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上午,火箭少女101成员Yamy(郭颖)在微博发布#Yamy公司会议录音#,表示自己被最信任和依靠的老板全方位打压,非常难过失望。有网友称,这就是职场PUA。自此,话题开始发酵,职场PUA被全民的声讨。
一、什么是职场PUA
那么到底什么是职场PUA呢?在百度百科上,将其定义为,上级对下级的精神控制。其实,PUA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煤气灯效应”,通俗一点就是洗脑,一方通过外部压力将符合自己利益的观点,思想,认知通过不断的重复灌输给他人。
“煤气灯效应”这个概念来源于著名的黑白电影《煤气灯下(gaslight)》,说的是少女宝拉因为姑妈的意外身亡而继承了一大笔财产,青年安东为了谋取宝拉的遗产,先是向宝拉求爱确定关系,其后用尽各种方法企图把宝拉逼疯,将她送进精神病院,从而获得宝拉的巨额财产。
心理学家们受到启发,就定义了“煤气灯效应”,或者称之为认知否定,通过不断灌输虚假,扭曲,片面,负面的思想来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而进行的心理操控和洗脑。
煤气灯效应,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或者说,电影里青年安东是如何对宝拉实施煤气灯效应的?
封闭圈子,制造孤独。电影里,安东以各种理由断绝宝拉与外界的接触,和邻居的交往也严格控制,甚至连与家里面的仆人之间的沟通也切断了。
通过言语和事实进行负面暗示。安东对所有的仆人说,宝拉生病了,而且暗示宝拉是“精神”有问题;安东会故意交给宝拉一些小东西,让她“收好”,但不久他又偷偷将这些东西再藏起来,然后质问宝拉它们去了哪里。从这些语言和行为里,让宝拉觉得自己不正常。
确立自身权威。安东对宝拉进行负面暗示时,宝拉必然会本能的反抗和质疑,这时往往会通过找其他人来当“裁判”。
对反抗进行惩罚。电影里,宝拉当然有过反抗,但每一次都换来丈夫安东的指责、冷漠、呵斥、暴力,甚至会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
给出虚假关怀。安东在“折磨”宝拉的同时,又经常对她好,给宝拉希望,让她觉得安东是爱自己的,错都在自己身上。
这和职场上,老板对员工的PUA多么相似:
封闭圈子,制造孤独。有意无意制造出“只有和老板沟通才是有效的”、“老板才是圈子的中心,得到老板的认可才是有效的”的假象……我们以为,自己在工作中,面对的是不同的圈子和客户,但其实,我们的精神,始终封闭在以老板为准绳的圈子里。
通过言语和事实进行负面暗示。老板们会揪着一个结果来进行攻击,不用心、不上进、抓不住机会、对公司和自己不负责,通过开会或者私聊的方式,让你觉得愧疚。
确立自身权威。老板算得上是衣食父母,本身就具备权威性。
对反抗进行惩罚。职场上,只要你反驳了老板,哪怕表面上你赢了,私底下还会被找补回来,甚至被穿小鞋,久而久之,你就会顺着老板了。
给出虚假关怀。老板们也不会一直恶狠狠的,相反,会不时地给你一颗糖吃,让你觉得只要再努力一点,就能得到肯定了,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你瞧,职场PUA,是不是和煤气灯效应,如出一辙?
二、新媒体人遭遇的职场PUA有哪些?
了解了职场PUA的概念,我们就要来说说,什么情况下,你正在遭受职场PUA?我们就以新媒体人为例吧~
1.老板说的不对,你竟无言以对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老板说的每句话似乎你都不认同,但你却没法反驳,甚至还觉得,道理也是这么个道理?比如:
别人做得到你为什么做得到?某个新平台推文10万+了,这么容易的事,你为什么做不到?抖音“四川观察”那么火,你怎么就做不出来?你就不能动动脑子,别人能做到的事情,你为什么做不到?
花钱能做到的事情要你干吗?随着新媒体行业的红利不再,想要公司的预算就更难了,很多老板总是会来一句,“我们要0预算把这事办成了,不然我聘你干嘛?”
没有用心做不好的事情。当你觉得事情超出了能力范围,要打退堂鼓,老板就会说,没有用心做不好的事情,世上最可怕的就是“认真”二字。
这些话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你甚至会站在老板的立场,慢慢开始认同这些话,其实,不过都是一种强盗逻辑。罗宾·斯特恩在《煤气灯效应:隐蔽的控制你生活》一书中说:“对方的目标就是说服你,说你记错了,你误解了,给你制造疑问,让你脆弱,这是一种让你的意识处于不稳定的手法”。
如果你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或许,针对你的煤气灯,已经开始点燃了。
2.开始觉得自己有问题
哈佛医学院讲师、《反思自恋:认识和应对自恋者的秘密》的作者、心理学家克雷格•马尔金说过:“煤气灯效应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感虐待形式,因为它会削弱你的自信”。
在老板不断的暗示下,你会觉得,是呀,为什么别人做到了我做不到,是不是我真的有问题,不用心、不认真?比如,老板让你抓住下一个互联网的风口,你分析了很多资料,和不同的朋友聊天,依然没有结果,于是你就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是个loser?
比如,每次老板的精神打压都让你不舒服,可是看着周边同事若无其事的样子,你会觉得,是不是自己有问题,老板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是不是自己抗压能力太弱了?为什么不能变得更优秀一点?
其实,老板们之所以希望你时常自我否定,是让你相信你并没有那么值钱,是公司的仁慈,才让你拥有了现在的薪资。
3.情绪很糟糕,却不敢辞职
我们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一份工作让你如此委屈和难以忍受,为什么不辞职?除了怕失业,或许,这也是PUA的结果之一。美国心理学家Robin Stern根据20多年的临床经验,写了《煤气灯效应:远离情感暴力和操纵狂》,在书中他描述了“煤气灯”其实是一种难以识别的情感虐待和操纵,甚至更难以摆脱。
生活中,父母总是偏爱那些胡闹不听话的,因为他们迫切地想要得到这些孩子的服从和认可;工作中,遭受PUA的人也会如此,他们坚持着不辞职,是想得到和其他同事一样的认可,以此来证明,自己没有问题。简单来说,他们渐渐习惯于这样的工作方式,要想从习惯里抽身出来,换个角度看问题,会变得很困难。
1、用力想得到老板的认同,争取公司地位;
2、想要消化掉老板的指责,证明自己也是可以的;
3、觉得目前的工作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明明承受着最糟糕的情绪,却做着最努力的安慰,想要辞职却下不了决心,或者说,从来没有觉得离开会是一种改变,那么,你也许正在被PUA。
有人会说,如果都是PUA,难道职场上,老板就不能批评员工了,要把他们当祖宗供着了?PUA和批评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PUA是对人不对事,目的是为了操控整体发展,实现精神奴役,所以才说是洗脑;批评是对事不对人,因为一件事有针对性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把事情做好,并不用精神上的臣服。
那么,遭遇职场PUA,我们该怎么做呢?
三、如何应对职场PUA?
1.拓展职场圈子,不以老板为中心
职场上,我们总是会以老板为中心,其实不然,工作,最重要的是以事为中心。所以,“事”才是你的圈子,比如行业圈子、项目圈子等,而不是单纯的,以老板意见为主的偏见圈子。
建立个人品牌:所有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品牌,你要给自己贴上品牌标签,让老板不敢轻易否定你;
营造职场口碑:在行业内营造自己的口碑效应,老板可以用客户来证明,你就把客户变成你的忠实用户者;
靠实力说话:用行动证明,在有限的时间里,你能比同事做的更好,做的更多;
将自己推销出去:通过各种社交平台,或者参与行业活动,推销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人脉陷在公司的一角,
当老板的意见已经不能左右你的时候,你拓展圈子就取得了成效。
2.建立钝力感,不为外界所动
马克·鲍尔莱恩说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职场上,老板的一句夸赞和鼓励,成了我们工作的动力,可真的需要在意老板对你的褒和贬吗?杨绛曾经说过:“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要如何避免被外界干扰呢?你要建立自己的钝力感,“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
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你会发现,当你建立了钝力感,就会不在乎老板的评价,也不在乎同事的认可时,反而更能专心地做自己的工作,且做出相应的成绩来。
3.用马特焕新,发现自己的潜能
什么是马特焕新?马特·卡茨建议用30天尝试新事物。比如你想写一本字数五万字的小说,现在想想,你觉得有点困难对不对?但其实你所要去做的事,仅仅是每天写1667个字,坚持30天而已。当你发现以前觉得不可能的事情,通过30天的努力完成了,就会觉得自己潜力无限。当你有足够的光环和足够的兴趣点时,针对老板的偏见就会一笑置之,不会受其控制,因为东边不亮西边亮,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何实现马特焕新?
30天只专注于培养一个习惯,30天时间内保持任务的一致性,比如时间、地点、方式等,30天之后才能加入灵活性。
用一个新习惯替换一个坏习惯,比如把每天的自我怀疑变成每天的自我肯定。
每天打卡有助于坚持,你可以通过朋友圈、QQ心情签名打卡,或者在日历上打卡。
完成任务就给自己奖励。
小改变更具有可持续性,不要一开始就挑战太困难的任务。
4.树立独立价值观,敢于做决定
想辞职却不敢,想反抗却犹豫,不知道自己对不对?我们要树立自己的独立价值观,敢于做出决定!如何做才能培养自己的决断能力呢?在《当机立断》一书中,作者出口治明告诉我们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叫做“数字·事实·逻辑”法,在针对某一件事做决定之前,先收集与之相关的数据和事实,最后根据数据和事实,按照一定的逻辑得出最后的结论。作者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某餐馆考虑,是否要因周边孩子数量增加,而添加针对儿童的菜单。
数字:从去年年初开始市区内孩子的数量一直在增长
事实:附近搭建起许多面向小家庭的公寓
逻辑:因为新建了公寓,说明孩子的数量递增,那么在餐厅就餐的孩子的数量也会递增
结论:餐厅是可以添加针对儿童的菜单
逻辑是:以y=f(x)的函数关系式打比方。其中,Y是(因变量)结论。X是指“孩子的数量增加”。
当你深陷PUA的时候,不妨用科学的方法自己做出判断,正如宝拉被丈夫操控,觉得自己出现幻觉的时候,不应该只是依靠直觉,而是要根据数据·事实·逻辑来做出决定。
四、总结
希望我们都能摆脱PUA,用身体做事,用精神自由!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