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标题党,但文章绝对走心。

这篇文章我写到凌晨4点,平时我都快起床了。

我最近观察到一件怪事:

很多我费力才能做到的“壮举”

在别人生活里是那么微不足道

你佩服他每天早起,他习以为常

你佩服他每天锻炼,他习以为常

你佩服他每天总结,他习以为常

你佩服他每天读书,他习以为常

……

于是,我有了5月最大的感触:

不是人傻,是思维习惯差;不是意志力薄弱,是没养成习惯;人和人的差别,是好习惯堆出来的。

本文三部分:

1.习惯对你有多重要?

2.习惯建立8字决:暗示、惯常行为、奖励

3.培养/改造习惯的工具箱

1
习惯对人有多重要?

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差别,大概是巫妖王套和新手布衣的差别吧。

附加属性:

时间+2,

健康+5,

体能+5

效率+5,

思维+5,

培养习惯,就是提升游戏属性点的过程。

2
习惯回路3步曲

暗示、惯常行为、奖励

这就是我今天花了8小时写到凌晨的事情。

听过巴普洛夫的狗吧?听到铃铛就流口水那条。

  • 暗示:摇铃铛  

  • 惯常行为:跑去吃

  • 奖励:吃完爽

反复刺激,就养成看到铃铛就流口水的习惯了,其实这3步曲已经被广泛的用在了营销层面。你注意到麦当劳门店都一模一样么?那个大大的M,就是暗示。人跑去吃,享受吃的快感。那你记得路过蛋糕店门口的香味么?香味就是暗示,人进去买,享受吃的快感。

决定你吃麦当劳的不是因为饥饿感,而是“饿还看到M”

决定你买蛋糕也不是因为想吃蛋糕,而是“闻到了香味”

全都是套路,那咱就学学怎么用套路:

3
习惯培养/改造工具箱:

首先,培养习惯的核心在于,建立完整回路:

我举几个我的例子:

a.早起习惯:

暗示:铃声响、睁开眼

惯常行为:早起打卡发朋友圈

奖励:看到本周打卡记录,朋友圈收到赞

用自律帮打卡之后,顿时发现早起率提高很多,之前不明原因,现在想想纪元老师“习惯培养专家”的名号真没白叫:以前早起不知道做什么,现在每天就是去打卡发朋友圈,看到还挺有成就感。

b.坏习惯:玩电脑

暗示:回家、看到电脑

惯常行为:唤醒电脑、点开优酷看订阅视频

奖励:看视频,打发时间

c.我的读书习惯:

暗示:订阅视频没啥可看

惯常行为:合上电脑放一边,看书

奖励:有所收获的满足感

我做了一件事,事先合上电脑放一边,把书放桌上。晚上一回家,发现不能唤醒电脑看视频了,旧习惯断了,而“合上电脑看书”新习惯亮了,自然开始看书,极大的提高了看书行为的发生几率。

d.写每日收获的习惯:

暗示:睡前想起来(不明确)

惯常行为:打开workflowy开始写

奖励:发朋友圈收到正反馈

如你所见,它的暗示不明显,所以你经常看到我发“昨日收获”,就是昨天忘写补的。 今天我想把暗示变成:晚上洗漱完就写每日收获,试一试效果。

小结:习惯培养3步曲:明确暗示、奖励、反复练习。

4
如何改造习惯?

最后,说说如何改造习惯:

1.识别旧回路;

2.设置阻碍,中断回路;

3.或者用新行为替换原有行为

我举几个收集到的例子

(主要演示逻辑,每个人的原因不同,我无法揣测你的暗示和奖励)

a.爱发脾气伤人感情

  • 识别暗示:生气了

  • 识别奖励:气消了很多

  • 原有行为:爆发发火

  • 替代行为:停下不动,思考原因

b.微信聊天浪费时间

  • 识别暗示:有事找人聊

  • 识别奖励:聊完事妥了

  • 原有行为:微信等回复

  • 替代行为:起身找同事/电话

c.一拿手机看时间就收不回去

  • 识别暗示:看时间

  • 识别奖励:知道时间

  • 原有行为:看手机

  • 替代行为:买块表,看表

d.每天吃夜宵

  • 识别暗示:到点就饿?

  • 识别奖励:吃完不饿?

  • 原有行为:上饿了吗点

  • 设置阻碍:卸载外卖软件。

  • 替代行为:晚饭多吃蔬菜,饱腹感强。

最后回顾:习惯回路3步曲

谢谢你看到这里。祝你培养出培养好习惯的好习惯。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