受到了百度认错的态度了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