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工作中什么最花时间,那一定是沟通。

而沟通是为了什么?

按我的理解,是要统一步调,彼此更好地协作完成任务,达成预期的目标。

如果你的岗位是团队里的中间人,就比如我们产品经理,那就一定要做好团队内部的沟通与协作。

一直以来,我也在刻意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从 8 月做的能力测评来看,同事也还是满认可的。

            

不过我也希望在未来,面对更复杂的团队结构时,也能得心应手。

下面我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做个复盘,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一、如何理解团队协作?

先来看团队,本质就是个人的集合体。

不同能力、不同分工的人在一起,做出 1 + 1 > 2 产出的组织,这就是团队。

当 N 个团队组合、交叉在一起,组成了公司,说白了就是个大团队。

再回到协作上,我的理解就是彼此稳定、有效、友好的好好干活。

这句话看起来很简单,但让我们拆分下关键词,且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细究一下。 

(1)稳定,进度不出现大纰漏,避免不可控的意外。

当然,还得做到保质保量的交付。 

(2)有效,从流程上来看:你理解的 → 你传递的 → 对方理解的 → 对方实现的。

过程如果把控不好,就会出现你要 A,对方给你做个 B 出来。

(3)友好,往大里说就是对方愿不愿意接你的方案,往小里说对方情不情愿配合你的需求变更。

讲真的,决策者难免会犯错,一些小改动如果对方愿意帮忙,会给你省去很多麻烦。

以上,就是我对团队协作的理解。

二、怎么才能做好团队协作?

1、专业,立足的根本

每个公司有自己的规则和流程,要想让别人信任你,首先你必须得专业。

那什么叫专业?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我们可以参考大厂的标准审视自己。

图片源于三节课

以我自己的经理,核心是要能准确、清晰的传递信息,带着责任心做好管理,同时还要敢于承担责任。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牵线搭桥,把相关人员聚在一起商量对策,一起解决。

不断做、不断错、不断复盘。

在实践中让自己的成长速度超过团队的发展速度,达到成员们的预期。

说实话,只有你专业,别人才会打心眼里认可你。

当然,这就够了吗?那肯定是不够的。

就像这篇项目管理《产品经理该如何做项目管理?》文章中提到的,小公司最重要的,还是人情。

2、 人情,通融的手段

虽然说产品经理是决策者,但最终实现的还是程序员。

当你有些小问题,需要他们协助时,他们是愿意抽时间帮你?还是说得等到下个版本提新需求?

说实话,人都是厌恶改动,以及增加工作量的。

这时,如果你在平日里专业性不错、跟他们关系也好,就有可能开启一条小路。

这时,如果你在平日里跟同事的关系还不错,而且工作能力也能得到他们认可,那就可能开启一条“工作捷径”的小路。

也就是说,平日里的交情,对团队内的协作会有不小帮助。

因此,我们在平时在以下几点上做友情的积累。

(1)少甩锅,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你承担大责任,开发只承担小责任。

(2)多争取资源,适当替团队成员多争取 1-2 天周期,让他们喘口气。

(3)有好事想着他们,很多时候老板会将功劳归于产品经理,这时不要忘了你的难兄难弟。

工作中,我们最离不开的就是人情,在专业的基础上讲人情,要懂得困难时拉彼此一把,这才是团队中的协作。

三、写在最后

说起来,我目前在的小公司都是一岗一职,还没有接触到大团队。

但我认为,总归还是离不开「专业」和「人情」这两个因素的平衡。

在往后的日子里,也希望自己能越做越好,成为上能顶得住事、下能沟通得好的产品经理。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