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帖子:“10年后的产品经理,你腻了吗?”
做了10年的产品经理职位,大部分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现状?
看到不少参工作多年的产品经理参与回答描述,多少有点感慨,的确产品经理在10年的从业真的会腻了,而能够真正坚持下来除了本身对职业的热爱,还有是越来越狭窄的晋升道路被迫继续走下去。
其实关注我的朋友应该可以知道,写产品经理的内容包含了多个产品案例包括B端、前端、交互设计等等方面,还有产品经理的技能相关比如原型、文档等,围绕产品经理这个职业能够写的复盘,肯定是以产品经理技能为主月度最高。
比如关于需求文档、原型产品设计和热点这类文章,是大家最爱看的。对于我来说写一次是复盘、写两次是升级、写三次是优化,而写10次就是厌烦了。这和我们做产品经理的工作一样,即使在不同公司,其实本质上也是做一样的事。

10年的产品经理应该是什么样的?

最早的产品经理出现在移动互联网之前,那个时候叫“网站策划”或“需求分析工程师”,剥离了开发工程师。
在移动互联网催生出大量的app后,用户体验、交互设计被拉出来。需要单独的一个职位同学能够既可以懂业务、还能懂用户。
产品经理这一垂直工作才划分出来,需要一个职位单独把需求获取、产品设计拿捏出来,让开发同学专注在开发上。
可是每个产品经理的工作时间越来越久,就像一个轮回。从需求调研、原型设计、产品研发、上线测试,每家公司都经历的工作一样,而真正的把产品做出来的却少之又少。
即使每家公司的业务不一样,但产品研发上线的流程却是大体相同的。
可是现在的产品经理都严格死守利润、KPI。真正给产品经理可以创造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少了,一切都是以业务需求为先,尤其是MVP的产品设计思路让产品失去了更多的生命力。
在MVP设计思路里,小步快跑意味着每次的需求都要做到消费资源最少,同时带来的回报最高。可是产品要创新、要实现更多的长期回报,就必须要不断投入研发时间和费用,再逐渐观察和应用到用户。
这个过程本身就快不起来,需要技术和市场的成熟。

产品经理会做腻吗

为什么和吃肥肉一样,做产品经理做多了也会腻的。
在产品经理有一个有趣的段子,曾经吐槽:“砍我可以,别砍需求“,主要是表达了产品经理对需求的主人翁意识。
可是需求是做不完的。
在公司里即使业务不同导致的业务需求不同,产品经理每份经历所面对的同事、和工作流程都是不同,但始终不变的是每个产品经理的需求源源不断。
而产品经理的工作要么是从0到1做一个新产品、要么是在产品里加某个功能/页面,等产品上架、功能上线,效果好的话就继续加需求、效果不好项目可能就停止了。
人一直在变,但对接的方式和存在的问题却不变。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一个产品上线必然会经历多个部门、多个领导链接。如果产品好了,部门与部门之间都会争取利润,把产品好的部分争取手里,如果产品出问题了,则会甩锅到其他部门上。
内斗、部门与部门之间、兄弟公司之间的斗争,让本来就不容易的产品孵化这件事增加了更多的外部难度。
而相比工作的困难,内斗是十分影响产品经理的工作心情和状态的,你想下本身就是不断“轮换”的工作,再加上每次面临人为工作困境,自然就会心累了。
由此做好产品的本身不是靠着产品经理,而是靠着当时的“运气”成分越来越大。

10年的产品经理好找工作吗?

有的人说:“10年的产品经理都还在找工作,那这个产品经理一定不是自己。”
那10年以后真的做产品经理就可以被动的等别人来挖我,或者其他的收入吗?
答案却是非常失望的。
实际上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工作真的是年轻人居多,2020年我们做过产品经理的职业调查,发现产品经理的70%的年龄聚集在30岁以内。30-35岁的占比超过20%上,所以产品经理真的是一个非常年轻的。
而互联网工作的产品经理最终归属则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越希望去国企、或体制,在这类氛围则会感受到完全不一样的节奏。比如身边有很多人在BAT年纪轻轻就是一个团队leader,在体制内就要靠着加入时间和坑位继续“排队”。
所以保持工作之内核心竞争力,在10年的职业生涯做随时为自己“留一手”才是10年产品经理保持竞争不倒的关键。
今天的分享就在这。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