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6.11)晚上,我与即刻官方合作做了一次AMA(Ask Me Anything)的活动,回答即友们的提问。以下是整理过的问答,供大家参考。
Q:
1.如何系统的提升产品能力 2.大厂和小厂对产品的能力要求是否有差别 3.硬件产品的要求能力 4.不同产品人的差异点是在哪里体现。
A:
1.找到好的环境快速迭代,同时也要找到好的mentor。然后是反复思考和复盘。
2.其实是产品能力模型差异非常大,大厂更多是专精的技能,小厂往往需要更广度的多维度技能。(另外,部分太小的厂对产品其实没有任何要求)
3.硬件产品的定义过于抽象,不同的硬件产品其实需要的人差别很大。
4.差异点有很多维度,行业、能力模型、工作内容都有巨大差异。
Q:
强业务导向的产品,如在线教育,我理解产品不能只做支持工作,如提供产品功能,但是又对于如何介入业务或者参与到业务驱动中比较疑惑,不知道参与多深。想问一下在强业务导向的产品中,产品经理如何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
A:
其实定位永远都不可能清晰的,产品经理能做的,是尽可能多参与到业务决策中,当然是通过产品设计的方式反推,这样才有成长,未来才有竞争力。倘若只是沦为界面产品经理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Q:
请教下,野蛮生长的产品经理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产品能力,比如说格局、架构等更深度的东西;(野蛮生长的产品经理是指没有经过大佬带,全靠自学、实际经验、踩坑等成长起来的产品经理)
A:
其实没必要特别在意是不是野蛮,不用特别担心有什么大厂的标准化经验,对你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做好手头的事情,凡是有效的产品手段就都是有价值的。格局、架构等等现在培养意义不大,等平台做大了再研究也不迟。
Q:
我是个一个B端的产品,经常要设计业务上的数据统计,个人觉得对这一块欠缺很多,针对数据统计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或者我自学数据分析师课程的内容是正确的吗
A:
最好还是跟业务中mentor学习最有效。否则可以多请教一下其他公司一线工作的数据专家。上课感觉很难碰到合适的。
Q:
1.请问产品经理有工作的职责的具体边界吗?2.刘飞老师在面试产品经理的时候最看重的特质是什么?
A:
1.边界越来越模糊了。2.是逻辑能力和产品心
Q: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否已经闭幕了,是不是后期全是资本游戏,还有下一个风口吗
A:
产品经理会转向供给侧、线下等重业务的方向,并非没有机会。只不过之前泡沫很多的风口不存在了。
Q:
探讨下两个问题,一个是依稀记得曾感慨过产品总习惯先把业务思考清楚,但现实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多时间留给产品去思考清楚,而是先跳进去,怎么平衡这个矛盾呢?另一个是关于写作内容输出的问题,想请教下最初飞哥最开始是如何开始的呢?是从一些小篇幅还是其他的形式?
A:
1.确保跳进去后还能持续思考就好了,没有必要先完全想清楚再做。2.纯粹是机缘巧合,是随手写一些思考在知乎上,有了反馈才愿意坚持写下去的。
Q:
产品怎么样培养自己对业务的理解能力啊,很多产品新人是做一行爱一行,其实和大学选专业一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真的在某个业务上没有进展应该怎么处理呀?
A:
跟mentor学习比较好。然后就是选一个快速成长压力大的环境,倒逼自己不得不去学习业务。
Q:
1、传统业务转型如何能让客户主动的去系统提交操作培养系统感,因为原流程需要他们做的事情很少基本都是电话邮件发简单的内容,然后公司内部操作去帮客户完成接下来的动作,所以现在要求客户去线上操作觉得很困难;
2、因为线下业务操作都是比较灵活的同业务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操作习惯,甚至不同分公司不同流程但是是同一业务,所以对于系统要去制定一套规范的流程有时候需要舍弃很多东西,很怕走偏
A:
1、还是要找到足够的痛点,让他们觉得收益够大。否则就只能自上而下强行推进。2.没想清楚的话,还是先试比较好,在迭代中找到最好的流程方式。
Q:
如何在生活中的实例判断自己的个人特质是否具有产品思维和是否符合产品工作,若符合,怎样把自己的能力清晰化,具体化的罗列出来
A:
1.还是要实习中验证比较有效 2.其实没有太大必要去抽象罗列能力,做了产品工作自然就有体会
Q:
飞哥觉得,打造个人品牌这件事,对你的求职帮助有多大?或者说,你觉得打造个人品牌对你哪方面影响最深远?
A:
有帮助的,不过也会带来压力,大家看你的眼光会更严格,否则很容易沦为“没用的网红”。打造个人品牌最深远的影响,恐怕是能认识俞军老师吧。
Q:
作为一个新入行的产品经理,我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1. 您怎么看待产品经理的未来变化,移动互联网已经基本没有蓝海,PM会随着车联网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做怎样的改名?
2. 您认为一个新的产品经理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迭代,是打好基础,练好市场分析用户研究用户体验数据分析等基本功,还是扩展自己的认知提高战略能力,您觉得哪种迭代更重要?
3. 最近1-2年,您最喜欢哪个产品?
A:
1.改名这事儿我猜不到,不过PM的职能一定会“更行业”“更专精”“更业务”,不存在通用型或体验型的PM了。
2.基于自己目前的业务目标来拆解更好,不同产品岗位其实要求不同的。
3.即刻。微信。B站。
Q:
除了《从点子到产品》和《产品思维》,推荐三五本书吧(与产品无关的也算~
A:
《思考,快与慢》《史玉柱自述》《九败一胜》
Q:
你是如何复用产品思维来写作或者做副业的?
A:
日常的反复总结复盘和输出,其实工作日晚上和周末有大把的时间能挤出来的。
Q:
产品和交互这两个岗位是越来越趋同还是差异化
A:
差异化。现在有价值的产品都完全脱离交互了
Q:
你认为产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A:
输出高确定性决策的能力。
Q:
1.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如何做到取舍?
2.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如何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需求?
3.如果因为想做出一款产品而选择创业是否理智,创业最好的驱动力应该是什么
A:
1.这是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确实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的… 如果真要抽象,那就是通过用户认知和业务认知做取舍吧
2.需求都看得到,能否做出用户价值,或者做出业务逻辑自恰的商业模式,可能才更重要。这有赖于对用户和行业的深入理解。
3.驱动力是想做成一件事,这没问题。问题是,有想法和真正能完成,中间有9999步。搞清楚这9999步是什么以及自己是不是能搞定,更关键。
Q:
1.对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而言,高级相较于低级的权威性有多大?(即高级产品经理做出的决策一般都优于低级产品经理吗?)
2.很多贴合大众的垂直领域专业比较容易做个人ip(例如歌手,厨师,律师,漫画家),他们的专业产出是大众喜爱且认可的。
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观众也很难直接对其产生兴趣,您觉得产品如何构建个人ip?具体的内容展示是什么方向?是不是只能以其他产品爱好者作为目标用户?
A:
1.权威其实不来源于决策能力,而是别人是不是认可你的决策能力,因此能否在组织内有塑造信任感的机会,比单纯有判断力,要更重要。
2.还是要言之有物,让人有感同身受的内容,比如对行业的理解,或者做事情的方法论。不过,产品经理太小众了,不太好做自媒体的其实…
Q:
飞哥,我想问一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都到下半期了,对产品人需求越来越少,怎么突围?5g对产品、产品人带来什么变化?会掀起一股风暴吗?
A:
1.最好的突围是转岗做业务…如果没有好的环境的话 2.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不过也是部分垂直领域吧,比如娱乐或者游戏
Q:
1.您觉得目前的产品环境比起之前是好是坏?
2.未有好的环境下,又要如何选择和进行自我迭代呢?
A:
1.问大环境的话,在变坏;问我自己所处环境的话,在变好。
2.目前看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尽快换个环境,哪怕内部换个岗位。
Q:
对于一个一年经验的产品,应该如何规划以后的产品方向?感觉现在做的事情比较杂,前后台都做,是不是专精一个方向比较好?
A:
年轻的产品经理可以多做一些事情,没有太多坏处,视野可以更广,可以有更多尝试。但一旦有深耕方向的好机会,确实可以提前把握好。
Q:
产品岗位如此饱和了,需要在产品竞争中有优势,那么哪些技能或思维方向需要多加练习的。
A:
理解业务和商业,深入行业。几乎是唯一出路了。
Q:
刘飞老师短短几年就写了两本书啦。请问写作能力是如何提升的呢?写作方面有什么心得体会跟我们分享吗? 另外新书会在微信读书上架嘛?
A:
1.说实话是从小养成的,我大学其实就写过一本考研辅导书了。
2.多读多想,然后不要太担心写得不好,发出来,基于读者反馈反复迭代。
3.会。
Q:
我想知道最近挺多人赞同的一个观点是否正确:品位(品味?)是流量的敌人
A:
还是社会环境用户背景决定的吧。这里提到的品味的目标人群本来少的话,要获取更多用户,自然就得降级。
Q:
想请教一下刘飞老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适合做产品经理呢?我觉得这个问题,比要如何学做一个产品经理重要的多
A:
实习,然后看看自己是不是能有效输出
Q:
1、用户体量不高(因为是公司对内产品,最高只到2万)的情况下,产品的功能策划和运营的文案确定上,有没有必要做A/B test?
2、9102年了,您觉得现在离职创业,首要(一定要)具备哪些条件(软/硬性)?
A:
1.这个我说了没用,还是试一试最有用。做一次,看看有没有效果。
2.对业务的深刻理解;商业能力;资源和人脉
Q:
您好,请问一下,如果用三个词语形容你心中最好的产品经理,会是哪三个词?
A:
极高的自我认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和用户价值感;极佳的洞察和判断
Q:
请问,对于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如何看待?尤其是年龄大了之后,该如何规划
A:
3-5年的产品经理,要深耕某个专业或行业,确定自己的方向,才不至于被淘汰。具体这个方向天花板有多高,就看自己选择了。
Q:
请教下 产品新人应该从哪些方面突破自我,有哪些可期的瓶颈?
A:
可以先做好手头的产品工作,然后看自己最缺失最困难的部分,这个就是你的瓶颈。
Q:
刘飞老师好,我的问题是:产品经理职业天花板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如何在触达职业天花板前做出突破?
A:
1.是手里做的事情不够大了,或者不够有价值了。
2.跳槽。
Q:
想咨询一下,社区产品,内容曝光做得比较好的社区产品有哪些?尤其是针对长尾内容生产者。即刻目前的内容分发在产品层面上怎样做得更好(同样针对长尾内容生产者)?即刻的圈子模块后续可能会如何迭代?
A:
好像没见过真正把长尾内容做得足够好的社区… 这块应该是行业难题,甚至可能都不算难题,有可能有的社区需要的就是做好头部内容。
Q:
作为PM,对于那些自己不是它的目标用户(而且估计以后也难是它的目标用户)的产品,如何深入了解用户的深层需求?
比如小红书、蘑菇街、美柚、下厨房、一罐等产品之于普通男性,或者是虎扑之于女性,或者是小年糕之于年轻人,家教产品之于没有孩子的人、二次元社区之于三次元人群等等……
A:
没有太好的捷径。要反复接触用户,以及培养训练好的同理心。
Q:
客户量很小的情况下,如何验证自己的判断和决策?b端产品(书已经买了,嘿嘿)
A:
看业务目标是否达到。如果产品完成业务目标太容易甚至不存在目标,那产品决策就几乎没有价值了。
Q:
怎样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做产品?要想毕业两年后转行做产品可以从哪些地方入手?选择一份产品经理的工作机会时,应该重视哪些方面?
A:
1.实习
2.转行很难提前准备,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做产品
3.用户规模和成长环境,好的mentor
Q:
没有靠谱的人领路的新手产品该怎样把握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A:
不太建议自己摸索。实在没办法,也可以退而求其次业余时间去找专业的人聊。
Q:
如何更准确地把握用户痛点?毕竟大部分产品是坐在办公室里意**下沉城市的用户需求
A:
走出门去,反复接触用户。
Q:
1- 想从运营转产品,虽然没有实践经验,但一直都在自我学习与参与。那在面试的时候应该怎么说转岗与自己工作能力这件事?
2- 产品经理如何具体划分?一定是做功能或者平台的才是产品经理吗?做活动策划,涉及到活动的功能点的这种叫产品经理吗?
A:
1.在工作协作中多参与产品相关的决策,建立信任感。这是长期建立的,面试讲确实很难。
2.做产品方案的可以都叫产品经理,但是,不同产品经理创造的价值差异很大,纠结title没有意义,还是要做有价值的产品经理。
Q:
如何尽量避免项目启动后的难以规避的需求变动而引起的撕逼事件
A:
1.尽可能在不制造冲突前提下解释清楚修改背景
2.与技术约定每次修改的空间,比如修改几次、修改多少
3.跟协作方搞好私人关系
Q:
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创新和用户体验哪一个更为重要?
A:
现阶段反而是效率与成本更重要,怎么用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
Q:
目前实习跟着的同事是做策略产品的,都说策略产品是新兴的分支,未来发展会比较好。您认为产品的细分上,还有哪些会比较有市场?
A:
还是我之前经常讲的,产品的细分看title没有意义,要看具体做什么。AI的策略和电商策略是两码事,营销策略和交易策略又是两码事。
要看最后工作内容、创造的价值以及不可替代性才最有意义。
Q:
你是怎么认知和修正自己的,这个过程中最大的矛盾是什么,你是怎么克服的,最终与自己和谐共处?这方面有什么好建议?谢谢。
A:
1.最大的矛盾有两个,人性天生不愿认错、对自我预期过高,与客观就是做得不够好的矛盾;外界对你评价高低不一,导致你无法明确认知自己的矛盾。
2.建议是,一方面保持不卑不亢的姿态去观察自己,尽可能不带主观情绪,另一方面,跟你认可和敬佩的人去比,以及得到他的评价和看法。这样你的认知就更精准,也更有底气了。
Q:
请教您几个问题?
1.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如何做到取舍?
2.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如何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需求?
3.如果因为想做出一款产品而选择创业是否理智,创业最好的驱动力应该是什么
A:
1.这是产品经理最核心的能力,确实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的… 如果真要抽象,那就是通过用户认知和业务认知做取舍吧
2.需求都看得到,能否做出用户价值,或者做出业务逻辑自恰的商业模式,可能才更重要。这有赖于对用户和行业的深入理解。
3.驱动力是想做成一件事,这没问题。问题是,有想法和真正能完成,中间有9999步。搞清楚这9999步是什么以及自己是不是能搞定,更关键。
Q:
1.对于产品经理这个岗位而言,高级相较于低级的权威性有多大?(即高级产品经理做出的决策一般都优于低级产品经理吗?)
2.很多贴合大众的垂直领域专业比较容易做个人ip(例如歌手,厨师,律师,漫画家),他们的专业产出是大众喜爱且认可的。
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观众也很难直接对其产生兴趣,您觉得产品如何构建个人ip?具体的内容展示是什么方向?是不是只能以其他产品爱好者作为目标用户?
A:
1.权威其实不来源于决策能力,而是别人是不是认可你的决策能力,因此能否在组织内有塑造信任感的机会,比单纯有判断力,要更重要。
2.还是要言之有物,让人有感同身受的内容,比如对行业的理解,或者做事情的方法论。不过,产品经理太小众了,不太好做自媒体的其实…
希望能帮到你。
新书上架,欢迎品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