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刚拜读完黄有璨老师的《运营之光》,整体的感受可以用一句话表达:以后如果有人问我如何理解运营、怎么入门运营,我终于有本书可以推荐了

产品和运营经常被称为互联网行业里的两大玄学,市面上的产品经理五花八门,做的事情也常常七拼八凑,所谓好的产品经理往往都是成名产品的老板和负责人,他们在用一个语系来讲产品,从行业、市场、供需和人性本质来说。而另一批产品经理则是基层的,大都负责需求、负责文档、负责流程,他们在用另一套语系,关心的是怎么写好文档、怎么让技术开心、怎么把老板不靠谱的需求挡回去。

至今,对于产品经理的知识体系有太多模糊的地方。从横向来说,产品经理到底要具备什么、到底应该做什么,尚没有定论。从纵向来说,做什么才是产品助理、什么是产品经理,什么又是产品总监,也没有定论。

为什么要说这些?因为运营几乎是一样的。

你是给公众号写文章的,你是运营;他是天天盯着数据看,提出产品需求的,他也是运营;我是要到处对接渠道,互换流量、提升用户活跃的,我也是运营。这中间大家的工作是天壤之别,在大类里却都是同一个职位。

另外,怎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运营总监?怎样的人才能是 COO?运营跟产品有什么关系?运营跟市场有什么关系?这些同样是存在很多争议的未解之谜。

以上这些,都是导致产品和运营在很多人眼中是玄学的原因。

不过,我认识的很多专家和前辈,都在努力从错综复杂、盘根错节的混乱现状中,试图捋出那些有逻辑、有体系的内容,也试图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以结构化、条理化的形式提供给大家。像黄老师说的,「是什么曾经拯救过你,你就会想要用它来拯救这个世界」,他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现在也希望能帮到别人。

对于这本书,还有几点想说:

1. 运营的知识体系异常复杂,比产品复杂得多。但这本书里就很游刃有余,把术和道分得清楚,覆盖到了大多数运营会遇到的场景。这个工作并不容易做;

2. 这本书在道的层面的诠释,让我对运营有了全新的理解。说实话,即便是在公司里对运营活动、运营方案耳濡目染,自己也创过业,但从没想过从这样的高度去想问题;

3. 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可操作性很强。黄老师跟很多运营导师不同,是自己真正做过很多活动、运营过很多项目,在业内得到承认的,他举的切身案例,很有启发;

4. 书里的大部分术方面的介绍,一方面很接地气,另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追求。运营这种活儿,动不动就会做得很 low,能赚快钱、有快流量,但也很容易作死,比如这几天爆出的微信刷阅读量什么的,都是透支信任;同时,如果太关注比较高大上的层面,也容易做不起来流量、吸引不了用户、维护不好产品。书里讲的方法,在这两者间的平衡,做得非常好;

5. 这本书同样适合产品经理们买来读一读。除了能够了解你身边那些运营到底都在做什么,还能得到很多实际的启发——书里很多知识经验同样适用于产品经理。例如有一句话「一个初中级运营和一个高级运营间最常见的分水岭,也在于前者只能关注执行,后者则具备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运营方案规划以及运营操盘。」换成产品经理也完全适用:「一个初中级产品和一个高级产品间最常见的分水岭,也在于前者只能关注执行,后者则具备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产品方案规划以及产品操盘。」

啊,感觉这广告写得有点硬,哈哈。虽然确实没收到钱(可以算是只收了黄老师的签名书),也很愿意帮忙推广一下。

作为互联网从业者,都推荐大家买一本、看一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