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衷——
想法的初衷,是今年以来我接触到了一些找我咨询的同龄人,他们有工作经验,他们在自己原本的行业工作了大概有几年,想要转行到互联网,成为一名产品经理或者产品运营。每个人都有自己跨行的理由,我也从来不评价他们跨行的合理性,只会去判断:1)他们有没有想清楚;2)他们对互联网了解多少。
我慢慢发现,其实互联网圈子之外的人,对于这个行业或者他们想要去的岗位并不是那么了解,尽管它已经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试想一下,如果你想要走另一条路,但你对条路是什么,路上有什么并不了解,你的心里是没有底的。我想很多人找到我,也是为了让我告诉他们,这条路上有什么。
当然我也没有很多年的产品经验,也不能给到他们很深的行业洞察,但有时候,能够将一个别人不懂的知识让他们明白,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而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下定决心——
下定决心做这件事,源于7月份开始,我每周六要给牛客网的一个学员上课,讲解产品相关的知识。做一件事和将这件事讲给别人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每周六下午我得找一家咖啡店,带上电脑,深入思考,为每周六晚的直播课程做PPT
这几天我在想,如果花几个小时只给1个人讲课,是不是有点浪费,我是不是可以多给几个人讲,如果他们愿意听,为什么不呢?
1V1的时候,更多的是讲和听,问和答,大家一起听的时候,还能互相交流,为什么不呢?
所以我下定决心开这个产品课堂的根本原因,是想要让自己思考的结果被更多人了解,我觉得小班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但我也知道受经验所限,我讲的内容是基础且实际的,没有那么多触达本质的方法论,看起来并不那么厉害。所以我叫它——不厉害的产品课堂。
关于课程内容——
适用对象:想要从事产品工作的应届生,计划转行成为产品经理的小白,对互联网产品岗感兴趣的在校生。
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基础课和讨论课。基础课围绕产品小白入行所要了解的基础技能做相关介绍,大致包括:
1)用户研究
2)产品需求
3)竞品分析
4)流程梳理
5)原型设计
6)文档编写
7)数据分析
8)工作复盘
9)软技能系列
10)入行之后的学习与发展
讨论课会根据时事热点定一个话题进行讨论,有点类似于小型的学习作坊。讨论课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个条件供你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在于在讨论中加深自己对互联网和产品经理的一些理解。
如果你是应届生,我相信讨论课对于你的群面和单面是有模拟实战意义的。
关于课堂——
形式:空中课堂,PPT直播、线上讨论。
频次:一周一次
时间:工作日晚上或周末,不固定,会提前一周定。
人数:1-5人,多了效果会打折扣。
单次时长:1-1.5小时
费用:200元/人/次(跟单次咨询同价)
关于参与方式——
1、扫码添加我为好友,备注产品课堂。

2、我会建立一个产品课堂意向群
3、提前一周会发布报名通知,含拟定时间和主题。
4、如果你感兴趣就可以报名,不感兴趣可以忽略,没关系。
5、课程人数、时间确定后,付费确认报名。
强调几点吧——
1、第一次组织这样的课程,一定会有疏漏之处,请各位朋友多理解。
2、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我会将PPT共享到群里,假使没有课程,我也会将每周在牛客进行的直播课的PPT共享到群里。
3、费用无理由可退。无理由可退的意思就是开始前和开始后,只要你没有听且不想听,来找我都能退,前提是你得来找我。
4、退课的次数多了,我可能就不太愿意让你报名了,具体几次没有想好,看的是互相的一个尊重。也不靠这个课堂养活自己,所以我也没有必要那么卑微,对吧。
5、不厉害的产品课堂长期有效,长期都在。如果哪一天课堂要下线了,我一定像现在这样写一篇文章,纪念它。
如果你有想法,欢迎进入产品课堂意向群,如果你觉得身边有需要的人,欢迎将文章分享给他。如果你对我还不太了解,可以先看看我之前写的一些干货文章。
总之,这是一个普通的产品经理,一个不厉害的产品课堂,一个不断尝试、不断折腾的家伙,一段希望让自己可以骄傲的时光。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