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川(品牌头版主笔)

来源 | 品牌头版(ID:ceozhiku)

在智能手机领域,雷军是业界公认的劳模。据说,他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下班。

 

不过,拼命并不意味着成绩。

 

根据IDG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8年,小米在国内智能手机的市场分额为13.1%,不仅大幅落后于领头羊华为,而且也落后于OPPO(19.8%)和vivo(19.1%)。

 

尤其是今年前两个月,根据第三方渠道的数据,小米在国内的手机销量跌至604万部,同比下降31%,与OV的距离进一步拉大。

 

可能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在过去的八年里,累计融资额高达数百亿的企业,会输给名不见经传的OV?

 

成也性价比,败也性价比

 

2019年3月份,是国产旗舰机集中发布的日子。

 

不过,与其他知名手机厂商不同,小米是唯一一家旗舰机定价在3000以内的知名品牌。靠着“性价比”的优势,小米9的出货量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了150万台。

 

不过,雷军未必很开心。

因为,除了华为之外,OV的旗舰机型都站上了5000元的大关。

 

根据小米的财报显示,售价在2000元或以上的智能手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1.8%。也就是说,支撑起小米整个江山的,是占到了小米整体销量80%以上的红米手机。

 

相信很多人有印象,那就是在小米诞生的初期,经常提及的口号是“小米,为发烧而生”。但是,如今却很少提了。

 

为何?

 

原因其实很简单,所谓的“发烧友”,其实都是对某一功能、某一科技特别痴迷的人群。但如今的小米,更看重的是出货量和市场增长速度。

 

再有,“发烧友”的定位是黑科技。但如今的小米,很难说有哪一项科技是小米首创并且首发。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如今的小米对粉丝经济的依赖性不再那么强了。从频繁更换代言人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吴秀波还是刘诗诗,亦或者吴亦凡、王源,其实选择他们的原因无非是流量。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说小米的价格很公道,就像雷军承诺硬件综合利润率不超过5%那样。可是,这便存在了一个问题:

当所有的智能手机都在靠硬件赚钱时,小米却选择靠软件赚钱。

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赚钱思路的差异而已。但实际上,对于消费者来说,你是否愿意少付100块钱,换取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多看100看钱的广告?

 

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会选择拒绝。

也就是说,学生群体和刚毕业的大学生会更亲睐选择小米,但随着他们收入的增加,便会逐渐的抛弃小米。因为,所有人都会消费升级!

 

不管是否承认

小米高端化已经输了

 

什么是好产品,在小米看来,就是兔宝宝能够跑出更高的分。

 

也是这样的原因,OV总是被黑。

 

但是,分数高并不代表用户体验度就好。很多东西,并不是靠数据能够体现的。

 

2016年10月,小米发布了第一代的MIX,这也是迄今为止小米最有可能在高端市场有所突破的机型。但是,它却只火了一阵。

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雷军企图把概念性的产品做成了大众性的产品。

 

一方面,MIX的确集合了诸多的黑科技元素,但是,正因为太多的黑科技集于一身,导致功能不够完美有缺陷,最终被消费者诟病。

 

试想一下,如果雷军将MIX定价到5000元以上,并且“雷声大雨点小”,只针对特定消费者开放购买权限。那么,既可以控制销量,又可以有足够的曝光度。

岂不是一举两得?

 

在这一点上,华为首款5G折叠手机做的很好。尽管早在2月份就已经发布,但是国内上市的时间被推迟到了6月份。由于某些黑科技并不完全成熟,所以至今也只是出现在展柜里。而且,17000元的定价更是赚足了眼球,但不会转变为实际的销量。

 

我相信,接下来华为会逐步的针对单一黑科技进行优化升级,并且分批应用到之后的机型上去。等到产品趋于成熟了,价格一定会降下来。

 

在这一点上,OV也是如此。

 

以vivo NEX为例,如果要比配置,那么标配版的骁龙710可以说是乞丐配置,但是伸缩镜头和超高的颜值设计,足以说服消费者购买;同样,OPPO Find X也是靠着安卓阵营中首家采用3D人脸识别技术的卖点,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销量。

 

更重要的是,NEX和Find成为了OV撬开高端市场的钥匙!

 

反观小米,在第一代MIX饱受质疑后,第二代选择对创新进行大幅舍弃。至此,小米的高端机型算是彻底的湮灭。尽管前不久发布的MIX3性能还可以,但已经很难说“发烧”了。

 

向OV学习的小米

 

对高端消费者来说,对产品最不敏感的就是价格。

 

只要它足够的有差异化,那么他们就愿意买单。从这个角度说,苹果不是败在高定价,而是败在了差异化不能够匹配其价格。

 

不管你承认与否,顶着“互联网手机”光环的小米,其实正在向OV学习。

 

首先是渠道。

 

表面上看,小米非常唾弃OV遍布在大街小巷的门店。而且,在小米看来,与其在渠道上花费大量的成本,还不如直接让利给消费者。

 

但是,唾弃归唾弃,并不妨碍小米学习借鉴。

 

过去的2018年,小米授权的经销商数量,从原先的62家增长到了1378家。如果再加上小米之家,整体的终端渠道超过了2000家。

 

正因为此,我相信小米的成本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对于渠道来说,卖一部OV的手机有300-500元的利润,但小米只有100元的利润,谁愿意干这活?

 

其次是广告投入。

 

也许是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小米逐步加大了广告的投放力度。

 

但是,客观的说,相比于OV主打卖点的营销来说,小米的广告是不及格的。以小米9为例,我相信很多消费者看到视频广告,都不知道小米到底想表达什么?即便是遍布公交站台的“好看又能打”,也不知道重点在哪里。

 

甚至于说,还不如雷军在发布会说的那句“Are you Ok?”

 

与其说改变世界

不如说回归商业本质

 

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商业的本质就是盈利!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改变世界固然伟大,但赚钱才是首要目标。因为,我们很难说,小米手机会像苹果那样,真正的影响和改变世界。

 

甚至于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环境下,小米手机除了便宜之外,其他的差异化已经越来越不明显了。

 

如果小米真的想打造出“发烧”的产品,那么就必须在产品研发上进行投入。这也就决定了其一定不会便宜,因为,“发烧”所代表的稀缺性,注定了价格的昂贵。

 

这是雷军需要思考的地方。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