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公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33%,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13.1%下降到今年第三季度的9%。
尽管说,这很大程度是受华为强势增长影响,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作为国内市场智能手机的开拓者,如今的小米手机遭遇了严重的挫折。
不过,在国外市场尤其是印度市场,小米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根据相关的报道,小米手机占据了印度27.1%的市场份额,继续蝉联智能手机第一的宝座,并且拉大了与第二名三星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统治了国内近半壁江山的华为,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却被划分到了“Others”,没能够进入榜单!
❖
主打性价比路线
小米占领印度市场
在小米的第三季度财报中,有这样一段话格外引人注意:
“2019年第三季度,小米在境外的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下滑4.1%。”
尽管官方的解释是“由于不同的产品组合导致”,但是,由此引出了小米在境外尤其是印度发市场的打法,那就是性价比路线!
数据不会说谎。
2016年,小米在印度市场推出了被寄予厚望的作品——红米Note 3,仅仅用了5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75万台,创造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单季度出货量的新纪录。
可能有人会说,175万部的销量并不算多,但是在印度市场却掀起了一股小米热,甚至被评为印度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智能手机。
随后,靠着红米Note 3奠定的口碑基础,红米系列大获成功!
2017年,红米Note 4仅用了半年时间出货量达到了500万台,第一年的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台;2018年,红米Note 5再次刷新记录,仅用了4个月时间销量就突破了500万台。
也就是说,小米在印度市场的成功,主要是红米系列的功劳;而红米系列的代名词,其实就是性价比。
事实上,小米在印度市场大获成功,与国内市场如出一辙。
比如,都处在智能手机的蛮荒期,因此潜在的换机人群庞大;比如,主打性价比切入市场,横扫传统手机市场;再比如,享受互联网和电商的发展红利。另外,饥饿营销的作用也同样功不可没。
❖
小米在印度市场会重蹈覆辙吗?
就国内市场而言,包括华为在内的手机厂商,其实都应该感谢小米。
为何?
原因很简单,小米作为拓荒者,不仅将消费者带进了智能手机时代,而且还带动了整个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发展。
但是,当整个行业迎来了大发展,面对消费升级下的换机潮时,小米却败下了阵来。那么,小米会重蹈国内市场的覆辙吗?
不妨以国内市场为例。
时间回溯至2016年。
那一年,华为通过P9和Mate9系列在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那一年,OV在线下开始频频发力,并且在高端领域也有所突破;那一年,三星发生了Note7电池爆炸事件,销量大跌超过50%。
但是,小米的销量却同比下滑36%,减少了近2000万台的出货量!
在渠道上,线上红利骤然消失,但小米在线下的布局却异常缓慢;在产品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有了换机需求,要求品质更高的智能手机产品;在供应链上,不管小米是有意还是无意“饥饿营销”,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变得越来越严重。
而恰巧此时,小米做出了误判。
为了维持性价比的路线,小米依旧坚守在1999元的价格。但是,为了这个价格,小米在处理器、屏幕和摄像头均做出了牺牲。结果却是,小米在价格上赢得了消费者,但是在产品上却输得一塌糊涂。
回到印度市场。
根据调查公司IDG的统计,印度市场近80%的智能手机价格为159至200美元。也就是说,在过去四年的时间里,小米在印度享受着智能手机带来的第一波红利。
但是,国内市场的经验已经证明,那就是消费升级的到来,曾经的“米粉”有多爱你,将来就会对你有多不屑。
不过,小米也在做出改变。
比如,从2017年开始就加紧了小米之家线下门店的布局;比如,加强了在硬件和软件上的供应链建设,不再盲目迷信“饥饿营销”的力量;再比如,小米也有意区分“红米”和“小米”之间的品牌差异。
目的就是避免重蹈覆辙。
❖
摘掉“性价比”标签难
实现品牌高端化更难
尽管说小米有意识的做出了调整,但是小米遭受的挑战也在一步步逼近。
以OV为例。
2018年,vivo和OPPO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10.5%和6.7%。但如今一年时间过去,这两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分别提高到了15.2%和11.8%。
尽管和小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在不断缩小。
另外,Realme作为OPPO面向印度市场独立运营的品牌,2019年第三季度Realme的市场占有率为14.3%。要知道,这是一家仅成立一年的手机厂商。
换句话说,种种迹象表明,小米或将在印度再次上演中国市场的失利。
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摘掉“性价比”的标签难。
尽管小米有意识的试图摘掉“性价比”的标签,但是谈何容易?
因为,一旦你不维持低价,那么冲着性价比而来的用户立马会弃你而去。
第二,实现品牌高端化更难。
一方面,曾经的“米粉”如今都迎来了消费升级下换机潮;另一方面,小米几乎失去了3000元以上的中高端市场。
在小米9的发布会上,雷军这样说到:“小米9可能是小米数字旗舰机最后一次‘如此便宜’了”。
但是,“9个月就惨遭官网下架”的事实再次说明,小米进军高端市场的梦想再次破灭。
❖
丧失本土市场的小米
领先优势能够保持多久?
首先要说的是,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不存在孤岛这一说法。
原因很简单,小米在印度之所以大获成功,得益于其复制了2016年前的小米模式;Realme之所以仅用一年就实现逆袭,得益于OPPO为之建立的供应链和渠道优势。
也就是说,国内市场的支撑是其在印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可以预见的是,等再过两三年时间,印度市场也会跟如今的国内市场一样,随着拓荒期的结束迎来消费升级下的换机潮。
到那时,小米该怎么办?
在前不久的小米开发者大会上,雷军这样说到:
“小米明年至少发布10款5G手机,全力推动5G手机的研发和推广,售价在2000元以上的机型全部是5G手机。”
怎么理解呢?
一方面,小米延续其机海战术;另一方面,就像曾经的“智能手机推广者”角色一样,小米依旧走在性价比的路上。
要知道,竞争对手们的目光早就瞄上了40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
从这个角度说,小米似乎正在失去下一个时代。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