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找工作,先后面了有道精品课,作业帮,头条清北网校,混沌大学的新媒体运营岗位,大家想知道这些大厂的面试官都怎么面试的吗?
今天小古就把面试官最喜欢问的问题总结给大家,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首先介绍一下面试方式:线上视频面试,对于还没有视频面试经验,或者不习惯视频面试经验的同学,要多多练习了,我估计这些大厂一旦习惯了视频面试,后续采取视频面试的概率会很大。
一般面试的时候,都是先业务面试,基本包括三个部分:自我介绍+业务了解+个人能力了解三个方向,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不管面试什么岗位,自我介绍是免不了的,怎么介绍的出彩,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真的不是靠念简历就能被记住的。
我们都知道在面试的时候切记流水线式汇报和照着简历念,但其实这两种方式是大多数人都会使用的方式。
之所以会照着念,是因为大家真的不会自我介绍。
第一部分-如何准备自我介绍?
在准备自我介绍的时候,首先要自我梳理一遍,只有你自己的逻辑通畅了,才会表现得落落大方。
我之前自我介绍的时候,都是从最近的一份工作说起,然后再往前推,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但是总感觉逻辑不对,表达也不顺畅,介绍着介绍着自己就不想说了,到最后虎头蛇尾,有点不了了之的感觉。
这时候留给面试官的印象,自然就会大打折扣,后面的问题也就不尽如人意了。
后来我把前后顺序调换了,从最开始的工作内容讲到最近的工作内容,顺畅了很多,整个人在表达的时候,也自信了许多。
其次,面试前先准备一版最全的自我介绍,然后按照JD的要求,在面试的时候,有的放矢的进行讲述,才会让面试官有继续问下去的意愿。
比如新媒体运营中会涉及到公众号的规划梳理,内容运营,活动策划,拉新裂变等,但并不是每个岗位都需要所有的能力,比如这个JD想做裂变拉新,那么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多讲一些裂变活动;如果想做内容,可以重点介绍自己之前都写过什么类型的文章,效果如何;如果想做公众号的搭建,就说自己之前是怎么进行公众号的定位,内容搭建的。
知道了自我介绍的内容,那怎么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呢?
很多人都会想到用数据证明自己的实力,那要用什么数据呢?打开率,转发率,留言量,转化率,裂变层级,涨粉量,留存率,人均成本等等这些数据,都是可以证明实力的数据,面试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一般自我介绍的时间控制在3~5分钟比较合适。
第二部分:如何展示自我业务能力?
除了自我介绍,在业务能力面试的时候,会结合你刚才说的内容和手里的简历,有针对性的提问。
比如你是如何搭建内容的,有没有成功的案例,有没有转化率比较高的文章,为什么这个案例能成功,为什么这篇文章的转化率会比较好,分析过原因吗等等这些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做好准备,提前对自己的项目进行整理,毕竟有些成功的项目已经过了1,2年了,时间比较久,里面具体的数据和细节都不记得了,为了防止自己卡壳,还是要认真对待一下。
建议使用STAR的方法把自己曾经操盘过的项目推到面试者面前,告诉对方,我很优秀。
按照STAR的模型进行分析,这样一方面让别人觉得自己说话有逻辑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流利表达,防止别人对自己的表达产生怀疑。
STAR:Situation(情况)/Task(任务)/Action(行为)/Result(结果)。
以裂变活动为例:
S(情况):在老板要求1个月涨粉1万的压力下,结合现在在线教育常用的增粉方法,结合预算,时间,现有粉丝量,渠道等情况,选择使用裂变的方式进行活动。
T(任务):裂变活动,单次涨粉1万,成本控制在1元/人
A(行动):
1、选品,确定裂变的内容(实体,电子资料,独家课程)
2、裂变物料:海报,推送文案,朋友圈话术,公众号文章等
3、流程设计:是否要引流到社群,是否要附带推送其他免费课程等
4、裂变节奏
5、应急方案:被封怎么办,数据量太大怎么办,启动不起来怎么办
R(结果):主要是涨粉数量,留存率,人均成本等数据的复盘以及对选品,海报,话术,文章等的分析。
偏内容方向的岗位,就会重点问文章的打开率,转发率,文章的写作结构,写作方法,软文的转化情况等,以及谈一谈自己写的比较好的文章有多好,为什么会好等方面。
这个真的要提前准备,把各方面的细节,数据,自己在其中的表现,作用,思考等都要体现出来。
因为是视频面试,大家只能通过语音和画面对你进行判断,所以你只能通过你的语言穿过无线电,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自信。
业务面试结束之后,还会有一些常规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离职,你对未来什么规划,你觉得你的优缺点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些不需要准备,但面试并没有结束,一切都需要认真对待。因为你现在处于被挑选的状态,你不知道和你竞争的人是有多厉害,你只能把每道题都答得很好,才有可能通关。
第三部分:如何展示自我能力?
想重点说一下当面试官问你,你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回答。
我们都知道,这时候最不能说的就是没有两个字,可是有时候,真的会大脑一片空白,如果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提前把想问的问题写出来。
我有一次犯傻说,不好意思,我有准备问题,但忘了。虽然面试官嘴上说着没事,但是事后从朋友那得到的面试评价是“反应不够灵活”,真是气得想吐血。
常规的问题,比如说现在这个项目的情况是如何的,这个岗位所在部门的组织架构等等,都是可以问的。
如果觉得自己面的不够好的话,也可以直接问对方这个岗位更看重哪方面的能力,或者请对方给指导一下,反正面完之后,大家谁也不认识谁。
之前我都低估了面试的严峻程度,面了一轮下来,感觉还是得认真对待每个问题,珍惜每次面试机会,要不然眼睁睁的看着机会溜走,真的是悔不当初。
马上就“金九银十”了,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