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知愚

来源 | 心智战争


1、隐性品牌延伸是什么。


常见的品牌延伸都是很明显的,如格力手机、恒大冰泉、海尔电脑、霸王凉茶、百度外卖等等。品牌和品类明显不搭,格力是空调和手机不搭、恒大是地产和饮用水不搭等等,可以成为显性品牌延伸。


还要一种品牌延伸,我们称之为隐性品牌延伸。品牌与品类之间有关联度,但又不是一种品类。如果说显性品牌延伸是豆浆和自行车的关系,那么隐性品牌延伸就是豆浆和油条的关系,甚至是肉包子和素包子的关系。


看着像一回事,但又真的不是一回事。


如助消化功能和治胃病功能、纸质书和电子书、时尚运动装备和专业运动装备、体检和治病、咨询和培训、咨询和广告制作、培训和协会。



2、隐性品牌延伸:从助消化延伸到治胃病。

吗丁啉将广告诉求症状扩大到“胀痛”、“反酸”、“胃胀”、“嗳气”、“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广告语改为“针对胃动力,帮助胃健康”,并开始启用“胃”作为广告中的主角。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吗丁啉偏离了 “助消化用药” 的定位,增加了 “治疗胃病” 的定位。当一个品牌代表两个定位,就给竞争对手留下了机会。

从吗丁啉内部往外看,长期占据品类第一的份额,没有出现有力的竞争对手,不免产生自大情节。做出品牌延伸的行为就自然而然了,“治疗胃病”是不同于 “助消化”的另一种需求,应当启用新品牌。

由于内部思维作怪,吗丁啉忽视了消费者认知的力量,在自己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弃置原有品牌不用,是难以做到的。

张知愚,公众号:心智战争清单 | 重新定位:江中健胃 vs 吗丁啉

在专业知识中,不消化、胃炎、胃病都是一种病,可以用一种药治疗。但是在认知中,不消化是小病,不能和胃炎、胃病一样对待。


当吗丁啉把品牌从助消化延伸到治疗胃病的时候,就是在品牌延伸了。只是这个延伸非常隐性,难以察觉。这也给了江中健胃消食片机会。



3、隐性品牌延伸:从纸质书到电子书。


在很多人看来,电子书和纸质书差不多,顶多是纸质书的补充版。差别不大,也可以是一回事。


但是贝索斯不这么认为,当他看到iPad的时候就意识到这款产品可能颠覆纸质书,于是坚定要做一款电子书产品。


为了能够研发成功,他甚至把新部门进行物理隔离,搬到远离西雅图总部的硅谷,让他们不受干扰。这款新产品的名字叫kindal。

kindal负责人凯塞尔觉得没必要远离总部西雅图,也觉得没有必要成立单独的部门负责新产品。用内部思维开看,谈纸质书版权的时候顺带把电子版权谈了就行了。但是贝索斯认为,这样就不可能真正把握电子书的潮流,因为还是纸质书的思维方式。

贝索斯说,你的工作就是干掉你原来的生意,让所有做纸质书的人都失业,包括亚马逊。

张知愚,公众号:心智战争清单 | 定位理论能解释微信的成功吗 (3.0)

4、隐性品牌延伸:从专业跑鞋到时尚运动装备。


耐克以专业跑鞋起家,成为专业运动装备后开始提供专业篮球鞋、网球鞋、网球帽等等。在这个品牌延伸的阶段,耐克没有遇到很大的竞争,毕竟主要对手如阿迪达斯、彪马等也在这样做。


专业运动装备的市场还是小了点,如果不运动的消费者也购买耐克的产品,市场前景就明显大了很多。


耐克在坚持专业运动装备的同时,也加入了时尚流行元素。请潮流时尚明星代言,和艺术家合作新产品等等,耐克逐渐成为了一个时尚品牌。


这属于隐性品牌延伸,也给安德玛留下了机会。


安德玛从速干衣切入,定位更专业的运动装备。和耐克的时尚感相比,安德玛不那么潮流化。但是更有专业运动装备的范儿。


安德玛的品牌形象不注重潮流、时尚,而是表现运动员的辛苦训练,在孤独中坚持的形象,刻意跟耐克反着来。安德玛很清楚,定位时尚运动装备的耐克很难收缩战场,放弃潮流时尚市场。


而消费者对专业运动装备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安德玛的品牌语言是:放弃那个忘记初心的耐克吧,安德玛才是真正的专业运动装备。



5、隐性品牌延伸:从咨询到培训。


在咨询行业,培训被视为咨询的流量入口。这样的培训常常是失败的。就像医院开的体检窗口一样,只要体验服务不独立,它就会为了创收而失去客观性。


即使体检服务真的有良心,病人也会想:你是医院里开的体检门诊,你要说我身体健康,医院能愿意吗?


参加培训的学员也会想:你是咨询公司开的培训班,你肯定向着咨询公司说话,你能客观地说真话吗?


所以里斯中国的培训班叫克里夫学院。独立的体检服务——爱康国宾、慈铭体检等——也发展得很好。


成美广告的广告制作部分也独立出来,命名汉狮广告。



6、隐性品牌延伸:从培训班到协会。


各名牌大学都在办各种班,企业家参加培训学习顺便结交人脉,是常见的现象。


培训班也乐于鼓励这种现象,经常组织学员们游学:名为旅游加学习,实际就是旅游。长此以往,培训班发现学费越来越低、招生越来越难、学员档次越来越差。


因为不管是EMBA、MBA也好,首先是培训和学习的功能,结交人脉只是附加的次要价值。一旦各培训班把次要价值拿来刻意经营,就是品牌延伸了。这本来是两个品类。


当学员产生 “去学习主要是为了认识人” 的认知,他们就会把培训班和商会、协会比较:需要花几万块钱去认识人吗?交个几千块会费也可以做到啊。


以上,总结了几种隐性品牌延伸的现象。和常见的显性品牌延伸相比,隐性延伸更难察觉,更有诱惑性和隐蔽性。






扫码进**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