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姬亚琳( jiyaling-mei )

作者丨姬亚琳

《人生效率手册》看完,又提炼到了两个有意思的点:

第一个,是在说培养习惯时,作者用了为身体编程的说法。

编程指的是人类为了解决相应的问题,借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让计算机根据人类的指令一步一步地去完成特定的任务。

习惯与编程在概念上是一致的,都是要按照固定方式行事。

以前,每谈到培养习惯,总是不由自主想到“难坚持”,要和意志力对抗许久,做好些心理斗争才能轻松面对。

而为身体编程的说法,就有种置身事外,把自己当作一个机器人般来研究分析,找出它的行事规律,加以利用。

就像是肌肉记忆的形成一样,变成了不掺杂感性色彩的行为。

突然间就觉得这件事很好接受了。

第二个,是在讲周度复盘的时候,作者建议大家把一周所做的事当成一个项目来对待,自己的身份就是项目经理,而这周所要完成的所有目标,就是合理配置能力的体现。

这样的话,每个人一年就是有52个项目要执行。

计划~实施~总结~反思,用这四个步骤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确保每个项目都能完成。

然后把每个项目的复盘经验,继续用到下个项目的开展上,一推二二推三地向前迭代,这个过程中,人就是一直在向上成长的。

剖析到这里,愈加觉得事后反思和复盘的重要性了。

以上是两个我觉得很有意思、更好让人接受的概念。在这里,还想分享几句我记录的书中金句:

1.坚持是一种必要的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2.人是知识以及行动力的集合载体。

3.当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多少件事情才能实现目标,这个目标就已经实现了一半。

4.情商就是真诚加换位思考”。

最后,看完此书,还有一些个人感想:优秀的人都是把各方面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应对能力都是可以互相迁移的,一通百通。

成事成功确实都有它的固定公式(做好自我管理和有效的输入输出),照着公式走,肯定不会差太多。

大道至简,做>想。

—END—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