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Boy 今天29岁了。


感谢这一年时间来大家的支持和喜爱。今天的文章就分享7条我关于人生、工作和爱情的思考,算是对自己过去的回顾和总结,也希望能够给各位带来一点启示。


下面进入正文。




1.成熟而不世故

去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文章,每一个20多岁的男人,都有一个叫“大叔”的敌人。里面谈到大多数男生在20多岁的年纪,渴望变地更加成熟和强大。可等到自己也快到了被人叫“大叔”的年纪,却觉得这并不像过去我想的那么简单。

成熟并不是一个以年龄增长为标志的概念,而是以心态的变化为界定。我更愿意把“成熟”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


它是全神贯注,是淡定豁达,是看透本质,是不轻易为情绪左右的思想和行动。


但成熟并不等于世故。世故是阅人无数后的经验,是懂得“见人下菜”的圆滑,是长袖善舞,左右逢源。诚然现在这个社会懂得世故的人更容易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但与此同时你也会失去很多东西,以至于“我们最终都变成了当初那个自己所讨厌的人”。


看透而不说透,深谙世故而不世故,始终保持一颗单纯善良的心。这是人生的大智若愚。


2.学会和孤独相处,它是你思考时最好的朋友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参加各种社交活动,热衷于认识各类“朋友”、“大咖”,以期望提升自己的社交质量和资本。但最后我发现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浪费时间。牛逼的人并不会因为和你合影或者交换了名片寒暄几句,就和你成为推心置腹的好朋友。


想要和厉害的人取得平等的对话,首先你自己要变成厉害的人。


后来几年我逐渐停止了这些无效的社交,把时间更多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中。换句话说,我开始学会和孤独做朋友,因为它让我更加专注。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才会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任何我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我都会在孤独的时候去思考。我尝试站在不同利益方的角度去思考,追寻问题的来龙去脉去思考,搜索相似的参考案例去思考,提出看似不着边际的假设去思考……


我用各种能够想到的方法和途径去分析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读书时学过的数理化知识和模型在我看来并不是只有你“买菜的时候才有用”,相反如果你会举一反三和类比,这些知识将让你受益无穷。


我在过去文章中经常提及的“逻辑演绎归纳法”,其实高中数学课本里就讲过。


孤独,为你创造了思考问题的绝佳环境和条件。这个时候没有外界的干扰让你更加专注于手上的问题,精力会更加集中。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会议室里是想不出答案的,孤独才是灵感的催化剂。它是洗澡时流淌过头顶的热水,是深夜里床头的一杯红酒,是车窗外极速掠过的山川,是天边一望无际的云海。


学会和孤独成为朋友,它会帮你开启思维的殿堂。





3.懂得凡事有所为,有所不为

比起父辈那一代而言,我们是幸运的。得益于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个时代成功的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数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方法论,而是决断心。当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时,当赚钱的机会越来越多时,如何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如何去做取舍就变的尤其重要。


在我看来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需要勇气和决断。


时刻在心里保持一个清晰的价值观标杆,不要做出违背内心的抉择,不要为了获得利益而刻意伤害他人,不要践踏道德的底线而去做违背良知的事情,即使那样会成功得快一点。这些是我一直以来的信条。


我见识过物质力量的强大,也见识过金钱是如何一步步摧毁人性。我体会过成功之后的酣畅**,但同时也付出过惨痛代价。正因为这些经历,我才更感到人心善良的难能可贵。诚然现在整个社会大环境非常浮躁,媒体大量鼓吹“出名要趁早”,“金钱万能论”随处可见。但我仍然要说不忘初心的宝贵。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什么不适合自己,懂得什么时候去争取,也懂得什么时候该放手。


这不是情怀,这是睿智。





4.成功的标准有很多,对我而言就是有能力过好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习惯把“成功”进行物化,因为这是最简单的衡量方法。


但我认为成功并不是你在朋友圈晒限量的名牌包,也不是每天游走于各种高端私人聚会中的闪耀夺目,更不是豪宅名车黄袍加身。更多时候那是我们为了维持其他人的仰视而辛苦营造出来的泡沫幻影。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是你能够有能力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并且把它过得很好。

但这并不代表不追求物质,而是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物质,并且踏实努力地去追求。比如最近我看中一款新车,我就会努力工作攒钱去买。我知道更高价格的车目前负担不起,所以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找到一个最优选择。


财务自由这个词对于每个人的含义都不尽相同。对于某些人而言可能是年薪七位数或是成为福布斯杂志的封面人物,对于某些人而言可能只是有一个自己的小窝或者开一间咖啡馆。如何平衡自己不断增长的欲望和现实的满足感,是需要一生修炼的功课。


有梦想也要脚踏实地,有追求也要量力而行。“不信极限”这样的话是广告语言,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才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5.学会使用模版,然后丢掉模版

我在过去的文章里讲过,任何一项新工作,新情况,通常都有前人的经验或者“模版”可以借鉴,对于新人而言这是成长最快的捷径。比如我刚开始工作时候最喜欢去找各类PPT 的模版去模仿它们的设计排版和写法,但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我发现“模版”的缺陷越来越突出。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它们会让你停止学习。而这绝对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人们天生对未知都会感到恐惧,都有拒绝新事物的惯性。因为新事物意味着需要花额外的时间精力成本去学习。所以当你用惯了一套模版(工作的方法,思维的定式,对事物的固有认知,这些都叫“模版”)时,很容易以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了”,“我终于可以不用再去学习了”,“现在我可以享受一下安逸的人生了”。


当你进入了舒适区时机会成本就会被无限夸大,成为你继续学习路上的拦路石。但如今的世界每一天都在经历着变革。前几天大家还在热议的一个概念,过几天就被人做了出来;去年还在被热炒的话题,今年你会发现已经全部死光。知识的更新从未像现在这么极速过,如果固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你被淘汰的时间是以天为计量单位的。


本质上而言,模版带给我们的不是做事的方法,而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它不是形而下的工作执行,而是形而上的理论基础。知其一也要知其二,由表及里地探索“模版”背后的思路而非眼前的模型才是你需要去做的。


丢掉模版的那一天,你的思想才能真正获得自由。





6.培养自己跨学科、跨行业的思维

2009年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书叫《未来是湿的》。书中前瞻性地描绘了互联网时代信息的流通如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创造出无数商业机会的繁荣景象。同样的,互联网也消除了行业之间的隔阂。如果把世界比喻成一个巨大的调色盘,互联网和信息就是水。越来越多交叉学科的知识和模型被挖掘出来,我们的世界在不断被重塑。


而作为个体的我们更应该学会跨学科、跨行业的思维模式,jump out of the box .从别的行业中汲取灵感,多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理论,它们会让你的思维变得活跃甚至是跳跃。


举个例子,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喜欢弹钢琴。音乐是我从小到大接受的兴趣教育,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非常艺术的东西背后也有严丝合缝的逻辑理论蕴含其中。如果你把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看作一部电影,你会发现它的每一个章节都有清晰的情绪主题贯穿其中。音乐和电影一样同样也有起承转合。如果你听过交响音乐会,你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指挥家站在舞台正中央。如果你愿意把思维再打开一点,你会发现这和你在老板面前做Presentation 有异曲同工之妙。再或者说,把这样的经历跟你去逛宜家时的心理变化做一个类比,你会得出很多奇妙的结论。在这些领域,对受众的心理情绪把控和对内容展现的节奏掌控起了很大作用。这里面涉及到心理学,营销学,艺术表演等多种学科的知识。


不要把自己限制在既定的规则里,你才能创造自己的规则。





7.喜欢一个人就认真去爱

作为最后一条,我想聊聊一直以来我都甚少提及的感情话题。我自己的恋爱经验不多,能分享的有限,所以只说一点:


如果喜欢一个人就认真去追去爱,因为生理和心理上的成长会逐渐改变你对爱情的看法。


对于男人而言,接近30岁是一个分水岭。社会地位和收入的提高,社交质量的提高,眼界的提高都会影响你对爱情的观点。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天真无邪,单纯善良。那个时候的爱情可能就是每天发发微信,看看电影,逛逛街,节日的时候准备一个甜蜜的惊喜等等。


这个时候的爱情在我看来最纯粹。如果在这个阶段你有幸遇到一个真心喜欢的人,好好去追去爱,不要计较得失,不要考虑以后会不会结婚。认真去爱一个人本身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世俗外界的信息干扰会越来越影响你对爱情的判断,“真心喜欢”这四个字的考量权重会不断下降。我们会越来越不确定和眼前的这个人在一起是因为什么。有可能是ta会给你的事业发展带来帮助,有可能是ta家在市中心有两套房,也有可能是ta很老实从不在外面搞暧昧……

当人们对爱情的要求开始变得更加实际,大家更加理性地去看待一个天然感性的东西时,就会失去很多原本美好的乐趣。诚然我们不能改变人生阶段的成长,但至少可以在自己还愿意付出心力去追求真爱的年龄,全心投入,把生命活到最大值。


有时候过程可能比结果更有意义。


以上。


….. 最后Boy 给自己打个广告 …..


是的,Boy 又要开课了。这次依然是在虎嗅旗下的怒马APP 平台,本期分享的主题是:


《PPT快速上手指南》


时间定在2月25日,这周六晚上20:00-21:30。大家可以长按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下载怒马APP进行报名。只要通过下方二维码扫描报名的前50名同学就会获得免费收听的资格,第51-150名报名者,9.9元;第151-300名报名者,19.9元;从300名开始以后的报名者,29.9元。


(这么孤独的二维码君,你不来扫一下吗?)


这次的课件PPT抽出几页分享如下:



想要学习PPT制作技巧的朋友们千万不要错过噢~好了,今天就到这里,感谢各位的时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