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轴初体验

定义

心理学上通常叫“时间线”。我们对时间,有一种内在的主观经验(或知觉),就像爱因斯坦对相对论的一则比喻:在与美女谈心时,觉得时间飞快;而坐在炽热的火炉边时,则难耐那时光的漫长。内在的主观经验,以NLP观点来看,可以用神经系统的视听嗅味触等感元(或称表象系统)来表征,而组织出其特定的结构和特征。简单些说就是用时间轴的工具让人置身现在投身未来,从而重新认知自己。

实践操作

时间轴可以让被教练者通过对于过往不同时间的重新梳理,针对于自己现状的发现,以及对于未来憧憬的描述,将这些不同时期的自己做出简要的描述,再让这些不同时期的自己进行与自己对话。通过这些对话,让被教练者有所启发,找到他们的行动意图,或者找到他们的行动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达到赋能的效果。熟悉NLP的,工具也叫时间线,体验过去,看见现在和未来的我。可以现场画一条直线,并且让被教练者在线上走动,驱动他们用五感去感知,有效的去探索。我们也可以通过视觉卡的形式呈现,或者通过绘画的方式,代表着被教练者不同的时期。我们把不同时期的卡片或者图像展现在被教练者的前方,然后我们透过图像做一些探索和对话。

我们用视觉卡举例说明如何操作:

让被教练者从视觉卡中选出一张代表自己的童年。

第二张代表求学时期的自己

第三张代表刚出校园求职的自己

第四张代表现在的自己

最后代表老年时期的自己

抽完卡片之后,我会让他介绍自己不同的这几个时期的情况,并介绍自己在这个时期印象深刻的事情,调动自己不同时期完整的样子,可以更立体的呈现出来。

简单描述后,我会让他看着现在的自己,我来进行提问,例如:对现在的自己有什么想法?正在经历些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和期待?就在这个时候,那个童年的你听到你现在的话,他买了一张时光机的车票,来到了你的身边。他可以和你说1-2分钟的话,请问一下,那个童年时期的自己会跟你说什么呢?同样的那个老年时期的自己,经历风风雨雨,充满了智慧的你,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现在的你,他也搭了时光车来到了你的身边,说30秒的话,请问那个老年的你,会跟现在的你说什么呢?

通常这个时候,来访者会安静下来,会沉静在自己的内在对话中,此时有一些感受,甚至是情绪上的流动,比如落泪或者是其他的情绪呈现。接下来会问他,刚刚童年的自己和老年的自己,跟自己说完话后,给了你自己怎样的启发呢?有什么样的行动现在就可以去开展的呢?

当然你也可以仔细观察,也许在其他时期,他在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他的黄金巅峰时期,你也邀请这个时期的他,和他自己对话。这样可以达到赋能的效果。他也许会被自己黄金时期的自己带动起来。

举例:最近朋友状态很差,因为遇到一些事情,心情有点抑郁。我邀请她来家里,制造了一个安全的场域。通过时间轴工具,让她进行描述。通过她的描述她学生时代很优秀,工作时期也是。业绩表现很好,因为家庭孩子的照顾放弃了工作。于是我让她闭眼,脑海中想象童年的她和刚入职场的她与她进行对话。她告诉我,童年的她不喜欢现在的自己,而自己也忘记了当初初入职场的初心,现在变得让自己不认识了。说到这些情绪有些激动。我会追问“她们的话给了你什么启发?”她说现在即使我在家没有在职场,我也要有目标,我要让自己快乐起来,找到一个自己学习或者成长或者家庭的一些目标。我继续追问,有什么行动现在就可以开展起来?她说她从小写作就不错,她想把自己的育儿心得写写,她英文也很好,对于孩子在英语阅读方面的教育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她可以做自己的公众号。这时候你仿佛可以看到她整个人在发光,越说越带劲。她被学生时期优秀的自己带动起来了,不是当初那个心情郁闷失落的她。不知道大家是否可以理解这个工具带来的影响或者作用。这就是时间轴工具的魅力。

在其他场景也可以用。

比如在公司工作很多年,可以选择刚进公司的自己,现在的自己,3年后的自己,代表5年后的自己等。

初心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让那个初心的你和自己对话是什么样的感受?也可以看到3年后的自己,如果要成为那个样子,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呢?五年后的自己和现在对话,他会告诉现在的你什么事情呢?

通过时间轴的工具,自由的切换视角,从一些困扰疑惑中抽身出来,来到过去来到未来,通过不同时间空间的切换,给予当下一些建议。这样的操作,内心的智慧,内心本来的答案,可以突破固有思维,或者排除一些外在干扰,可以突围出来,可以更加清晰的认知自己,有很多的觉察和感知。

变形时间轴应用

最近一次行动学习圆桌会中,我变形使用了一下时间轴工具。之前我们用的高点和低点工具做自我介绍,这次我们用时间轴。让每个人按照,童年-学生时代-初入职场-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的时间轴顺序做自我的介绍,我以自己为例做了示范。这是第二个行动学习圆桌会,其实彼此相互是很了解的,但通过这个工具,还是让我们对彼此有了新的发现,加强了彼此的信任和融合。

总结

教练和引导中有很多好的工具,让我们知行合一,一路学习一路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