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微信更新了一个大版本。朋友圈里产品经理跟过年了一样,热闹程度不比锤子发布会后的差。头条的同学纷纷表示,周五晚上发布新版本,真的太没有人性了。
这次的更新有许多耳目一新的改造,所有人都能快速感知到的就是 UI 整体由黑向白的大调整,以及 icon 整体颜色调淡。UI 的改造还是让不少人满意的,感觉是更年轻化的界面,也更加扁平和舒适。
除此之外,还有可以针对某个好友设置强提醒、ta 三小时内的提醒会全屏显示的舔狗专用功能,以及查看共同群聊的功能(但我怎么记得我之前好像用过)这样的简单优化。
当然,更大的变化在另外两个重点:
-
新增的上传“时刻视频”以及冒泡留言的功能
-
公众号文章点赞变成“好看”,且会优先排在“看一看”的头部
总结来说,这是继上线“看一看”功能和给微视的粗暴导流之后,又一次让头条系紧张的改版。
(我随手拍的第一个时刻视频)
时刻视频看起来依然是极高的节制姿态——时刻视频只有24小时的时效、无法分享、入口略深。而另外一方面,它会出现在我的页面(会有红点提醒)、所有群聊私聊的头像上、群聊的标题栏、通讯录星标好友里…… 这么多处的入口又看得到在节制之中憋的那股野心。
初步感受下来,感觉时刻视频貌似也只是朋友圈封面或者个人主页封面变成动态的而已。大部分好友都还没有找到该发送什么视频的答案,要么就是随手瞎拍的(一般人过去录制的视频很少竖屏)、要么就是抖音下载一段视频传过来(抖音今天的下载次数应该有极速飙升)。
不过由于有多处的入口,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封面会变得更加吸引好友的注意力。不少人已经没有了平时刷朋友圈的习惯,但私聊和群聊总不会少,频繁交流的好友头像上有个明显的标注,总是忍不住去关心一下好奇一下的——于是就让这个封面视频比朋友圈视频有更高的触达率,结果就是,时刻视频逐步取代了朋友圈里描述生活信息的功效,无论是上传率还是打开率,都会很高,挽救“在朋友圈里看不到朋友”的窘境。
有友商的老板建议:
在他的理解里,微信还是想跟短视频产品竞争。其实我觉得确实肤浅了,微信依然是要维护熟人社交的有效性、确保微信里能够持续沉淀熟人关系,但这些视频是不是好玩?是不是真的能杀时间?是不是有好看的增长曲线?是不是DAU和转化率蹭蹭地蹿?不重要。
重要的是,熟人只要在微信上,那微信的价值就一直能维持下去。
况且,倘若腾讯真的是集中资源做1-2款短视频,这是要把各个团队的产品经理凑一起开会讨论方案?那这个方案改到2058年都够呛有结论吧。
因此我觉得头条倒未必需要担心时刻视频抢占自己的市场,反而要担心“看一看”的改版。
有人说,腾讯和头条的产品对抗,就是两种思维的决斗,这一点终于要在微信“看一看”和今日头条之间正式印证了。腾讯的“看一看”几乎纯粹凭借好友的推荐来做推荐,而今日头条完全根据历史的行为来做推荐,一个是用身边的人描述自己、一个是用过去的自己预测未来的自己,哪个能更准确…… 听起来简直是个哲学命题。
坦白说,从逻辑上拆解,我个人是倾向前者的有效性的。我的好友众多,性别、年龄、背景、文化、喜好都有差异,但他们能跟我建立联系,说明我们有共同点,可能是有共同的家乡、有共同的文化程度、有共同的兴趣等等。他们反馈给我的是与我关联的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而不是单一的我自己的喜好和特征。
举个例子,我的好友是 PS4 玩家,他机缘巧合接触到了 Swtich,发现也很喜欢,于是就会把类似的文章推荐给我;但在机器学习的世界里,机器只会知道我喜欢 PS4,通常就只能疯狂地推送 PS4 给我了,因为毕竟一篇 PS4 游戏的文章吸引我的可能性比一篇 Switch 的吸引我的大得多。
机器是处理不了“意外”的,于是也就没有办法做自然选择和进化,我们阅读资讯就只能是原地踏步。而好友是我们在这个世界各个维度的复制,他们可以呈现给我们“意外”。
总的来说,时刻视频不会抢占多少抖音、西瓜视频的市场,只会把放弃朋友圈的用户往回拉一拉。而改版后的“看一看”,至少在机制上正是我和身边不少朋友想要的信息筛选方式,会真正对今日头条造成一些威胁。
最后多说一句点个题。微信在头条不小的压力下,终于在“用完即走”的工具定位上,陆续延伸更大的边界,开始攀登起头条系“没事常来”的另一座山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