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没有多少人关注的公众号,只有411位企业高管

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华为、

中建钢构、顺丰、步步高、深交所、美的、金蝶、诺普信、

K米、无限极、广发、华润、OPPO、VIVO……

很多产品推出新特性的时候生怕别人不知道,用尽办法告诉用户。

在启动的时候用三页、四页、五页的闪屏图片,甚至是视频,来告诉用户:“我们又增加了吧啦吧啦”。

然后在一个犄角旮旯放一个“进入应用”的按钮,让你用行动参与到他的激动之中,来一个小小的仪式感。但是每次都不一样的位置,像是在捉弄用户,就是让你找不到。

好不容易进去,又在界面上画一大堆圈圈,配上文字。怕你没有仔细看,让你挨个点一遍,才能清除,才能使用。

相信我,这种APP赶紧卸载,这样用心良苦的产品经理是不可能做出好产品的。

微信就没有这样的用心,因为每次发布都有无数V、无数报争先恐后的进行报道。你可以试试在微信里搜索“微信7.0”,我是刷了好多屏都没到底。当然这其中也有我的《用微信的逻辑分析微信7.0的用意》。

不仅媒体,用户也是踊跃试用。打开每个群都有很多人发时刻视频,被冷落多年看一看突然涌入大量流量。

因为大家都怕自己out了,少了和人聊天的谈资。

这就是好产品三个关键特征中的一个,也是最难的一个——“成为时尚”。

这样的产品不只微信。如果你看到有媒体特别是像人民日报这样的严肃媒体开始报道,有朋友聊天的时候会经常说到的产品,那就是了。如抖音、王者荣耀、iPhone。相比而言,钉钉、快手、英雄联盟、三星就没有到达这样的特征级别。

一旦一个产品成为大众话题,它变成为了时尚。我称之为“公众产品”。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会以它为核心进行讨论、传播。

这就要求它定期更新,保持热度。

更要求它不能作恶。因为人们已经将它与自己绑定在一起了。它会成为普适价值观的代表。所以它们极其爱惜羽毛。

于是你便能够理解如此低调害羞的张小龙为什么会开“微信公开课”,在各种场合强调微信价值观。

罗永浩用自己段子讲出来很多人心里想说(MA)的话,但那只能算作言语代言,属于浅层共鸣。

张小龙用自己做产品的价值观传递出你认为正确的价值观,这是价值观代言,属于深层共鸣。

这是高级中的高级营销。

对比一下会更有感觉。

小米用一个虚空的“黑科技”概念营销。

格力用一个自己都说不清的“掌握核心科技”来标榜自己优秀。

相较之下,立现高低。

可怕的是,即便我们看懂识破,也不可能跳脱。产品成为时尚意味着裹胁,如果你拒绝,那么你就出局。

你想到自己的产品要改变什么了吗?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