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评论 丨 作者 /  刘润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816篇原创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给吉姆·柯林斯的新书《飞轮效应》写的序。

今天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我大学本科,读的是数学系。    

数学系之外的院系,也学数学,但大多只学一门课:高等数学。数学系呢?要学十几门数学,比如数学分析、离散数学、概率与统计、图论、偏微分方程等等。    

高等数学,大概可以说是这十几门深刻数学的“海边拾贝”。    

如果有人问,那么,这十几门听上去不明觉厉的数学里,哪一门,对你影响最大呢?    

那一定是:系统动力学。    

什么是系统动力学?    

大部分人眼中看到的世界,都是由一个个要素构成的。

比如这是果树,这是苹果,这是牛顿,这是大地。但是真正的高手眼中的世界,还包括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 

苹果和果树之间,通过果柄,产生了结合关系;

苹果与大地之间,通过引力,产生了吸引关系;

如果结合关系断掉,吸引就变成主要关系;

于是,苹果砸在牛顿头上,通过接触,产生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系统 = 要素 x 连接关系。    

真正的高手,通过观察要素(果树,苹果,牛顿,大地),能洞察他们之间的连接关系(结合、吸引、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然后发现系统规律,推测系统走势。    

这就是系统动力学。    

为什么要讲这个?    

因为吉姆·柯林斯的这本新书《飞轮效应》。

▲ 点击购买本书(后面还有3本套装链接)

其实整本书就是在论述,系统动力学四大基本连接关系(因果链、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滞后效应)中的一种:增强回路。    

  (图片来源:刘润得到课程《商业洞察力·30讲)


 1 

飞轮效应,就是增强回路

什么是增强回路?    

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又增强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循环增强,就是“增强回路”。    

想象一下,你用麦克风对着扬声器说话的场景。麦克风、扬声器之间,形成了一条一圈圈增强的“回路”。你温柔的声音,被循环放大,几秒之内就成为尖锐的“啸叫”,让所有人捂上耳朵。这就是“增强回路”的威力。    

现实世界中的增强回路,随处可见。    

一个人越成功,就会有越多优质资源来找他合作;和越多优质资源合作,他就越成功。成功和优质资源之间,互为因果,彼此刺激,循环放大。    

一所大学,毕业生越优秀,就有越多优秀的学生报考;越多优秀的学生报考,毕业生越优秀。优秀的新生和优秀的毕业生之间,互为因果,彼此刺激,循环放大。    

如果这个互为因果的关系,不止发生于两个要素之间,而是三个要素,或者四个要素呢?    

这种首尾相连的因果链,就形成了一个“飞轮”。比如柯林斯在书中提到的,著名的“亚马逊飞轮”。    

    

降低更多商品的价格(A),导致了增加顾客访问量(B)。然后增加顾客访问量,导致了吸引第三方卖家(C)。然后又导致了扩大销售和分销渠道的规模(D),又导致了增加单位固定成本的盈利(E)。    

一条因果链出现了:A->B->C->D->E。    

然后,最有趣的地方来了。增加单位固定成本的盈利,最后又反过来导致了更多地降低商品的价值,也就是:E->A。    

一个首尾相连的轮子,造出来了。    

然后,亚马逊用难以想象的战略定力,推动了这个“亚马逊飞轮”20年,飞轮转速到了令所有人胆寒的程度,最终碾压了所有竞争对手,获得了赢家通吃式的成功。  


 2 

比柯林斯这本书的贡献

原来飞轮效应(也就是:增强回路)这么厉害!    

但是,这听上去,也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吧。找到一个互为因果的闭环,把它放在一条长长的、湿湿的、厚厚的雪道上,然后十年如一日地持续推下去。一句话不就讲清楚了吗?    

需要为此写一本书吗?    

我们常常说:懂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呢?因为这些道理讲了“WHY”(为什么),却没有讲“HOW”(如何做)。    

就是给了你鸡汤,却没有给你勺子。    

而柯林斯,用一本书的篇幅,在回答“HOW”(如何做)这个问题。    

柯林斯在书中“如何”提出构造飞轮的七步法:

1、列举出你的企业已经实现的、重大的、可复制的成功,包括远超预期的创举和新产品;

2、列举出你的企业经历过的失败,包括公司那些远没实现预期或彻底失败的举措和产品;

3、对比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并思考从这些经验与教训中我们能发现哪些可以组成飞轮的构件”;

4、利用你发现的飞轮构件(4—6个),草拟出一个飞轮。首先要确定飞轮始于何处, 也就是飞轮循环转动中最重要的部分, 再构思接下来依次是什么。你必须能解释构件之间的逻辑顺序, 并据此描绘出回归循环到顶部的路径。同时, 你还必须能解释清楚这个闭环是如何自驱加速的;

5、如果构件超过6个, 飞轮就会过于复杂,要通过巩固并简化构件才能抓住飞轮的本质;

6、 用你的成功清单和失败清单检验飞轮。你的实际经验是否可以验证它?你需要不断地调整飞轮结构, 直到它既能将你最关键的、 可复制的成功显而易见地呈现出来, 也能将最重大的失败和最明显的痛点清晰地暴露出来;

7、 根据刺猜理论(三环理论)来检验飞轮。这一理论其实是一个简单、透彻的概念,它来自对一下三环交叉部分的深刻理解。

(1) 你对什么充满热情?

(2) 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

(3) 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   

    

这是非常厉害的。    

读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尤其是第7步“三环理论”时,我有种会心一笑的感觉。  

柯林斯用“三环理论”回答了一个问题:

既然亚马逊飞轮这么厉害,我能不能直接拿过来,在我的雪道上往下推,而不是造我自己的飞轮呢?

如果可以这么做,那么所有人都推亚马逊的飞轮,是不是都能获得成功呢?  

当然不能。    

因为你没有考虑到,每个人、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你所热爱、你所擅长的,决定了你所能推的飞轮,和别人注定不一样。    我想你也可以从这本书中,得到不少关于“HOW”的收获。 


 3 

CEO面前只有两条路:

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

给柯林斯的序言写到这里,我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有趣的问题: 

那么,柯林斯的飞轮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  

写更多高质量的书(A),带来更多的声誉(B);

更多的声誉,带来与更多企业家、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C);

更多的交流学习,最后反过来,带来写更多高质量的书(A)。   

柯林斯作为自己的CEO,一直在推动着自己的飞轮。他写下了著名的《基业长青》、《从优秀到卓越》、《选择卓越》、《再造卓越》。飞轮越转越快。    

但是,这四本书,都是用“对照组试验”(就是比较卓越的公司,和普通的公司)的方式写作。“对照组试验”的写法,并不适合所有商业话题,于是开始慢慢成为柯林斯的调节回路。    

调节回路,就像橡皮筋,你拉的越长越成功,但是回拉的力也就越大。    

摆在柯林斯(和所有CEO)面前只有两条路: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增强回路,是油门;调节回路,是刹车。    

柯林斯决定,用新的写法,涉及系统动力学,启动一条全新的增强回路,再次踩下油门。    

这非常值得敬佩,值得学习。    

最后,再次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和柯林斯的其他四本成名作一起阅读。我相信,你一定能从他的观点,和他自己的飞轮中,受益匪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