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晚上,又被刷屏了,好多人在朋友圈追溯自己的第一个微信好友。

本以为腾讯又通过“抖数据”H5的方式轻松实现了社交传播的刷屏,熟料,事情的走势急转向下,变成了\”这个链接有木马病毒,可以盗取你的支付密码“等谣言。

大叔简单回看了一下事件,初步猜测的经过是:因为腾讯公开课明天在广州有一个大的发布会,之前一直是小预热,没有掀起来什么波澜,所以,可能他们的公关就像学”吴亦凡的H5“那样,提前泄露本来用于明天会议现场的一个H5游戏”我和微信的故事“,为明天的活动做一个大预热。

万万没想到,谣言四起,逼着腾讯和微信官方都大半夜地出来辟谣。

对于这件事的危机公关,大叔觉得挺及时,但这其实不是本文想传递的重点。大叔不止一次说过微信难辟谣的问题,这是这款社交软件的基因问题,没有的广场和小喇叭。

大叔强烈建议,微信辟谣团队可以学一下朋友圈广告,来一个向全员推送的辟谣朋友圈“广告。不然,辟谣的效果始终落后于谣言传播的速度。

有人问大叔这个H5游戏”我和微信的故事“做得如何?其实,大叔觉得,你们可能是想问这个谣言是如何诞生的?为何又传得如此快?大叔猜测,微信可能想通过这个应用告诉你:”亲,你的秘密我都知道,我只会自己看看,不会泄露给别人的,请放心。

这话真能让人放心吗……

强烈建议,包括腾讯在内的所有开发者,在以后的技术传播中,切忌触及或让用户联想到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一丝的威胁。


以下是微信公开课订阅号发布的辟谣声明,后又被腾讯官方微信发布:

(ps:造谣者的手机号码和名字就不值得打个马赛克吗?)

两个小时以前,所有用户的朋友圈都被微信公开课PRO版的“我和微信的故事”刷屏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谣言也来了:说这个应用会让我盗号等各种谣言!

这里,微信团队郑重声明:


“我和微信的2015”是为1月11日微信公开课PRO版准备的官方体验。

这个内容本是微信官方为了明日的微信年度大会“微信公开课pro”做的一个小插曲互动,也是为了纪念2015这一年,但还在内测阶段,由于访问量火爆,可能存在打开缓慢的情况,我们也正在进一步优化。

但绝不是谣言中所说的病毒或者木马!更不存在账号里的钱被盗的情况!

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追究造谣者的责任,绝不姑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