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单,大家应该都知道,比如入职流程单、各种设备的安全操作手册等,日常生活中的清单看起来有点普通甚至无用,但是有时候清单在工作中很有用,可以发现一些细节错误。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本书—《清单革命》。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他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是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作者通过自己医生的职业生涯以及各种事件的分析,认识到了清单对于所有人的重要性,用书中的话来说,全世界都在进行着一场捍卫安全与正确的清单革命。

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谷雨同学在【蛋解知库】第26期也分享了,感兴趣的可以去听节目。


清单的作用是什么


这本书在引言部分和第一章节主要讲清单的作用——预防犯错。人们犯错有两种类别,一种是无知之错,即我们犯错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一种是无能之错,即我们犯错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而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使用这些知识。


比如书中讲到一个肿瘤切除手术,本来手术很顺利,但是在收尾工作中病人的心跳突然停了,没有大出血,也没有缺氧的现象,而过了十几分钟才发现,原来是麻醉医生给病人注射一个药剂的时候用错了浓度,导致了病人心跳停止,他们差一点害死这个病人。


其实如果有对应的清单去规定的话,就不会发生,比如手术过程中注射药剂前再次确认药剂含量是否正常,也会避免差点害死病人的事情出现,如果他们发现的再晚一点,说不定就真的把病人害死了。毕竟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清单能辅助人们去正确的完成一件事情。


什么是一份好的清单


清单有好与坏的分别,一份好的清单应满足三个核心元素:精确、高效和切中要害,这样在最危急的时候也方便直接使用。一个好的清单并不是要把所有的操作步骤都列出来,需要把操作步骤都列出来的清单是安装说明书。


比如书里讲清单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们能帮助专家记住如何操作复杂的程序和设备,也能帮助人们搞清楚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并且促使人们进行团队合作,不过解决问题的主角毕竟是人,而不是清单。


清单只是人们为了防范错误的一种科学成果。


怎么列一份清单


每年全球至少有700万人在术后残疾,至少有100万人没有走下手术台,如果我们把不同阶段的清单合并成一张清单来执行,是不是可以减少残疾和死亡?这本书给大家提供了编写清单的六大要点:


一、设定清晰的检查点


无论是时间节点还是事件或者设备等都是可以进行检查的,这样使用清单的人在不同的节点就知道该做什么了。



二、选择合适的清单类型


编写清单的人需要从操作确认和边读边做这两种清单类型中选择一个操作确认式的清单是工作团队根据自己的经验完成各自的操作,之后再统一确认是不是都做好了;边读边做的清单就是一边念出检查项,一边进行检查,感觉更适合质检之类的工作。


三、清单千万不能太长


对于清单的长度,有一种说法是检查项目的数量应该在5到9项之间,因为人类工作记忆的容量也差不多就这么多。不过也不一定,因为生活中紧急的情况毕竟还是比较少的,如果时间充裕的场景,多列几项也是没问题的。


四、清单用语要精炼准确


清单的用语得做到精炼准确,尽量用使用者熟悉的专业用语。


五、清单版式要整洁


清单的板式必须要整洁,没必要去标红或者加粗,因为每一点其实都很重要,能快速阅读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六、清单要反复修改


无论你在编写清单的过程里有多用心,那也必须在现实中接受检验之后才能正式发布,因为现实情况要比自己想象复杂太多了。


不过最终说来,无论清单做的有多精良,但还是人来决定,关键时刻应该做什么,而且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去不断改进清单,即使最简单的清单也一样。因为简洁和有效其实是两个矛盾的存在,现在新知识不断出现,所有新知识都要被系统的转变成为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


所以,整理自己学到的知识以及应用方法的一种好办法就是,对应自己的工作,写一份清单,总结自己的日常,找出可以提高的部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