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害怕失去,特别是已经有的东西 

如果你想进一步提高广告落地页的转化率,就必须不断学习基本的消费者心理,通过顺应人们的心理习惯,去调整或修改页面的设计,往往能事半功倍。这个系列的文章,我们会向你详细讲解落地页优化的基本逻辑,助力你在投放的路上少花点儿冤枉钱。

假设你不小心上了一艘特殊的赌船,这里的规矩是这样的:想要离开,只有一种方式,完成两轮游戏。

在第一轮游戏中,先给你1000金币,必须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择一项作为你的选择:

A,你将有50%的概率,获得1000金币

B,你将有100%的概率,获得500金币

请问你会怎么选择?

在第二轮游戏中,先给你2000金币,必须从以下两个选项中选一项:

C,你将有50%的概率,失去1000金币

D,你将有100%的概率,失去500金币

请问你会怎么选择?

其实这个两道题,不论你怎么选,最终都是只拿到1500金币。但是Daniel Kahneman 教授和Amos Tversky 教授,在1979年做试验时发现,人们对于这两道题,有不同的选择倾向:

在第一个获得金币的游戏里,有85%选择了无风险的拿住500金币,而只有16%选择了,用50%的概率去博1000金币。

在第二个失去金币的游戏里,超过2/3的人选择了“有50%的概率,失去1000金币”,而只有不到1/3的人选择了“100%概率,失去500金币”。

你看,同样都是500金币,当你将要得到他的时候,你会选择落袋为安;而当你要失去他的时候,你会选择再搏一把。

这就是损失厌恶: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所以,在有可能获得利益时倾向于选择低风险,而在有可能遭受损失时,更倾向于选择高风险。

那么在设计落地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先让用户产生拥有感,然后再告诉用户你要收回。如何让用户产生拥有感呢?

怪诞行为学里面说:我们获得拥有感的方式之一,便是对其投入精力。精力给我们以拥有感,让我们觉得自己创造了某些东西。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我们在它身上花费了精力,便能进一步感受到自己参与创造它的爱。

这部分不需要很大,甚至不一定真实,只要我们坚信,自己与创造过程有关,我们对它的爱便会有所增长,于是,我们也就更愿意为它付钱。对于一样东西…..投入的工作越多,我们就会越重视它,也就越觉得自己切实拥有了它。事实还证明,某样东西的创造过程越艰难,我们的参与感也就越强,对这样东西的爱也就越多。

想要用户产生“拥有感”,你得先让用户产生“参与感”,想要提升落地页的参与感,你不妨从这几个地方入手。

(1)互动测试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家装行业,现在很多落地页都有一个价格计算器,只要你选择地区并输入房屋面积,就能够给你一个预估的装修价格。这就是一个小小的“互动测试”,通过这个小互动,不仅能够提高用户的投入精力,还能能获取用户的一些需求信息(房屋面积)。

其实这招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也挺常见的,特别是一些消费贷产品的广告,通过一个手机就能知道你的身价是多少,简直比算命的还玄幻。

不仅是家装和金融行业,其实教育行业也是可以用一下。例如,一些“提升学历”的产品,若主打积分落户,不妨让用户测一测,现在还差多少分才能达到。又或者一些考证的产品,是不是可以给用户做个小测试,让用户知道自己的差距还有多少。

(2)好奇制胜

在所有的落地页里,其实我最佩服的就是“网络小说”的落地页,通篇都是文字,几乎没有一张图,而文字内容就是要卖的小说节选,只要你不小心多看了两眼,开始读了第一行,你就几乎再也不能忘掉他的容颜。

你看的越多,你就越想知道结局,但是你放心,不论你从哪开始找,在落地页里都找不到结局,而你想要看到这段的结局,就得注册。给用户留点悬念,让用户多花点心思在这。

(3)持续涨价

设计持续涨价的机制,根据报名顺序定价, 越往后价格越高,或者根据时间,持续涨价,让用户看到价格的上升。

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研究一下kickstart这个众筹网站,一般众筹者都会设置几档不同的价格,给到不同时期购买的用户,越往后就越贵。

马上行动指南:结合你的用户和产品,运用厌恶损失的原理,设置一些需要用户投入的互动,增加用户在落地页上花费的精力。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