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刘言飞语的第 197 篇原创】

昨天在朋友圈重发了一个去年总结的 33 条建议(给年轻产品经理的33条建议),不少人觉得有启发,也有些人不认同。最有争议的是第一条:用户定义产品。

有人是认同的:

也有人是不认同的:

还有人是不认同然后又认同了的:

这种现象也很正常。因为表述的简略程度与被误读的可能性永远都是成正比的,这也是为啥俞军老师经常讲,他不爱在外面演讲,太容易被误解了。

所以还是得解释下,到底什么是“用户定义产品”。

1

今天约了一个大学生在聊天,他问我了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就是:产品是不是都是规划出来的?产品是不是都是产品经理天才的创想?

我是这么回答的:

我们看到的所有主流的互联网产品,都是在市场的探索中变成现在这样的,没有哪个产品,在公司创建之初就有十年蓝图,且一一实现。

就拿 BAT 举例。

百度最初是搜索技术的供应商,为门户网站和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是纯粹的 toB 公司。在公司业务发展遇到瓶颈时,才考虑转型做 toC 业务,结果成为一代巨头。

阿里做淘宝时,考虑的是防御性阻击易趣 ebay,因为担心对方做 toC 业务最终会侵蚀自己的 toB 市场。结果淘宝一举成功,也封了神。由于淘宝整体的交易流程太考验买卖方的信任关系,担保是最痛的点,才出现了支付宝;线下交易流程繁琐,于是出现了快捷支付。

腾讯要卖 QQ 卖不掉又舍不得放弃,才被迫尝试 QQ 秀和 QQ 空间这些增值业务,没想到也是封神之路。后来做游戏,马化腾直言只是过渡期权益之举,三四年可能就会停掉,谁料想到几年后,腾讯已是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

再看滴滴,从出租车呼叫工具,到专车,再到快车和顺风车,都是摸索大于规划;看美团,外卖和酒旅也显然不是做团购之初就设定好的路线。

在外界事后来看,很容易是创始人仙风道骨、产品经理能力超神,早就布局一切、最终俘获众生。

但看真相,与其说是英雄创造了它们,不如说是人民选择了它们。

人民没有选择的,我们都看不到。成功者的路上,从来都是尸横遍野。

(想了解腾讯历史的同学,推荐《腾讯传》)

2

用户定义产品的本意就是,要时刻铭记,产品都是人民选择出来的。

经济学上著名的论文,阿尔钦的《不确定、进化与经济理论》,讲的是经济现象本身存在不确定性,而研究经济现象,可以从结果上看待——跟具体做这件事的人怎么想,没有太大关系。

举个例子,一个人把加油站开到高速公路旁边,和一个人把加油站开到偏僻的农村,前者肯定能促成更多交易、赚更多钱。但是究竟是前面那个人聪明,有过逻辑思考,还是他只是运气好,碰巧住在附近?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研究高速公路旁和赚更多钱之间的逻辑。

互联网产品设计也完全是如此。我们不要看设计这个产品的老板和产品经理是怎么说,而是要看产品受用户喜欢,到底是满足了用户哪些需求、创造了用户哪些价值。

这是“用户定义产品”的本意。

我们在看待一个市场时,比如出行,要看的不是出行行业有什么潜规则或现成逻辑,也不是看从业者怎么想,而是看网约车的乘客和司机怎么想,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体验,最终才能定义出这个产品来。

(想了解经济学相关知识的同学,推荐《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和《经济解释》)

3

用户定义产品,不是说用户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这里说的“定义”,是指用户被动地定义,他们只要存在,有用户场景和用户需求,那就已经定义了产品了,就好像物理粒子在那里,就定义了元素周期表了,你不需要粒子自己把周期表写出来。写周期表的,是产品经理。

因此这句话要表述完整,应该是,用户定义产品,而产品经理表述产品定义。

这时一定会有年轻产品经理讲,乔布斯就定义了产品啊,苹果公司就定义了产品。

这也很好解释。首先,乔布斯是天赋异禀的人,他对用户和市场的捕捉异于常人;其次,苹果公司也是经历过许多成功和失败产品的科技公司,对电子设备的熟悉程度也远超绝大多数科技公司。同理的,乔布斯正是凭借对用户需求捕捉的准确,才改变了手机行业。

(苹果公司的失败产品之一:牛顿 PDA)

4

用户定义产品,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就是要对用户永远心存敬畏,永远不要试图“引领潮流”。

作为产品经理,应该是发掘真相,并且迎合市场的角色。把自己位置摆得太高,一定会摔得太惨。

现如今太多产品经理和创业者,对用户并不敬畏,一心觉得“市场应该是这样”、“行业应该是如此”、“产品应该是这种定义”,不时引用一下乔布斯的那句“把产品摆在用户面前,用户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全凭想象做事情。

一是缺乏对用户的认知,二是缺乏对迭代的认知。(BTW,我的新书就是讲这两个思维的,敬请期待。)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你加油站随便选址开,怎么会有车来呢?

希望能帮到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