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咨询遇到一个学生,工科硕士,学生会主席,科研竞赛达人,在他们学校应该是非常优秀的那一群。当然找我的理由很简单,想转型做产品经理,担心自己是否匹配,是否有竞争力。
半小时的咨询时间里聊了很多,结束前最后一个问题我问她,转型产品是你的备选项还是你今年秋招的唯一选择。
“是我唯一的选择。”
这一年来接触过很多在自己专业领域非常优秀的人,要么是尖子生,要么是在自己的行业里有过几年经验的工作人士。但他们却都想要转型进入互联网,并以产品经理为第一选择。在这里有一些话想跟他们聊聊。
我一直认为,转型的诉求是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说,上个世纪80年代,城市里的工人身份是可以代代相传的,父亲在工厂里担任的职位,在其退休之后是可以由子女继续顶上的。某种程度上,这对于每个家庭和个体是一种保险,生活的保险,没有必要再为经济压力和风险而担忧。
虽然后来因为经济体制改革,这种铁饭碗的现象被打破,但普通家庭对于工作稳定的追求和对风险的抗拒并没有出现断崖式的滑坡。上大学,学好专业知识,找到对口工作,安安稳稳地成家立业成了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期望。
事实上,很多父母可能并不太了解我们的专业是做什么的,甚至我们自己也不懂,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如果我在这个专业上做到特别努力,究竟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所以那些坚持下来的人,在本专业的道路上成了专家,因为这种价值的反馈带给了他们最原始的动力。而哪些没有想清楚的呢?他们可能想的就非常现实,毕业之后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从专业到工作就是一道概率题,什么样的好工作容易找,那就去。也许做着做着,他们慢慢也就发现了价值。
所以专业的选择也好,工作的选择也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需要找到的是自我价值。而当这些人想要离开当前的行业时,也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满足自我价值的期望了。
但转型互联网产品经理之前,我想有一些认识误区还是存在的。
说实话,很多人对于能够成为一名互联网的产品经理有点想当然了。很多人觉得这个岗位没有特定的门槛,他们不像医生和老师一样需要各种证书证明你的资质。但更深层的原因,我认为是资本在推动行业,行业在推动人。摸着石头过河,一边做,一边用,一边总结。这时候行业的门槛就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更考验的是一个人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他是否能赶上节奏,能否站在浪头前进。
这时候,当一些人在自己所在的专业和工作中找不到自我价值时,他们就瞄准了互联网,因为门槛低,薪水高,所以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而像产品经理这样不需要资质证明的岗位,为什么自己不可以呢。
其次,这些人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做产品嘛,用得多了也就会了”。确实,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每天会跟很多APP打交道,体验的多了,很多人觉得自己也很懂了。但事实上,C端产品只是产品经理的一个分支而已,还有很多B端的、G端的,是在普通人的认知范围之外的。
更进一步地,是情怀在作祟。很多人会觉得产品经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一个牛逼的东西,进而改变整个世界。我跟很多学生聊天时,他们聊到产品经理这个工作时,都在无意中流露出这种“要改变什么”的情怀。不可否认,从有产品经理到现在,确实有很多英雄般的人物创造了改变我们生活的产品。但是对于99%的产品经理来说,他们仍然依附于一个组织,改变世界的不是产品和产品经理本身,而是这个高效协同的组织。
所以事实是什么呢?
以上所有的心理,其实我都经历过。而现在第三年了,冷静下仔细思考,我发现互联网只是一个行业而已,产品经理只是一个工作而已。行业有行业的规则,工作有工作的职责,无论是做科研做老师还是做产品,真的没有差别。
产品经理同样有自己的门槛,它的门槛之一在于克服思维上的惰性,强迫自己从不同视角思考同一个问题。有些人可能打过辩论赛,准备辩论赛的过程就需要你不断从正反方切换角度,论证同一个辩题。做产品也是,你需要从用户/客户的视角、公司的视角去看同一件事,有时候他们利益一致,有时候他们是冲突的,有时候又是交叉的。当模式足够复杂时,对你思维的考验也足够大。
其次,产品真的未必触手可及,更多时候你需要面临完全不熟悉的行业知识。在行业需求面前,产品只是一种工具。工具就意味着,怎么做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为什么要这样做。而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你就得有足够多的信息积累。很多人觉得只要自己抖音刷的足够多,微信好友足够多,就能够去设计抖音和微信的优化点,让它的体验变得更好。真的么,你要知道一切体验皆人性,涉及到人性时,你敢说你依旧这么专业么?
最后,做产品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一个成功的产品真的是各方协作的结果,甚至包括运气加成。一个很厉害的产品经理也不能保证自己可以做出很牛逼的产品。这个行业早已形成它的协作模式,产品经理只是这个模式中普通但很重要的一环。也许你很厉害,但组织优先。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该不该转型做产品?
我从不会回答所有咨询者提出的这个问题,除非你自己想清楚了,否则没有人可以给你下判断。我只是觉得,你得想清楚这不是一个没有什么门槛的岗位,你可能也不是那么熟悉它,即使你入行了,你可能也会发现自己并改变不了什么。
最重要的,你要想清楚现在的这份工作是不是真的让你找不到自我价值,让你偶尔会有一种“绝望感”,会对自己说,“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
想清楚了这一点,以及对产品经理建立了相对清晰的认识。也许你才是是时候去想,你究竟该不该转型做产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