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迷恋的到底是可口可乐的什么?
我不爱喝可乐,所以我很疑惑:一年销售收入400多亿美元的可口可乐,到底靠什么让年轻人愿意买单?后来我发现,这里面有“蹊跷”。
从M君的一场游历说起,他受雇为一家饮料公司解决产品连续3年下滑的困境,然后,他开始各处游历,甚至在一些汽水爱好者家里过夜,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聚会,并和他们一起喝了很多汽水——灵感出现了。
M君几年前做过一个研究,关于声音在人们潜意识大脑中起到的重要角色:通过扫描50名消费者的大脑,找出了10种最能唤起情感和最容易上瘾的声音,其中最强有力的声音是婴儿的笑声,还有烹饪牛排的“嘶嘶”声,以及把饮料倒进满是冰块的玻璃杯中的“噼啪”的气泡声。这个实验启发M君:那家饮料公司想要重振品牌,关键是找到那个能够唤起人们情感、激发人们渴望、让人们上瘾的声音。
最后,M君为那家饮料公司创造了一种和其它软饮易拉罐有微妙不同的开罐声音,正是这个声音,每次被播放出来的时候,都能引起这种饮料的销量猛增。
受到M君的启发,我很容易就发现,可口可乐2016年最新推出的分手篇广告就找到了激发人们渴望、让人上瘾的“无意识符号”。
就像广告里呈现的那样,冰爽至极的可口可乐冒出的“水珠”,从潜意识中满足了人们对饮料的渴望,直至让人“上瘾”。正是这个看似有意无意露出的“符号”,让400多亿成为可能。
一款香水为什么可以让女人“自慰”?
有个男人告诉我,他只用buberry的一款香水,我不知道他在里面嗅到了什么。直到后来,我想可能他从里面嗅到了**的清纯,或者高潮的快感——听起来有点夸张,但是香水公司真是这么干的,比如他们推出的一款香水,简直是为了让女人更好“自慰”。
这个故事也是从M君那里听来的。早在2004年,X公司竞标到为CK制作一款新香水的机会。首先,CK交给了X公司一份“心情剪辑”的视频——从不同的电影中剪辑出的短小的、潜意识性的、带有性暗示的片段组合,比如在一个场景中,一个女人以一种非常具有诱惑性的方式表现出自愿被蒙住眼睛并被绑起来。
接下来,CK告诉X公司:制造一种能把女人带入这个情感空间的香水。鬼知道X公司是怎么做到的,总之他们交差了。紧接着,CK组建了一个女性小组,在每个人的皮肤上涂了这种香精,然后让她们闭上眼睛,讲述她们脑海中首先想到的、能表达这个香味所激发出来的感觉的故事。不出所料,她们讲的故事都是浪漫的、带有性元素的和富有**的,这个香型似乎激发了每个女人相同的冲突关联:天真和热烈、自由和束缚、柔软甜蜜同时又带有自慰的爱。
就这样,在2004年,一款性感的香水诞生了,CK打出了一系列暗色的、阴影的、性感的32秒广告,于是,这款香水成为唯一一个在过去10年中推出的,至今仍稳坐全球前十大宝座的香水,它就是Euphoria。
插一句,如果你现在马上下单购买了这款香水,恭喜你,你很正常。
如果说营销是件“小事”,那简直太轻看它了,它集研究科学、心理学、行销学等各种大成,就像一门需要潜心修炼的武功绝学;但它又真的是件“小事”,喝一瓶可乐、买一瓶香水,是再平常不过的平常选择。这或许才是营销真正的魅力。
对了,最后介绍一下M君:马丁•林斯特龙(Martin Lindstrom),全球顶尖品牌营销大师。至于他说给我的那些故事,并不是杜撰,不信,你看《品牌洗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