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标题党嘛?我也不知道。就这么看着吧。 「媒体人」这三个字,是我过去觉得很高贵的名词,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不管是新媒体还是旧媒体,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而最近,我觉得「媒体人」又在回归,所以,有这一篇,且扯扯再说。 怒马与知乎日报 3.0β 前段时间,一个叫「怒马」的订阅号找到了我,问我能不能作为种子为他们推荐内容。 而这两天,知乎里开始出现对「知乎日报3.0β」的讨论。 怒马的创始人是虎嗅的联合创始人,怒马的逻辑是,在纷扰的朋友圈里,通过个人推荐的力量,筛选并推荐出优质的内容以供他人阅读。 知乎日报3.0β是知乎的新尝试,3.0的逻辑是,让人人都可以创建「报纸」,推荐自己认为优质的内容。 看起来都是内容推荐的路数,但其前进的阻力却完全不同。 在我看来,怒马的问题在于集中呈现,人人皆可推荐,而没人能够保证品味的一致性,它可能会受人喜爱,但更可能死在半路上。 这里存在2个阻力: 谁来推荐 作为个体,很难说自己的判断力有多少,作为意见领袖,确实可以进行推荐,但有多少意见领袖是为大众所熟知的? 轻单之殇还历历在目,有能力自己找好内容的人,不需要它,没能力找好内容的人,也用不惯它。 反观知乎日报,知乎可能已经是目前国内互联网第一大内容社区了。用户的活跃度极高,每个人都跃跃欲试的希望体验建立报纸杂志的新功能,最后,或许是逐步开放,或许是直接打开,但知乎的用户就是推荐者这件事情是跑不掉了。 为什么推荐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为何我要推荐? 这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用户的动力始终是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怒马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挺长,而知乎日报呢? 相对来说,知乎日报与知乎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不管你是知乎的大V还是小鸟,都有机会在新的平台上崭露头角。 确实,大V的权重会自然带来一部分知乎的原始关注,但这并不绝对。所以,会有一些自觉被埋没同时确实还有些品味与才能的用户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这些人的动力是巨大的。 如果说,怒马的背后可能是虎嗅的大量用户,那么知乎日报的背后就是知乎上已沉淀的大量关系。 起点不同,可能结果也不同。 媒体人的野望 在我看来,不管是怒马,还是知乎日报,都彰显着媒体人蠢蠢欲动的野望。 内容消费,带来的流量,是否可以在自己手中,是一个问题。 同时,大量高价值内容是否能带来收入,是另一个问题。 那么,如何实现内容到价值的转换? 需要手段。 对于知乎这样的社区来说,已经做了很多的商业尝试,虽然很有可能还没有找到一条踏实的道路,但是从日报3.0的动作来看,似乎,变现的希望在迅速的提升。 这取决于两点: 出口与入口的流量转换 在我看来,知乎日报3.0之前,日报与知乎的关系更多是 关联关系。 即,日报内容大多数来源于知乎,当然也有外部的内容,但因为编辑推荐和控制的关系,外部内容相对来说并不明显,虽然有,但不多。 但,3.0β 展示了一个新的关系,是 入口与出口 的关系。 即,由于3.0允许用户直接创建日报内容,所以,可能会带来大量的外部内容的进入,由此变成知乎的内容是日报的一个出口,日报是线上所有推荐内容的入口。 所以,过去知乎为日报提供了大量的高价值内容,而现在,外部也将成为日报的价值来源。 同样,反过来,日报就成了高质量内容的入口。 这是一个流量分发器。 隔离知乎后的商业尝试 如果上述的推测成立,那么日报将会成为与知乎隔离后的一个加强版的「今日头条」。 因为,所有成员都会成为内容筛选的操作员,而筛选出的内容,就会成为非常惊人的流量入口——前提是,用户足够多。 而这背后会有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可能存在呢? 冠名广告费:你是大V,有人来买你的固定广告位,这个广告位,是冠名权。而允许冠名存在,就需要给平台广告费。 维护服务费:你要创建日报,可以,但是我要收你的费用,因为我这里有超级巨大的流量,请你付钱。 只说这两个,你就懂了。 其实还有很多模式,譬如,完全可以学习微信,有营销需求的来买广告位,高质量的日报,可以作为流量主。 有何不可? 尝试值得赞赏 倘若,真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我认为,在这条路上探索的「媒体人」当真值得赞赏。 所以,我会报以极高的关注,以及衷心的祝福。 希望所有有能力创造优质内容者都可以分享优质平台的红利。 这是对内容最大的尊重。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