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仅仅用经济学的逻辑考虑问题,往往会有一些缺陷和麻烦。用产业链思维来看待问题,你得到的答案会很不一样。

土豆加工厂的产业思维

大约在2008年前后,在内蒙古发生的一件事情。当年,朱镕基当总理的时候,就号召大家:退耕还草。可是其中有一个县没听党的号召,他们悄悄的种土豆,结果发财了。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思维,产生了一种效应:哎呀,种土豆能挣钱。临近的几个县也开始种土豆。于是乎,土豆就出不了产地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产地是压力很大的,采摘、包装、加工、最后运输,所有的季节都同时产生这么多的土豆,有那么多劳力可以作业吗?没有!

于是乎,所有的人都傻了。原来挣钱的也不挣钱了,本来想挣钱的也挣不到钱了。这个时候出了个农民企业家,搞深度加工。搞什么呢?搞土豆淀粉。我们知道土豆淀粉是食品中很重要的添加剂。于是发财了。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加工厂是挣钱的。于是,大家都你盖一个、我盖一个,然后集资,最后,淀粉加工厂起来了。于是大家又都不挣钱了。

所以,用简单的经济学逻辑去思考是要出问题的,你必须沿着产业链去思考问题。

于是乎,县长就跟厂长说了:你们能不能收点土豆,这样我们可以把它加工成淀粉,农民就有收益。淀粉厂的回答也很简单:我现在还有半年的产量都没形成销售呢,我怎么再收这个土豆啊?所以在这个链条当中,你要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是关键环节?哪个是制高点?它能不能形成所谓的力量?

制高点就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端;二是市场端。你如果没有市场端,没有强劲的物流,以及市场的需求量,那你最后肯定是死的。在技术端上确实有个制高点,这个制高点就是淀粉的改性技术。那些改性技术很简单,就是把淀粉的物质改变性状。它可以用到各种各样的领域中去,其中包括:印刷、纺织、涂料,还有其他一些加工类的,用量非常广泛。但问题是,你要进行改性,现在就有了纳米的概念,纳米级的改性。这些改性的技术我们中国没有,或者说很少,大量的都在欧美的一些工业实验室或者是工作室的科技人员手中。你要想真正占领这个制高点,你就要有种方式,从远处过来,然后把那些科学家、外国的一些工程师吸引过来。

那个时候,2008年前后,实际上他们的代价并不高。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别去买那个LV包,把那钱集中起来去物色一帮这样的科学家,让他们成为高级打工者。华为就这么干的。然后让他们做改性技术。这样我们把淀粉的深度加工,不仅仅是变成食品,而是变成添加剂。那么这个产业就活了,我们就获得了一个具有高端技术支撑的产业链。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依靠产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是最关键的。当我们遇到茶叶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看一看: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链,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儿,其中涉及到链条当中的哪些环节,然后我们从哪儿发力,然后形成了组织产业链的影响力和支配力,最后才能够“忽悠”更多的人来加盟这条链。如果用经济学分析,那它就是一个价格概念。

所以阿里巴巴也好,淘宝、天猫,还是京东,它们实际上都是在价格上诱惑,最后大家觉得这个中间有利益环节可以省下来,可以分利,于是就有了这么大的规模。这不是一个产业的概念。当然阿里巴巴它们现在也开始面临一个思考:如何利用这个平台,然后变成产业链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一个组织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