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运营微信公众号,有一种心态特别重要:舍得让不相关的关注者,早点儿取关。


运营公众号的本质还是为对的人提供对的价值,有些不是对的人,也许会因为某次偶然的机会关注,但长久来看,彼此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会把微信后台数据搞得很没规律。


希望多一点儿的老板可以看到这一条,然后和你的新媒体编辑好好探讨,什么才是你们独特而可持续的用户价值。


02


真正有生命力的产品,是那些真正简单而便捷地满足了顾客需求的产品。这是著名管理学专家陈春花老师的说法,我从我的角度理解一下:


所谓简单,就是显性需求,比如有的学员说,我想运营一个社群,专门教会员们化妆,何老师你觉得行吗?我说不太行,为什么?因为具体化什么妆,用户不知道,不够清楚,这样一来,用户就需要动脑子思考。所以我觉得不够简单。然后这位同学说,何老师那我们教会员化职业妆可以吗?我说这样就清楚多了,理解起来容易多了。因此,用户容易理解的显性需求,我称之为简单。


那什么叫便捷?便捷可以有很多种,线上课程相对于线下课程就是便捷,5分钟相对于30分钟就是便捷,出门前打车相对于站在路边打车就是便捷,等等,例子太多了。还是拿这位同学举例子,如果你能教你的会员3分钟学会化职业妆,不管市场有多大,我觉得都能称得上好产品。


03


新媒体发展到现在,运营方法上早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所以我一而再的对同学们说,新媒体的核心根本不是新媒体能力,而是你对你所在行业的理解,以及由此基础上你对用户价值的理解,这才是关键。


上过我课的同学们也会发现,我讲得最多的是如何分析需求、如何定义用户以及如何正确而系统的创作内容。我也一直奉劝各位新媒体编辑,抬头看看天,多走走实体店,多和你们的业务人员吃吃饭。


04


有同学后台留言,问我提高用户忠诚度的技巧,其实用户忠诚度根本不是什么技巧可及的,也没有哪个技巧可以保证用户忠诚度,决定用户忠诚度的根本,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价值观。


05


所有事情拼到最后,拼的都是心力,多吃几次亏亏,多分一点利,只会让你更自信。


06


严格来讲,我并不在意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和用户数(很多人喜欢叫粉丝,我建议还是叫用户吧,不要太自恋为好),对于大多数账号而言,用户数基本等于企业的虚荣心,盲目追求,然后患得患失。


我在意的,是多少人买了我们的课程,他们觉得值不值,后来他们又买过我们其他的课程没有。我们这些课程做下来,有多少利润, 哪些成本可以节约,哪些投入需要增加。员工的福利涨了没有,员工的能力提高了没有,等等。我觉得围绕最本质的问题去思考,你就会得到很多有价值的答案。


07


目前市面上新媒体做得好的,包括其他行业做得好的,无一例外都是经过长期积累和训练的,不要指望一堂课、一篇文章、一次合作,就能成为谁谁谁。老老实实做自己,踏踏实实长本事,虽然成功者大多归结于选择和运气,但绝对的勤奋是必要的。


不要一看到别人说努力,你就觉得是鸡汤。我告诉你,努力就是最管用的干货,不信你今晚就读完这篇老文章:如果你是一个企业新媒体编辑,推荐你学习这100家优质公众号(收藏),只要你读了,你就会比别人好一点儿。


08


永远提醒自己,节制,再节制。太多我们以为挺重要的事儿,其实完全可以砍掉。不信,你问问自己:不做这个会死吗?


09


前几天,我们有一堂系列线上课程,第一节课就出了些特别低级的问题,其实是课程设置本身不合理,导致有学员很失望,填了退款吧这样的差评。我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做出了3个决定:


1)坚决退款的,说明情况,马上全额退。


2)不合格的老师马上撤换,我来补位我来讲(当然我不可能总是补位)。


3)不要删除任何一条差评,也不用着急运营好评。我相信总有学员认可我们的价值和工作,就让他们说句公道话,实话实说即可,不用对内容做任何干预,他们的评价会让其他同学更加真实的了解我们。


为什么不必删除差评,我想这就像做人,有点儿缺点没什么不好的,没必要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我相信诚意是获得用户信任的第一关。



10


深度思考很累,也很难。但如果没有深度思考,一切只会浮于表面,只剩自以为然。


11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朴素的道理和言语最重要,不要虚假繁荣,不要花里胡哨。

12

不要活在别人的评论里,不要患得患失,不要刷存在感,要学会往后退,往后站。

13

在我心里,经营公司的关键不是合作,而是打磨内功。尤其是创业阶段,更要花最多的时间打磨内功。


我经常对同事说,我们这么小,对合作伙伴没什么绝对价值,真没什么太值得合作的,也千万不要泛泛的谈一些合作,浪费彼此最宝贵的时间。等我们哪天长大了,具备了为合作伙伴创造绝对价值的能力再去合作,效果会更好。


14

瞧不起别人做的事情很容易,但这并不有助于证明自己,反而经常把自己陷进去。

15

已经总结出来的概念,都是别人的,不要拿来就用。比如高频打低频,一个做外卖的和一个做二手车的,需要完全不同的标准。一定要站在自己的行业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16


没有独特风格与手艺的个体户、实体店,将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因为互联网还会继续渗透和下沉到各个实体行业,光生产要素与成品价格越来越透明这一项,就足以让很多小企业没有生存空间。


17

不要急于对一些尚未真正了解的事情下否定性的细节结论,要回到全局考虑问题,否则你会以为你真的都明白了,而你对面的人,也懒得和你说了。

18

越是小事越要当心出大错,大事反而不用在意一些小错误,而且可以早点儿错。

19


体验为王的时代,胜负都在毫厘。所以,差不多”“还可以这样的标准等于狗屎。


20

基本上是这样的,只要你预设了退路,你就一定会退的,而且经常提前就退了。  

以上纯属胡说八道,看看就好~


作者:何川

文章来源:插座学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