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有为,腾讯财付通设计师。
本文是蒋有为2016年的一次线下分享,很有价值,看完之后你会有所收获。
Echo已和蒋有为取得授权。并对keynote进行整理编辑。
后台回复ppt或者keynote,可获取完整版源文件。
为什么会谈到从概念到落地这个话题呢?因为很多人听过很多方法,却依然做不好设计。
本文大纲:
1、常规UED团队流程
2、什么是概念
3、概念如何落地?
由产品经理提出需求。用研做需求验证,进行用户调研。交互设计师对需求进行交互流程和页面布局设计。视觉设计师对交互原型图进行视觉设计。视觉稿完成之后,进入开发环节。
难道UI设计只需要美化界面设计?
举个例子:同样是台式机电脑,右侧的iMac电脑的外观上比左侧的电脑看上去高级先进很多。
产品设计首先需要满足功能,在交互上符合基本的用户体验。接下来就是美化界面,在视觉上符合人类的审美需求。最后是传达概念,在产品和营销上面像用户传达产品概念。
概念可以大众公认的,也可以是个人认知特有的一部分。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
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
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简单的说,就是一个抽象的东西。
从总概念拆解多个完整的子概念,然后每个子概念再进一步拆解,拆解成可落地元素。
总概念的品牌印象是100%抽象,常见的抽象概念有亲切、稳定、安全、阳光、真实、快捷等。
子概念里面包含:颜色倾向、降低信噪比、对比、重复、接近、连续、闭合、一致性、费茨定律、席克定律等等。
3.1购票界面
下图是一个买票的主界面。里面包含出发站、到达站和票数选择等功能操作。
子概念是交互,意味着更加明确和符合用户心理模式的操作流程。更合理的布局,这里需要运用席克定律和接近法则。
落地元素是视觉,更加明确的信息点,降低信噪比。更符合用户心理预期的形式——票(对比)
根据接近法则,购票相关联布局在一起。相同的颜色,大脑归为一组。
根据席克定律:一个人面临的选择(n)越多,所需要作出决定的时间(T)就越长。用数学公式表达为反应时间 T=a+b log2(n)。在人机交互中界面中选项越多,意味着用户做出决定的时间越长。
席克定律多应用于软件/网站界面的菜单及子菜单的设计中,在移动设备中也比较适用。
进一步优化,减少选项。优化之后如下右图所示:
进一步减少选择,通过后台数据监控,大部分老用户是固定线路。所以默认选择用户出发和终点站。
下图是用户选择路线的交互。路径层级深,交互操作繁琐。用户选择线路需要点击【按站点线路图选择】列表才能进入下一页线路选择,点击线路才能进一步选择具体站点。挑战页面过多,过于繁琐,交互操作简直反人类。
子概念是交互,简短操作路径。更短的操作路径,这里需要运用席克定律和接近法则。
落地元素是视觉,更好识别的路线,更加明确的信息点,降低信噪比。
根据费茨定律:Fitts法则最基本的观点就是任何时候,当一个人用鼠标来移动鼠标指针时,屏幕上的目标的某些特征会使得点击变得轻松或者困难。目标离的越远,到达就越是费劲。目标越小,就越难点中。
如果我们要想鼠标比较快速的命中目标可以采取两个措施,要么减少鼠标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要么使目标足够大。
简化操作路径,将层级页面跳转变为左侧导航进行切换路径,以此减少页面层级的跳转,如下图2所示:
取票二维码的总概念是方便快捷。
子概念是交互,固定的形式、统一性和稳定性。
落地元素是视觉,梳理信息层级,更好理解的『票』。
后台回复:ppt或者keynote,获取完整版源文件。
推荐阅读:
符合用户预期可能并不是好设计!
干货|设计师进阶最重要的能力原来是这个
【你的在看,是我的动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