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毅(公关界007主笔)

来源 | 公关界007(ID:PRCN007)

一直以来,公益作为人文精神当中最能引发情感共鸣的一种方式,让不少品牌也参与到公益当中,为弱势群体、特殊孩子温暖发声。

 

走心的公益,是真暖心,如春天的暖阳。


走心的公益,还是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拿腾讯“99公益日”的“小朋友画廊”为例,坚持用“一元购画”鼓励社会关注特殊孩子,让他们的生活轨迹发生一些正向改变,像这样暖心的品牌还有很多。

又比如近期浦发信用卡携手上海艺途公益基金会启动【浦绘童梦】公益慈善项目,用艺术疗愈课程和社会融合的活动,为特殊孩子构建温暖的成长环境。

让他们在艺术氛围中展现自己,让自己的才华被社会看见。

为特殊孩子温暖发声

释放品牌人文关怀

在这次【浦绘童梦】的公益行动中,浦发信用卡结合特殊孩子的真实画作,以“浦发信用卡+特殊孩子画作”为公益思路,为特殊孩子的才艺发声,将公益调性贯穿到产品、互动层面。
 
让这场公益的声音不断延续、沉淀,既释放了品牌的人文关怀,也吸引更多的人感受公益和爱心的力量。
 
1、小善举汇聚大能量,将公益落地有声

浦发信用卡在特别活动时期在其慈善公益平台(APP和官方微信通道)发起9倍配捐的爱心活动,呼吁持卡人共同助力特殊孩子的艺术梦想。

 
公益不仅仅是要给予,品牌还要学会深入关怀。浦发信用卡并不是把公益停留于表面,而是发挥自身APP产品和官方渠道的优势,以品牌力所能及方式将公益落实到位,发动个体的力量切实参与,让持卡人的公益变成可持续的行为。
 

这样的互动方式也很简单,进入浦发银行信用卡官方微信—小浦福利—全能积分—慈善公益—浦绘童梦专项基金,便可通过积分的形式进行捐赠。

所有的捐赠款项,浦发信用卡都将用来支持特殊孩子免费的艺术疗愈课程和社会融合活动,足见其纯粹的公益之心:通过降低公益门槛,让更多的善心能够参与进来,把温暖真正送到孩子们的心坎上。

 

2、多维传播扩大声量,增加公益营销触点

在传播层面浦发信用卡推出公益主题视频、“浦发信用卡银河画室”H5等,同时联合心理专业的KOL——壹心理、公益善行从第三方角度发声加持。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浦发信用卡银河画室”H5,从创意构思到画面设计都触动人心。点击H5之后,让人仿佛闯入一个银河世界,流动的色彩,梦幻的滤镜,恰恰代表着星星的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在这场穿梭银河之旅中,大家通过点击画作星球,可以欣赏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甚至分享喜欢的绘画,来助力他们的童画梦想。
 

一次公益行动,多种温暖声音,浦发信用卡把品牌公益行为拔高到社会关注事件层面,以声画交互的用艺术方式打开孩子的内心世界。让用户得以多形式走进特殊孩子,扩大公益的影响力。

借助官方发声和第三方发声加持,将“浦绘童梦”推到更多受众面前,保持公益与受众的高频互动,增加受众参与公益的触点,卷入更多用户一起走进特殊孩子的艺术世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3、定制绘童梦公益信用卡,创造可感知公益价值

在产品层面,浦发信用卡推出浦发梦卡之浦绘童梦公益版,共有“春海织梦”、”山花烂漫”和“星空露营”三个版本,这些画作来自孩子捷麟、航航、刘一的真实绘画。

浦发信用卡基于深入产品定制本身,恰到好处诠释了特殊孩子用绘画找到自我价值的情感寄托,赋予孩子画作更多美好寓意。

每一个孩子都是小艺术家,笔触之下尽是斑斓多彩的内心世界。可以想象,当用户免费申请卡片或保号换卡将孩子的画作存放在身边,可以通过画作与孩子们隔空对话,感受他们的单纯美好,这时候所有的城市生活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这体现浦发信用卡以产品思维塑造可感知的公益,让公益变得触手可及,将别具意义的定制实物打造成品牌公益资产。由信用卡平台,给予他们更好的才华展示平台,提升孩子画作的人文艺术价值。
 

搭建公益桥梁纽带

为特殊孩子的梦想助力

关于特殊孩子的故事大家并不陌生,但为什么浦发信用卡会瞄准这个群体,为他们的才华发声,这还要从这个社会对于特殊孩子的认知说起。
 
在我们身边有一群特殊群体,他们在各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觉、情绪、肢体等差别,包括患有自闭症、脑瘫、智力障碍等特殊群体,他们都是我们所说的特殊孩子。
 
每一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是天使,他们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对于特殊而言,因为与生俱来的缺陷,让他们与世界的交流多了几分困难。但他们也有着自己传递爱、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比如绘画、手工、音乐等,这也成为我们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的窗口。

 
于是浦发信用卡站在特殊孩子的视角,以“童画”为媒,搭建关爱的桥梁为特殊孩子发声,撕下社会对于他们误解的标签。更是用童画连接起爱心人士和特殊孩子们的情感交流路径,带着大家理解包容他们,刷新外界对于特殊的认知,这是浦发信用卡这次公益活动的品牌初衷。
 
透过一幅幅浑然天成的画作,让特殊孩子的绘画才华被看见。相信特殊孩子也学会发掘和认可自我的价值,重拾生活的自信;也让大家得以用心去体会远在星空的才华,了解到特殊孩子的真实世界,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公益情怀。
 

联合公益机构“WABC无障碍艺途”

传递公益力量

任何的公益不是企业或者机构的单打独斗,也不能闭门造车,公益是社会、个体和机构的集体爱心行为。浦发信用卡与WABC在公益理念的不谋而合,也让双方得以将【浦绘童梦】公益的声音传得更远。

WABC作为服务精神障碍和智力障碍群体的公益组织,通过为特殊人群提供免费的艺术疗愈服务,帮助他们改善情绪、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发掘自我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纳融合。

而浦发银行信用卡一直也在做公益的践行者,推出“希望工程1+1”,“熊猫慈善捐赠”,“浦绘童梦专项基金”等积分兑换的公益项目。浦发信用卡在延续公益同时,也收获不少温暖的回应。

这也激励浦发信用卡保持公益初心,在公益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深入公益事业各个领域,持续打好公益的标签并植入文化当中,在回馈用户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动。

因此两者这样高匹配的公益身份联合,有助于增强用户对于浦发信用卡公益项目的认同感,吸引用户更容易主动了解并体验活动,同时反哺品牌的公益内核。
值得一提的是,1月4日浦发将联动全行的公益力量,推出“万人同绘一幅画”志愿者行动。届时浦发员工将和特殊孩子一起共创画作,助力孩子们的童画梦想,让公益的声音传得更远。
 

结语

任何的企业公益不是一次短跑赛事,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在践行公益的路上,品牌不仅需要公益情怀,更需要切实持续的历练。
 

浦发的公益举动,让我们看到一个品牌创造社会价值的更多可能性。秉持一份纯粹的公益之心,利人之心和利社会之心,将公益与运动、艺术、环境等多元结合,探索出自身公益可持续循环的特色模式。

这个过程将公益项目沉淀为用户认可的品牌价值,把用户的公益行动,转化为推动品牌建设的正向力量,这一次的【浦绘童梦】项目无疑是对于其自身的再一次沉淀。

公益需要人人怀着聚沙成塔的信念,才能共同筑成大爱。但公益的内核不仅是物质上的给予,还需要精神的守护和陪伴。有时候公益门槛看似不高,它带来的点滴改变却是切实可见,因此只有汇聚更多社会力量,才能将温暖传递给更多的特殊孩子,让他们能够持续汲取这份力量,心怀梦想,奋力前行。

你,愿意自己的微薄之力,送给孩子们一个多彩世界吗?

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欣赏孩子们的“银河画室”,为特殊孩子助力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往期热门文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