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年度规划不同,战略规划需要考虑更多的未知因素,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长期性,一般要三至五年;

二是战略性,对企业采取的政策策略 作详细的说明;

三是经济性,一般运用现金流量和投资收益率等长期指标进行经济分析;

四是应变性,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是在长期性预测的基础上编制的,除了有一 套供执行的长期计划外,还应有一套应付意外事变的规划。

战略规划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全面规划。

全面规划即在战略期内有关企业各方面的全面计划。制定全面计划的条件是:

(1)企业目标明确,达到目标的信心大;

(2)完成每一步骤所需要的时间尽可能有把握,对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所估计;

(3)保证能够得到所需要的资源,如人力、资金、原材料;

(4)对未来不确定因素应有了解,且可“控制”。

二是渐进式计划。

这一计划与全面计划正好形成两个极端。由于企业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要求企业的目标根据情况而随时改变,走一步看一步。

三是选择性计划。

这是一种介于全面计划和渐进式计划之间的折衷计划,它一般只把主要的计划规定出来,而对今后三至五年内做什么并不十分清楚。选择性计划常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战略计划所确定的主要行动步骤;

(2)关键的短期行动,例如提前期较长的项目,一系列行动中的必要的第一步等等;

(3)保持未来的资源分配,将今后所需要的资源储备起来。

关于战略规划的编制,至少应包括五个基本方面:

  (1)企业的目标及目的;

  (2)企业要使用的战略和策略;

  (3)恰当的行动计划,它表明不同的步骤将在什么时候完成;

  (4)企业的力量和弱点,将如何处理其中的每一方面;

  (5)财务总结。

制定战略规划的一般步骤是

一、制定战略前的准备

制定战略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但主要是对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素质做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这是关键点,是能否正确制订战略规划的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

1、公司定位(根据规模与实力分析);

2、公司优劣势分析(同业相比);

3、产品市场环境评估;

4、行业政策环境分析评估;

5、行业竞争环境分析评估;

6、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

7、公司创新与学习、模仿能力分析;

8、机会风险分析;

9、商业模式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

10、关联产业形势评估。

二、战略规划的制订

如果以上的工作做得很到位,那么,这部分就相对简单一些:

1、目标设定:公司在某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

2、措施设定:要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措施;

3、应变措施:公司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的应变与应急措施或方案;

4、规划管理:管理机构与实施机构的配置。

三、战略规划的审核

1、战略规划可行性分析:战略规划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可行?

2、战略规划可操作性分析:战略规划的操作是否简单明了?是否过于增加管理成本?

3、专家意见分析:管理专家的认同程度;

4、把握形势力度分析:是否把握住了机会?是否规避了风险?

5、战略规划的实施程序是否合理?先后顺序是否科学?

6、战略规划的应变能力是否有力,是否容易实施和不造成过多的损失或浪费?

四、战略规划的执行

1、追逐目标措施设计:

2、执行规模的主要成员配备;

3、按时间与进度撰写的商务计划书;

4、职能部门与协作;

5、严格执行,奖罚分明;

6、监督、审查、协调与改进。

五、战略规划的总结

公司战略规划不可能是永久不变的,本期的要在一定时段内进行总结,从而找出问题进行调整;本期战略规划执行完成后也应当总结其成败得失:取长补短,利于后期战略规划的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