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能直接对人产生正向影响的生意,对做生意的人来说,也最能带来自我成就感。而我,也准备重新开始这盘生意了。

往大了说,我们的一生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和生活。为了享受更好的生活,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愿意为此买单。而在这三个领域中,工作领域相对蓝海,而在工作领域这个行业,大学生求职市场在近些年悄然兴起,具有极大的潜力。

大学生求职为什么能成为一盘生意,因为供需的不匹配是稳定的。每年毕业需要找工作的学生人数,总是比每年社会可以提供的岗位数要多得多。而我相信,这些岗位中,80%的学生更倾向那20%的好岗位,是的,二八定律在这个市场里仍然存在。因此,供需的不匹配,会导致需求方需要通过额外的手段,增加自己获得更好工作的机会,最常见的,便是付费。

大学生求职为什么是一盘好生意,因为留学生数量在增加。随着收入水平的普遍提升,越来越多的父母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国内一线城市对留学生的政策照顾,也让很多学生通过留学这条路,在大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

而留学生回国求职,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实习经历少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这部分人更愿意通过付费的方式,去弥补信息鸿沟,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为大学生求职这盘生意可以提供的服务,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刚需,且是低频刚需,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大会去计较单次的成本,结果好比一切都重要。

所以,大学生求职,是一门值得做的生意。

那么,这门能做且值得做的生意该如何做?关键是合理地划分需求空间。因为自己曾做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求职生意,也还算比较了解。在我看来,大学生求职的需求空间,及对应而产生的服务,可分为三层。最底层是快速获取信息,对应的服务是招聘信息发布;中间层是克服群体恐惧,对应的服务是模拟群面指导;最顶层是完善自我认知,对应一对一指导。

快速获取信息,是最底层也是最普遍的需求。对于需求方来说,没有什么比明确供给来的更重要;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获取招聘信息来得更重要。而招聘信息的发布,关键在于及时和全面。

群体恐惧,主要来自一定程度上的教育缺失,和群体本身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大学,我们很少会被教该如何同他人进行协作和竞争,也很少有机会进行这样的练习。因此,到了群面中,很多学生不敢说话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另一方面,人越多,不确定性越大,影响你的不再是你自身的实力,很多时候是你周围的人,而这种影响,事先完全无法预估。这种缺失和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对群面这个环节充满恐惧。

完善自我认知,核心是让求职者了解,针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岗位来说,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优势认知缺失,是很多学生求职者的通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求职伴随着打击,打击伴随着对自身的优势渐渐产生怀疑。说白了,很多人对会想,如果我真的有这些优势,那我为什么还会失败呢。当然,这涉及到水平高低和匹配度的矛盾,即不适合不代表你不好,但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优势是由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决定的,也许没有完全体现在简历中,但这种优势是客观的存在,不因招聘单位的接受和拒绝而改变。你的失败,也许是你没有展现出你的优势,也许是有一个比你优势更大的人在跟你竞争。如果第二点无法改变,至少第一点,是可以在求职这盘生意中给解决的。

回归到生意的层面,在上图所展示的三层服务中,招聘信息的发布可以帮助快速拉新获客,因为这样的服务几乎都是免费的,而所对应的需求,已经说了,是几乎所有学生求职者的刚需。模拟群面指导,可以帮助拓宽线下影响力。因为群面这种形式,就像狼人杀游戏一样,线下体验更佳,而一次好的群面指导,就像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影响力是可以快速辐射的。

但一对一指导,才是这盘生意的核心壁垒。

前面说了,招聘信息发布的关键在于及时和全面,但其弊端是可复制性。信息的传播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在信息源的层面,很难构筑起壁垒。在这里出现的招聘信息,很快会在其他地方。

模拟群面虽然可以帮助拓宽线下影响力,但其核心在模拟的体验。创造了体验的条件,给予适当的指导,模拟群面就可以有很好的效果,这层服务还是有壁垒的,只是相对一对一指导来说,没有那么大。

而一对一指导,是做生意的人直接对客户产生影响的过程,他提供的是完全无法被模仿、被复制的商品。他所说的话,他所提供的建议,完全代表了他的个人特色。客户买不买单,就看商品的质量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有那么多公众号,有那么多平台都在做招聘信息发布的生意时,我仍然选择做一对一指导的生意,且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有过一段还比较成功的经历。

虽然我明白这是一层几乎不可复制不可规模化的生意,即每一次有新的需求,都要重新代入到当前这个求职者的情景中,都是一个新开始,边际成本很大。但我觉得,完善自我认知,才是大学生求职这盘子生意的核心价值。

因为,这是能直接对人产生正向影响的生意,对做生意的人来说,也是最能带来自我成就感的生意。

而现在,我想重新开始这盘子生意。是的,我的1V1求职指导生意,重新开张了。相较于1年前,现在的我有了如下的优势:

1、过去1年多,在大众点评的运营部门做产品经理,对产品和运营的实际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

2、过去半年多的基本功训练,能让我在逻辑、表达、思考上能给你提供更多的帮助。

3、带过了实习生,也见过了很多实习生,知道公司想要留下什么样的实习生,对找实习或者正在实习的你,有很多话可以说。


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有相关的需求,欢迎在文末留言,我会告诉你联系方式,统一拉群,再具体沟通指导相关事宜。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打扰,添加好友请备注求职指导+姓名,否则我可能不会通过,还望理解。

如果你对我还不太了解,这些我曾经写过的求职面试相关的文章可供你参考:

辅导面试10个月之后,我有了什么新体会?

如何用产品思维解决简历问题?七步简历优化法

面试了20个应届生后,我想分享一点什么 | 关于自我介绍、简历、快速学习、逻辑框架和思考……

在群面中,如何将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靠着它,我过了腾讯、京东、百度、头条的群面…

该如何应对面试官突然抛来的问题

当我们在找工作时,我们究竟在找的是什么?

挂掉滴滴群面,又挂掉京东终面之后,我有些话想说…

我是如何闯过京东校招群面的?

秋招中的互联网产品、运营岗,该如何准备?

最后,我还是想说,最能对人产生正向影响的生意,也最能带来自我成就感,我也会以这句话,持续勉励自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