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认知及分析
1、对行业的认知
1)、自己所处的行业的模式,是OTA、O2O、B2C。。。它的玩法是怎样的?2)、该行业中有哪些“玩家”?每个玩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上下游的流程是什么样的?利益是如何均衡分配的?(不是平均分配,而是一种达到平衡协调的分配)
2、在行业的关系链中,有哪些环节是互联网可以替代的?
比如下图,这是去哪儿网团队和淘宝团队正在做的事情对比流程图:


利益链条越长,那么中间环节就越多,互联网可以改造的余地就越大,与之相应的利润也就会越高。这便是O2O为什么这么火爆的原因之一
3、根据产品的定位,也就是产品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进行设计
4、通过对市场走向的分析来决定产品的发展方向
5、明确产品的业务方向和价值点,在进行设计时,考虑设计目的与业务方向是否吻合

二:需求分析及系统化
1、根据产品的发展方向,来进行相应的功能设计
2、把需求转化为功能
1)理解需求2)把收集到的需求转化为一系列可支撑、可满足这个需求的功能3)把需求转化为工程师可理解的语言
3、设计出一个业务架构,来进行你的产品设计1)对需求进行系统化的处理2)注意功能之间的依存关系
4、项目管理
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
三:用户体验及产品设计
1、从根本上讲就是高效、快速、精确的传达解决用户诉求的方法2、具体来说,就是进行原型设计(交互稿、PRD)3、注意功能、逻辑、规则、算法4、考虑用户体验5、考虑视觉呈现

对以上三点的总结和作者的心得经验分析:
一、行业认知及分析”是决定正确的方向,也是最核心最有含金量的事情!最优秀最资深的产品经理都是做这个的。
二、需求分析及系统化”是做正确的事情,具体执行的好不好,会直接影响产品的数据,关系到产品的成败。
三、用户体验及产品设计”是对正确的事的“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是一种完善、优化、提升。即使不会这一条,也依旧可以做好产品经理。新入行的产品经理往往认为这一条就是产品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而实际上这些是含金量最低的事情,可替代性也最强,甚至可以直接交给交互设计师来做。
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是 “一”>“二”>“三”按照流程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是 “一”→“二”→“三”
三者的关系犹如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最基础开始,先满足了“一”,才会有“二”,再满足了“二”,才会有“三”。如果“一”没有满足,那么“二”、“三”都是空中楼阁、白费功夫,到头来还是一场空。
所有用户体验做的好的公司,都是解决了“一”、“二”之后,才开始完善的用户体验
后期的反复迭代,往往集中在“二”和“三”
一般情况下,“一”是一直不会变的,只有原先的方向走不通,或当市场有变化时,才会有“一”的变化
一家公司从本质上讲都是业务驱动,往往是谁最了解业务谁来驱动。
Apple:设计驱动Google:技术驱动Amazon:数据驱动新浪微博:运营驱动腾讯:产品驱动阿里:运营驱动百度:技术驱动
无论是谁来驱动,与之相对应职业的人,就会最有话语权,因为他们最了解业务。腾讯是产品最有话语权,阿里是运营最有话语权,百度是工程师最有话语权。

产品经理是一个典型的“入门易,精通难”的职业:
入门简单到“微推客”,难的地方是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包括:行业信息、业务经验、项目管理、交互设计、沟通协调推进能力、编程技术、营销。
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往往是一种平衡:清楚那些因素会影响业务目标,然后从这些因素:资源、时间、市场、成本。从中做出选择,根据价值成本来选一条最适合的方案。
产品经理在推动项目的过程中, 并不是因为你是产品经理于是就听你的,而是:当与工程师、设计师沟通时,应“以专业对专业”。对于业务谁熟听谁的,谁对业务最熟谁就是产品经理,通过“讲道理”的方法来驱动这个业务。而产品经理应该成为对业务最熟的人,对各方面信息掌握最充分的人,对整个业务、功能、细节、各种情况想得最清楚的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