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银联的热度可以说相当的高。

 
早在半个月前,中国银联发布了首部广告大片,片名为《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故事背景设定在唐德宗时期的大唐西域,可以说既贴合史实,又感人至深。
 
借助于小人物克服艰难险阻,最终分文不差完成转账这一使命,有力的传达了银联作为国家支付品牌的使命:
 
虽远必达,分文不差!

 

 
这不,继首部广告大片半个月后,中国银联又搞事情了。
 

  中国银联拍了支广告!

 
有人说,这支广告有恶搞的嫌疑;也有人说,制作这支广告的文案肯定偷懒了;还有人说,“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人民很行”傻傻分不清。
 
不妨先让我们一睹为快!

上海陆家嘴
现已成为全球金融中心
 

抗旱作物育种
让万年沙漠变成万顷良田
“中国天眼”
“看”得最远的射电望远镜
 
 
港珠澳大桥
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中国高铁
新时代的国家名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视频中提到的关键词并不是“银行”,而是“很行”。据说,这其实源自于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后说的一番话:“为什么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写着中国工商很行,中国农业很行,甚至干脆说中国很行?”
也就是说,银联巧妙的借用了这个经典的老梗,既替银联自身打了一次广告,又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点赞所有为此付出的中国人。
 
尤其在视频的最后,中国银联作为“凝结银行业的力量”,相当于正面告诉外界其真实的身份,大家再也不用傻傻分不清“银行”和“银联”之间的区别了。
还有,就像“和你一起努力付出,中国越来越好就是给我们的回报”说的一样,以“付出必有回报”为点睛之笔,再次阐明了品牌的核心思想!
 
可以说,相当的有意思。

#中国人民很行#

广告背后的深层内涵

先说创意。
 
中国银联巧妙的利用了“银行”和“很行”的形似,为祝贺祖国70华诞的献礼。就连中国人自己哪怕稍微不注意,就可以说傻傻分不清!
不过,这却是整支视频的最大创意所在。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文案的“疏忽大意”或者“偷工减料”,但最后给人的效果确实恰到好处,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再说内容。
 
为了体现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视频通过“上海陆家嘴”、“抗旱作物育种”、“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中国高铁”这些标志性建筑和作品,表达出“他的美好都来自于每个人付出的劳动”的观点。
 
既致敬了祖国的伟大,同时也歌颂了人民的伟大!
 
还有,视频中提到的建筑和作品,可以说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通往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因此,震撼之余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当然,视频中还暗藏了一层观点,那就是祖国的伟大成就都离不来银行业的大力支持。

比如,以陆家嘴为代表的城市建设,离不开工商银行的支持;比如,以抗旱作物育种为代表的农业事业,离不开农业银行的支持。同样,以中国天眼为代表的高端技术、以港珠澳为代表的世纪工程、以中国高铁为代表的国家品牌,都有银行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表达出金融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
 
最后再看看一语双关的回答。
 
为什么中国工商很行?为什么中国农业很行?为什么中国建设很行?为什么中国交通很行?为什么中国很行?
 
因为,中国人民很行!

 

通过工人、农民、金融人士、科研人员和建筑人员等等,共同刻画了一组奋斗者的肖像画。除此之外,“中国人民很行”一不小心就会被看成“中国人民银行”,一语双关的背后,也展现出了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丝毫挑不出毛病。

 

传递品牌价值

将品牌与国家精神相联系
 
还有那个大蛋糕。
视频的最后,呈现出了一个960万平方公里的蛋糕。在这块蛋糕里,有祖国的山川湖海,有祖国的森林草原,还有祖国的高山和荒漠。
 
意外之意是,这块庞大的蛋糕,既得益于14亿中国人的创造和付出,同时这块蛋糕的成果也将属于全中国人民。

 

传递出浓浓的深情厚谊!
 
当然,这块蛋糕也是送给新中国70周年的生日礼物。
这支广告与《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如出一辙,即通过历史和当代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拥有国家精神的品牌。既试图通过趣味创意的内容博得用户好感,又试图站在国家品牌的至高地,激发其民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获得全国人民的亲睐。

在我看来,银联达到了这个目的。
 
如此一来,相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而言,银联作为中国经济的助推器,能够站在更有利的道德情感高地,获得用户的亲睐的认可。
 
最后,必须提到的是,在这支广告中,中国银联提出了“付出必有回报”的slogan,既是对自身乃至整个银行业的自我要求,也是对每一个中国人的期许和寄语。
 
每一个人都应该信守“付出必有回报”的信条,谁说不是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