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海报需要先做到吸引人看,用户不看海报,无非是不吸引用户、没什么价值,用户基本就会一晃而过。
而要做到吸引人看,并且要做到短时间内吸引住用户。
1、最基本的是做到架构清晰,海报的主题、副标题、想要传达的内容和下一步行动(如扫码、关注公众号、打电话等等)。最短时间内传达清楚,不要浪费用户太多的时间。
2、说人话。顾名思义,就是用用户语言。不要高傲的站在企业售卖产品的角度,而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能够得到什么秘密,能够有什么好处?对长远有什么帮助?
3、要有设计感,高级感。这就是进阶版的要求了,用户的直观感受是从没看过类似的,并感到非常的高级,不仅能够获取到想要的知识,更有喜欢和认同感。并且愿意分享给他人,“这好歹是自己发现”的心理状态。
4、突出短期利益。为的是唤起用户即刻行动,我们更多在意,短期内能够得到什么。
5、设置价格锚点。原价199,特价9.9。一些用户,真的以为特价9.9,一些用户知道,这里面的诀窍,但看到特价9.9还是会心动,尤其是吸引到到目标用户。
6、突出紧迫感。比如限时,限量,限地区等等。
7、强调信任背书,比如,企业背景、合作伙伴,名人推荐等等。
用户看到好的海报,除去自己行动外,也会产生分享的行为。
最直接的分享动力来的利益驱动,也就是用户通过分享还能赚钱。
其次,分享海报可以为用户建立谈资和形象。谈资包括行业标杆和新奇特(对应前面的高级感)。形象主要表现在用户的追求和价值主张。看,我在上行业内最牛的课程,我在主动学习,我是自驱型人格。“我多骄傲啊!”“我多牛X啊!”
所谓的谈资和形象,是在为用户树立人设和建立社交货币。
那如何做到好的海报设计,并且能够让用户主动分享呢。
简单的几个小方法:
1、看同行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可能不会做到最好,但不会差。多吸取同行的经验。
2、收集海报设计素材。除去同行的经验,也可参考不同行业好的设计。
3、用户调研。提取目标用户和朋友的反馈,进行设计和修正。
4、不用完全听取用户调研的反馈,反馈只能用作参考,更多的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最重要的是设计成品进行试验,面市看用户的行动让数据不说话。套用之前说过的PDCA模型,不断的迭代和更新,再面市。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