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 App 泡沫即将破灭吗?为什么?今天在网易看到一个新闻:专栏:APP泡沫即将破灭。作者从3个角度阐述了他的观点,我对其关于盈利的分析比较赞同。不过,我觉得泡沫的说法太过危言耸听。何况,中国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有待挖掘。期待大家的高见。精彩解答:

李楠,移动互联网产品总监

大的方面说竞争寡头化我是认同的。(游戏等领域的另说)

Apps 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他是移动互联网上最直接易懂的入口。但是,桌面的 Apps 再多,用户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而"去 Apps "的趋势,正在两个纬度发生。

1 巨头控制移动端日活跃的主要入口,并做转化
如果你观察智能手机的日活跃,你会发现 IM App 非常非常强势(具体数据欠奉)。而这种强势必然让移动端的入口的控制更加寡头化 - 这个入口是微信控制的。

比如别人问我怎么备份地址簿,我推荐 QQ 同步和蜡笔。但是最后发现他用微信搞定了 : “既然微信有了这个功能,我为什么还需要一个 app ?”。而微信的这种用对话提供工具的模式,理论上可以无限制的扩充她的功能。

而其他 IM 之外的主要日活跃来源,比如地图,支付,新闻,音乐,视频。。。哪个是小团队能玩的了的?

做个 App 就可能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反对仍然可以细分,但是你也必须承认:给你留下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而解决问题的难度将越来越大。

2 系统厂家填补,并且为热门网络服务创造新入口
而且,除了巨头在瓜分移动端的入口,手机厂商也在行动。比如 iOS 最近连续整合了 twitter ,facebook ,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当短信里直接出现微博私信,第三方 Apps 拿什么跟系统厂家斗?

桌面的 Apps 不再是唯一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这种系统级别的整合能提供更加高效,方便的入口。而且便利上要超越 Apps 。这让第三方 Apps 更加相形见绌。 oauth 模式仅仅是看起来很美好而已。
(最近的几次 WWDC 之后,都有第一流的第三方开发者的眼泪在飘)

3 Apps 的思维方式在落伍
大厂家,比如微信,会抢占活跃度最高的入口。
手机厂家,比如魅族,利用系统的强大和便利弥补和创造其他入口。
而网络服务厂家,比如微博,也会主推官方客户端,收紧第三方认证。

很残酷?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今天移动互联网正在发生的现实。

个人意见,小团队的前途更倾向于技术深耕 - 然后展开合作。或者全新的细分领域 - 积累种子用户和圈子,建立文化。这两条路,应该说都和 Apps 关系不大了。

移动端的 Apps 仅仅是解决方案之一 – 也许是最重要的 – 但是并非答案。 Apps 背后的技术,或者用户的维护,产品调整和运营,才是成败的关键。

在运营中不断进化的技术,或者积累的社区和产品的经验,才是巨头或者手机系统厂家无法轻易复制的东西。比如 siri 。

把 Apps 的图标摆到用户桌面就能获得用户的时代的确已经过去了 - 他们分分钟可能被人夺走。

选自知乎,原文: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958698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