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上一篇<>发布后,我得到许多反馈,一是某些积分墙公司的领导发飙了,“不知道是谁写的SB玩意”,又或者是刷榜公司留言说,我有病,还需要吃药治疗,个人觉得写的不管对不对,至少方向是对的,因为能让他们如此怒不可遏,证明所言属实,而我也一直在想要不要继续写这篇,论移动广告平台之死,纠结了许久,还是决定写出来,有些事不知道是对是错,只有尝试了,才最有发言权。

这篇论移动广告平台之死,说的是IOS,不是android,觉得我装B的,可以继续绕行,喷粪可以,请先掌握一个完整的谈话逻辑,否则我没时间陪你喷。

昨日看到各大微信圈转发,豌豆荚获得软银的注资,为什么IOS会死,而android活得好好的,不是被收购,就是注资,其实我觉得原因很简单: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1:核心竞争力:android的几大应用市场,最明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掌握的流量的入口,何谓流量入口,这与IOS差别很大,IOS中入口因设备的特殊性被细分,越狱和非越狱,而对于android而言,不存在这一特性,且各大android平台发展都积累的许多年,PC端的优势是IOS无法比拟的,而同类市场中的91、同步推、PP助手,无论先后顺序如何,在PC端都有较为强劲的优势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对于移动广告平台来说,核心竞争力是人?还是技术?还是价格?还是媒体?也许都不是,是什么,不知道,反正有一群人有这么一种需求,这就是存在的道理。目前现存的几家移动广告平台(IOS)中,DM、LM、AM、YM、AxSage、也就是这几家在国内做的风生水起,而外来和尚像inmobi、admob也是那么不温不火的活着,而像目前做聚合平台的几家,芒果、adview也没有太多亮点之处。国内这几家现存的移动广告平台,目前都是靠着风投、天使的资金而活,ABC轮的都有,大家看到android的朋友们不是被收购,就是被注资急红眼了,作为平台的我们明年来个流水double也上市吧,要不我们找个好东家,卖掉得了。笔者想说一句:您在哪上市啊?你要去米国上市,不怕被浑水做空么?您想卖,那是卖土豪呢?还是卖给谁呢?最核心的几个问题,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否有了成熟的商业模式?你跟竞争对手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给我一个满意的收购理由。说到这,咱们还是讲讲平台的基本知识,目前正版平台的流量主要来自于媒体,而移动开发者就是媒体,而移动开发者作为平台的下游存在着,平台的上游是移动广告主,平台算是中间的产物,因为开发者多数为散兵游勇较为分散,不利于管理和沟通,为平台会解决这一系列的麻烦,接到广告主的需求,拆解业务,在移动开发者的应用上展现广告,而其实对于平台来说,资源不是自己的、广告主也不是自己的,平台只是在中间起到了一层转换作用,并不存在什么核心竞争力。

2:开发者的流动性:移动广告平台主要是依靠移动开发者所开发的应用存在而存在,随着近两年,移动开发者逐渐减少,多数开发者相继转行或被收编到大型公司,开发者开发的媒体数量正在逐渐减少,而作为平台的基础,就是开发者的数量和所拥有的媒体数量,但其实这些媒体和人并不是所属平台的,它是流动资产,譬如我今天嵌入的是DM家的SDK,但是他们家的客服让我不爽,那我就更换AxSage的SDK,而市面上的几家移动广告平台随着扣量等因素,导致开发者越来越聪明了,不想挣小钱,这个时候聚合平台出现了,一下子融入了多家集成的SDK代码,想给谁量就给谁量了,而作为自己的直属SDK媒体越来越少,平台想控制住自己SDK媒体亦或是开发者,只能不停的提高福利待遇,而即使是这样,在今年10月开始也出现了变革一面,开发者看到手游如此火爆,而自己到手里的钱却少之又少,索性给量最大的那家吧,多挣点。因此,开发者资源是移动广告平台势必会争夺的资源,最近收到几家平台销售给出的信息:“我们没量了,等排期吧,2014年2月的都安排满了“,为啥没量了,因为原来没有这么火爆,售卖率很低或者保持平均,而现在随着手游被吵的火爆,手里的开发者数量贡献的量级只能保证现有的平稳进行,这对于平台来说就是一大隐患,如果抢了这个开发者,现在是可以解决需求,但是日后量级减少就会离开,如果不抢,势必自家的量级没有任何增长,平台的流水怎么做?没法做,自己能吃多少是多少吧!

3:三流的技术:为什么说是三流的技术?因为我觉得一、二都不可能,就三吧,有平台出身的大哥们,肯定要急,我们这个技术国内没有,我们这个技术是领先的,我们用的是BD的蜂巢系统,我擦,亲,你这技术是偷出来的么?千万不要说自己有哪些NB的算法,全中国看,玩大数据的有几个人?玩数据挖掘的有几个人?玩云计算的又有几个人?精通机器学习的又有几个人,难道他学了N多年,就是为了去移动广告平台发展的么?我想他也不傻,而目前的移动广告平台,广告投放之后的媒体,多数还是依靠人工完成,仅有的几家说我们已经放弃了人工操作的阶段了,我们数据分析之后由机器进行投放,亲,问个问题?你们负责算法的人,懂业务么?你们懂业务的人,理解算法么?你们的数据分析人员是只会看数呢?完全不懂背后的反应的问题,还是R什么的大神?都是为了一张脸,说的好听罢了。对于移动广告平台来说,一个好的算法,不仅能解决广告填充率,还得能扣量,最关键的是要能提升转化,否则我要这个算法没有任何意义,让开发者的收益越来越高,让广告主的收益越来越好,个人觉得移动广告平台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做,而即使做也是非专业的团队。对于几百TB的数据,放那一周,没用之后就清空了。而相对算法来说,没有一种算法,能满足这么多要求,既要填充率上升,又能精确的找到投放人群,精准的定位到用户级别,还能提高转化,提高开发者的收益,太过于理想化了,对于算法团队,我想说一句,不要觉得在某几个产品上得到了印证,就说明算法真的有效,有时候很可能是运气让你巧合了一下。随着移动广告主、手游的产品差异化逐渐开始增大,不用不同产品的投放模型去做碰撞试验,这样周而复始的碰撞检验模型,一切都是扯淡。

4:资本市场的最低级:纵观我国资本市场,从股市的低迷就能看出,有相当大的资金漂流在市场外,而对于资本市场的第一层级,风投、机构、民间资本或上市公司来说,他们为了股价、收购所获得资本看的更加重要,随着今年手游市场呈井喷的爆发性增长,引入更多的资本进入到移动市场,而前日国家队也进场,想捞一笔了。这一系列的流动资金快速进入移动市场,势必会增大整个盘子的整体资金量,可洗的钱只能增大,不可能减少,而机构、风投把钱给了手游公司,收购兼并控股。从而是手游公司成了第二层级,而手游公司研发产品,势必是要推广的,只能再转手给了代理或者CP,而代理或者CP就成为了第三层级,这时候钱还有多少,我们一会可以计算一下。而作为代理CP们,会逐渐开始安排推广事宜,而这时候限免导航也好、移动广告平台成为了D/E级别,拿到手里的钱只不过是这部分的1%?0.5%?这还没完,你还得出效果呢,你还有队伍要养,你还有媒体开发者要养,或者你还要去别家去买量来弥补效果上的缺失,看似这1%的钱可能很多,但细心的人算算这笔账就会发现,不仅不挣钱,可能还要赔钱,自己仅仅是从左手换到了右手,一分钱没挣不说,自己还要搭出去返点,没办法,质量上我减少点吧,效果上我做低点吧,如此因果循环,势必会差,而下面的开发者不干了,你拿了1%,给我才几分钱,我擦!走人吧,因此开发者离开了,去能给钱多的地方嵌SDK。因此,资金的流向如下表。而对于最上游的人来说,之后会投资收购哪些呢?基本上除了平台都收购了,友盟的收购我想对阿里来说,并不是作为移动广告平台而收购的,无数的应用开发者基本都使用友盟统计系统,这套系统有啥用呢?市面上凡是用了友盟统计的应用,整个行业的数据都是能看到的,所以用那些钱,买到了最底层的数据,个人感觉不亏。因为这些数据,移动广告平台不会有的,因为广告SDK和统计SDK本质上就是不同的。对于那几家大型的上市公司,为了公司全线业务的布局规划,会收购应用、限免导航、对于机构、风投、民间资本更倾向资金的快速导入导出,不会再一个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上费太多钱和精力,给游戏厂商能直接得到直观的现金流做流水,给代理和CP是为了将业务流水线化,让资金的流入流出更加专业,而移动广告平台跟倾向于下游产业,而开发者越过一层就看到了代理和CP,其实现在很多优质APP媒体的资源,已经开始逐渐和代理CP进行初次尝试性合作了,为啥呢?因为省掉了一个分钱的人,这样合作更加直接,何必多分别人一份呢?市场是透明的,不再像前几年,资源都被垄断了,还得依靠平台的客源而活,自己也可以活的很精彩。

笔者论:平台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目前移动广告平台,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量级需求,而平台想着收编掌控媒体开发者的想法,再次显得自己智商不足,他们虽然是写代码的,但是他们多数可能在某些入口源头企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千万别当人家是傻子,而上游靠CP和代理,下游有开发者,夹缝中生存,还能活的一点都没有紧迫感,让我也确实佩服,2014年,随着手游市场的逐渐成熟,笔者信更多资本会进入到市场内,进行洗牌,鹿死谁手,谁也不知道,也许是我的幼稚,也许是我眼拙,如果平台一如既往的没有核心竞争力,势必会被清场出局,原因很简单,你不革别人的命,别人就会来革你的命!我有个设想,哪天腾讯百度淘宝无聊一下,说:我家现在有SDK,欢迎开发者嵌入,收益翻倍,也许就真乐了。以上为鄙人浅见,各位看官切勿拍砖。

文/Xmoen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