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很多讨论这个题目的文章,一套一套的,我不打算再重复说一遍,而是从另一个独特的角度,引出三个论断,并用真实事例佐证,慢慢看,不要着急。 虽然题目是如何让你的工作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我需要首先指出的是,从工作的角度上来说,没有绝对的不可替代,这是第一个论断。比如牛逼如吴恩达,离开百度之后难道百度AI部门就不转了吗?没有。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任何人的离开都不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作,做的出色的企业无一例外。 首先,要讨论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设定一个前提,这个不可替代是从谁的角度来看的,鉴于你的工作大部分时间是由直接领导来评判的,而不是你自己。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很多人还是会犯先入为主的错误,有必要强调一遍,你和领导不光价值观不同,可能看到的世界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我们明确此文的基础是让你在领导的眼中具有不可替代。 有了这前提,你就容易理解以下这个论断,不论你认为自己再牛,在某个领域钻研多深,但这其实并不能成为你不可替代的必要条件,甚至有时候会成为你必须被替代的原因。如果还不理解,可以问问度娘李一男和华为相生相杀的故事。
回到正题,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呃,错了,再换个位,如果你还是你,什么东西(注意是东西,不是人)对你是不可替代的? 互联网人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手机了,对吧?1小时不用手机都觉得没法过啊。但是细想,手机作为整体是不可替代,不过具体到你手上的手机,当然还是可以替代的,现代人换手机不要太频繁哦,这也印证了文章开头的论断,没有绝对的不可替代性。但是我们可能会因为iPhone的体验更好一些,使用的时间更长。 因此第二个论断是,任何的不可替代性都是相对的,都是在领导眼中的综合评判。 这个正好和CSDN的大牛孟岩在他的一篇博客中关于核心竞争力的观点比较一致,虽然是针对软件开发的人来说的,但是其实有普适性: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他独特的个性知识经验组合。这个行业里拥挤着上百万聪明人,彼此之间真正的不同在哪里?不在于你学的是什么技术,学得多深,IQ多少,而在于你身上有别人没有的独特的个性、背景、知识和经验的组合。 所以,明白这两个论断,至少你有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基础,我们就可以继续探讨下去了。 为什么手机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你感官的延伸。 那能不能变成领导眼中的iPhone,从而变得相对的不可替代?因此我的第三个论断就是,做领导的感官延伸,让用(ling)户(dao)舒心。 估计有人看到这里要炸了,你特么说来说去就是拍马屁是吧!
别激动,我是相当不会拍马屁的人,太特么清楚那种和领导相处的过程中,常常拿捏这个或那个行为是不是拍马屁的虐狗心理历程。最后,我得出的结论是,那都是狗屎,放开心里那无谓的自尊吧! 试想,你在一个Team里面承担一份由领导管辖的工作,为什么要你呢?不就是因为领导没有那么多的体力和脑力亲力亲为吗,因此你自然就是他感官的延伸。一个战斗力强的团队应该是一只八爪鱼,领导是大脑,而团员是触角,触角将感知到的东西及时传递给大脑,影响大脑的决策,而大脑也充分信任触角,能通畅的将任务布置下去。 不过实际中很多团队的情况却是一只残疾的八爪鱼,领导的感官到某些触角就延伸不下去了,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干的怎么样,最后出来的结果要不然就是一塌糊涂,要不然就是方向都不对。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事情,我身边有这么一个女孩,技术专业出身,还没毕业就进入一家大型企业实习,辅助部门的行政工作,工作不能说不努力,但却不得要领。有一次领导让她整理一个报表,就是统计一下各个部门本季度的销售完成情况,数据找各个部门负责人要一下就好了。没有感官延伸思维的她就如实做了一张Excel表,发给了领导。结果不一会领导就气冲冲的走到她的工位,当着所有人的面毫不留情的教训了她一顿,说她做的活就跟狗屎一样。 最后,实习结束,即使是名校出身,她依然被扫地出门,面临临时找工作的尴尬。而一般实习结束是会正常聘用的。 痛定思痛,她开始反思,并找部门同事请教,一位好心的老司机点拨了她,还教她怎么做Excel和PPT的一些技巧。由于当时各大公司已经过了校招的时间,她最后不得不接受了一份助理岗位(同专业的男生全部都直接进入业务或技术岗),不过还好,部门是对口专业的业务部门。而这一次,她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开始用感官延伸思维(虽然当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词)来处理和领导的关系。 她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文档版本管理,时间长了发现很多问题,她就写了个管理规范给领导看,领导觉得不错,发邮件在全部门推行。还有一次,她听到领导对旁边的人说,你发过来的文档怎么总是格式不对,看起来别扭?同事马上打开自己的文档一看,一切正常啊,两人都摸不着头脑,以为是软件的bug。细心的她马上去网上搜索,找到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并低调验证,最后发现有可能是屏幕分辨率不同导致的,到领导的电脑上看了一下,果然分辨率不同,领导很是诧异,也对她越来越重视。 后来加薪的时候别人加五百,她加一千,领导说一般人都是把工作做对,而她是把工作做好。 她一直不甘于只做一个助理,因此利用业余时间补充专业知识,有意识的多接触业务,旁听会议。机会终于来了,在部门做了不到一年,有人离职,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没法上线。趁着这个机会,她向领导自荐,一来一时招不到合适的人,二来领导对她也比较信任,就同意了。她没有浪费这个机会,连续20多个小时开挂,硬是把项目顺利上线了。领导至此已经被她彻底折服了,不久就开始让她主导项目。 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内,她从一个被领导痛骂到被领导认为不可替代,究其原因,就是她运用感官延伸思维,帮助领导分忧解难,这个算拍马屁吗,我不认为是。而她得到的回报就是自己的快速成长,并且成为领导眼中不可替代的人物。 因此,要想自己变得不可替代,第一步就是转变思维,记住本文中的三个论断,重复一下
- 没有绝对的不可替代工作
- 不可替代是相对的,是在领导综合评判的结果
- 具备感官延伸思维,延伸出领导的G点
那至于你具体要在哪个领域发展,学习什么,其实都是术上面的事情,相对没有那么重要。 也许有人会说了,当领导怎么那么舒服啊,为什么让我们当TA的感官延伸? 别忘了领导也是从小白起步的,领导上面还有领导,讲真,大家的视角真是不同,如果在职场中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那么你可能就丧失了自己成长的空间,三思。
作者:沙铭本文为微推客孵化群专栏作者原创,转载请务必联系微推客。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