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我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是我所在的小组需要招一个内容运营实习生。朋友圈发出两天之后,我收到了大概30份简历,最终我们电话面试了9个人,招了两个人。
看过了大家的简历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要么大家用了共同的模板,要么大家用了共同的经历描述文字。
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简历对我们来说是秋招的第一关,我们很容易用最小的成本去快速建立自己的简历,然后投出去,然后等机会笔试面试。
毕竟能够真刀**的进入并经历面试环节,才是最爽快的。
但我总觉得,简历是我们走出校园的第一张名片,如果不用心地打造它,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在经过了很多思考,也帮助一部分同学真正地优化了简历之后,我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七步简历优化法。
简单来说,就是用互联网领域做产品的思维,去解决求职领域的简历问题。很跨界是不是?但我愿意试着捋一捋。
当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也不能制定出标准,说完美的简历应该就是怎么样的。我只是想在这里探讨一下:从做产品的角度而言,用怎么样的七个步骤能够帮你更有目的性地去优化你的简历。。
毕竟,如果你真的把简历当做一个产品去对待,我相信你的用心是能够被看见的。
话不多说,直接看东西。
第一步:制定你的迭代计划
稍微了解互联网节奏的人都知道,互联网的产品讲究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产品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版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在不断的迭代中,去实现这个产品的需求。
简历也一样,在秋招投出第一份简历之前,我们都在不断打磨着这个产品。但大多数人没有做到的,是给简历的完善制定一个节奏,没有节奏的最严重后果,是我们总习惯于在明天就要投简历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加上所有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相信我,这对看简历的人来说是个灾难。
如何迭代?按阶段来。
第一阶段:输出一个完整的你。你的基本信息,你的爱好,你的经历,你的亮点。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你,让别人知道,你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阶段的简历可以见人,但无法赢得好感。
第二阶段:输出不同角色下的你。在这个阶段,你得弄明白自己想要申请什么样的岗位,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最起码,给自己定几个想要去的行业。是互联网、金融、投行,还是制造业。如果连大方向都没有,那基本没戏。针对不同的行业,你得明白不同的你是什么样的。
在这个阶段,你的简历会变得更有针对性。
第三阶段:千人千面,精准投放。针对不同公司,或者不同的岗位,你的简历都应该各有侧重点,包括优先展示的内容,包括话术都应该是针对性的,当然这个要求很高,如果你有足够多的信息可以摆在简历上,那么这个阶段要完成的事情,你可以理解为是千人千面,精准投放。当然能做到这个阶段的人很少,可一旦做到,那必定出类拔萃。
如果把投递简历的那一刻看成产品的上线时间,那么在上线时间前有规律地迭代你的简历,是很有必要的。举个例子,假如8月4号是腾讯简历投递的截止日期,我打算在8月1号之前投递完简历。那么我的迭代计划会是:
1)7月W1完成第一阶段。先穷举出我可以说的信息,展示一个完整的我。
2)7月W2完成第二阶段。针对互联网行业的特征,筛选展示的内容,优化我的话术。
3)7月W3+W4完成第三阶段。针对腾讯要招的这个岗位的特征,再不断去优化这份简历。
当然这只是一个计划的制定,目的是让你在特定的时间有特定的产出,至于如何去做,后面六步会告诉你。
第二步:安排简历的内容布局
在第一步安排完迭代计划之后,从这一步开始,我们真正进入了简历的构造环节。而在第二步,需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写哪些,写多少。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模板,知道简历的内容框架无非是:个人信息、实习经历、校园经历、爱好特长等。
那每个部分该写多少呢?在我看来,是有讲究的。对于一份简历来说,比较好的视觉展现效果,是两点:1、充实。2、重点突出。
而我见过的简历,通常是两种类型的排版:1、“日”字型;2、“旺”字型。
“日”字型的简历十分常见,通常从上到下的顺序是:个人信息、教实习经历、校园经历、爱好特长等。在这种排版的简历中,我建议的版面占比是:实习经历部分占整体的1/2;校园经历和爱好特长的比例是2:1。
“旺”字型的简历不是很常见,虽然我个人用的是这种类型。“旺”字型的排版,通常的是分为左右两个板块,左边占1/3,右边占2/3。对于左边,通常是个人信息、爱好特长等两个部分。对于右边,从上到下是实习经历和校园经历。且实习经历部分占到右边板块的2/3。
简历是一款产品,每个部分都有其对应的功能,规划好布局,让产品呈现出来的整体效果最优化,是这一步所要达到的效果。
第三步:明确所申请岗位的需求
规划好布局之后,就该填充内容了?别着急,先明确你所要申请岗位的需求,能够帮助你更有方向地填充简历。
岗位要求,俗称JD,是每一个岗位在招聘前都会放出来的信息,它表达的是,我们需要这样的人。
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岗位JD是一个标尺,但衡量的不是你优秀不优秀,而是你适合不适合。
5月份那一次我收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的简历,可惜,它们不是适合的简历。很多人问,我拿了很多奖学金,参加过很多竞赛,成绩超好,是不是就一定能过简历关。
可惜,未必。
所以,仔细琢磨岗位JD,弄清楚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再对应完善简历,告诉他们,我就是你们需要的人。请在字里行间传达你的渴望,而不是像街头发传单一样随机分配。
有时候,JD描述的并不是很全面,但对于一些岗位来说,它本身就有自己偏好的候选人的品质。我了解的不多,仅就自己都经历过的产品和运营岗位略谈一二。
对产品岗来说,核心在需求,具体在解决问题。为了解决一个什么需求,你用你的逻辑性和方法论,最后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当然产品岗本身的内涵要深刻的多,可是在简历上,能够体现出这些,那就绰绰有余了。
对运营岗来说,核心在效果,具体在数据。运营同样是解决问题,但往往不负责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而是通过一些已有的,常见的运营工具,通过执行力,通过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达到某种效果,并基于数据追踪效果。
看到没有,琢磨JD,最直接的目的是提炼这个岗位的关键词,然后用在你的描述上。
第四步:提炼对应经历中最重要的部分
知道了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知道了哪些是关键词,那么到底该如何描述经历呢?很遗憾,在这一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太不一样,很难统一去衡量。但从聘用者的角度来说,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两个疑问:
你做了什么?你到底做了什么?
第一个疑问,是因为很多人容易在简历中省去自己做的部分,而过分强调所做事情的影响力——
有些人在创业团队待过,就说自己的团队拿过什么什么奖;
有些人在学生会待过,就说自己参与了多少多少场校级活动;
有些人实习时参与过一些项目,就说这个项目最后销售了多少多少份额。
那你做了什么呢?
第二个疑问,是很多人尽管说明了自己的作用,但及其模糊,说了等于没说,这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
“运营了企业的微信号”,你是做品牌实习的,当然要运营公众号。
“根据用户反馈提出需求”,你是做产品实习的,当然要提需求。
“负责市场活动对接”,你是做市场的,当然要对接市场活动。
看简历的人更感兴趣的是,你到底做了什么?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比较常见的方式有两种:
1、举例子:根据用户对于页面延迟的反馈,提出开屏优化的需求;与某某公司完成关于某某热点的市场活动对接。
2、尽可能量化:在运营公众号期间,产出文章多少篇,累积阅读量多少,粉丝数增长多少,阅读点赞比增长多少。
有例子,有数字,看简历的人就会更容易理解,你到底做了一些什么事情。
第五步:好的简历是可以讲出来的
很多人认为,简历的作用就是通过第一轮筛选。错了,其实群面之后到了单面阶段,面试官还是要看你的简历,还是会让你带上最新的简历。然后最关键的,聊一聊你的简历。
所以自然牵涉出了第五步——好的简历是可以讲出来的。
我们都知道,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习惯是不一样的,我们写在纸上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说得很好。
大家可能都有过体会,第一份简历参考了别人的很多话术,用于实习经历的描述,可是自己讲的时候,总讲不顺溜。
我在帮助很多人改简历的时候,都会聊一聊这段经历。可是跟有些人聊到简历上的有些问题时,他们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尤其是那些概括性的通用性的结论,我问他到底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他们就支支吾吾了。
很正常,那些他们说不出来的内容,一方面也许他们真的不了解,另一方面就算了解,自己平时没有跟人说过,突然被人一问,容易懵。
在正式的面试中,一旦思维断电,便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简历完成后,得说,得告诉别人简历上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到底是什么。说得多了,真正面试的时候,表达也就自然了。
第六步:让更有经验的人UAT一下
UAT:用户验收测试,是产品上线前的重要一步。在产品发布上线之前,我们都会进行UAT,一般是请我的上级或者比我资历更深的产品经理进行测试,挑毛病,进行最后的优化。
简历也一样,一份简历按照前面的六步做好了。就能直接投出去了么?别着急,不妨找已经工作的朋友或者对应岗位的前辈帮你看看。
重点看什么?
看你在简历中表达的重点,是不是他们工作中真正关心的重点。
看你在简历中的相关话术是否专业。
看他们会漏掉你想表达的重点信息。
……
所有的核心,本质上都是避免自己眼界的狭隘,挑出自己一个人可能发现不了毛病。
当然,你的简历最后只有你对他负责,他人的建议,都只是建议。
第七步:不妨准备一个彩蛋
很多时候,简历不能体现你的全部。例如你对某个事物的思考,例如你自己做过的额外工作等。
而这些东西,你又很想跟面试官聊一聊,让他们知道你是做了功课的。所以最后一步,在简历优化完之后,不妨准备一个彩蛋——
那就是简历之外的附加材料,不宜多,简单、精炼、与岗位相关就好。
彩蛋最大的作用,就是吸引面试官的注意力,跟你聊一聊彩蛋,TA也许更容易记住你。
我在去年面试大众点评的时候,带上了一份附加材料。后来20分钟的时间里,面试官跟我一直在聊那份材料,几乎忘记了我也带着简历来的。
现在,我在大众点评做产品经理。
我不保证彩蛋100%有用,因为有些面试官也许不喜欢这一套。但备着,总没有坏处。
好了,七步简历优化法大致就是这些。它也许并没有告诉你,根据你的经历,你应该怎么写简历。
它想帮助你的是,让你更有计划地管理并优化你的简历。它是一种方法,是一个框架,是一系列的步骤。
它不能保证你的简历多么地出彩,但按照这样的方法做下来,一定合格。
毕竟,简历要出彩,还是看个人的实力。
再毕竟,不合格的简历实在太多太多了。
就像做产品:在产品idea产生的那一瞬间,产品的优秀程度就基本确定了,但按照产品实现的基本步骤来,至少保证这个产品是合格的,没有明显bug的,能够按时上线的。
你可能会说:道理我听懂了,但依旧害怕做不好怎么办?
那你可能需要大力哥的简历咨询服务——
为你解决哪些疑惑:
1、经历丰富,简历却不知怎么写?
2、如何让自己的简历描述跟岗位要求更加match?
3、同一段经历,产品岗和运营岗应分别如何描述?
4、单面的时候如何陈述简历上的重点?
会为你做哪些事情:
1、review你当前的简历,指出常见的问题。
2、根据你想要申请的岗位,帮你对应优化。
3、跟你聊天,挖掘那些你还没写在简历上的,但是很重要的信息。
4、细节,每一个细节都会review,让你知道简历应该如何呈现和组织内容。
5、如果有必要,会有针对简历重点内容的模拟面试。
听起来还不错?别着急,这些信息你也需要了解:
1、服务是收费的。我崇尚有价值的服务交换,你付费,我付出时间和经验,很平等,没有任何一方是大爷。如果需要免费的简历服务,关注公众号的更新吧。
2、服务分为1V1的咨询服务和旁听服务。咨询服务和旁听服务都以微信群语音的形式进行。
3、咨询服务200元/时,旁听服务49元入群,入群后可永久旁听。
如果你有兴趣,欢迎点击公众号右下角的与我联系进行报名。
当然,如果你把这样的服务推荐给你的朋友,我会十分感激!
也有另一种可能,觉得这是个好东西,但看到要收费了不太放心?你可以看看过往我写的这些文章——
面试了20个应届生后,我想分享一点什么 | 关于自我介绍、简历、快速学习、逻辑框架和思考……
对不起,这篇群面分析我想再推一次…
靠着它,我过了腾讯、京东、百度、头条的群面…
该如何应对面试官突然抛来的问题
挂掉滴滴群面,又挂掉京东终面之后,我有些话想说…
秋招中的互联网产品、运营岗,该如何准备?
最后,找工作只是走出校园后的第一个开始,简历只是找工作的第一个开始。我希望你有一个好的开始,也希望你不辜负接下来的努力,加油~
PS:如果你需要我的“旺”字型简历模板,后台回复“旺”字,简历模板的百度云链接就来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