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界风传马云要做手机游戏,违背当初“绝不做游戏”的豪言,被不少人嘲讽为奸商。
马云眼红手机游戏收入?错!
要知道阿里巴巴绝不缺钱,去年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一季度,阿里巴巴的净利润连续超越腾讯和百度,成为国内最赚钱互联网公司。再者,阿里巴巴的基因是一家电商公司,不会轻易转换和扩大业务。
可是,种种迹象又表明,阿里巴巴真的要切入手机游戏领域。阿里巴巴专门成立了数字娱乐部,网上也爆出阿里巴巴招聘手游人才的广告以及猎头帮助阿里招揽手游人才的短信截图。
一切都是因为微信!
近期以来,在国内的互联网界,有关微信支付会严重威胁支付宝在移动互联网的地位,进而威胁阿里电商老大地位的讨论沸沸扬扬。著名自媒体作者程苓峰认为微信对阵阿里是“三维打二维”,微信模式的崛起会导致淘宝和天猫的盈利模式被釜底抽薪。
阿里不是没有意识到社交网络的威力,早在今年4月份,阿里就大笔投资了如日中天的新浪微博。可是微信的强势崛起让新浪微博越来越相形见绌。11月底,为了支持阿里的通讯App来往对抗微信,新浪微博曾停掉了对微信的分享接口。可是,短短不到一个月后,这一屏蔽就被取消。毕竟,在强大的微信面前,新浪微博的屏蔽举动无异于螳臂当车,不但不能阻挡微信,还会影响微博自身的人气。
近几个月来,微信游戏意料之中的迅猛爆发,更加验证了社交通讯工具的威力。在此过程中,微信游戏的支付手段——微信支付成为阿里巴巴的心头大患。互联网时代,腾讯的财付通是阿里的支付宝的手下败将,而在移动互联网,阿里的这一优势危在旦夕。
除了推出能帮用户赚钱的支付宝钱包,阿里的新举措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推出类似微信的App来往。
为了来往,马云不惜拿年终奖要挟阿里巴巴的员工,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在见识了微信游戏的威力之后,马云的下一步行动必将是来往游戏。游戏将成为来往对付微信的一大利器,也是维护支付宝在移动互联网老大地位的重要措施。这就是为什么马云要涉足手游行业。
阿里巴巴的手机游戏长什么样?
1.教育游戏
马云是个喜欢把“社会贡献”挂在嘴边的人。李克强总理对阿里巴巴“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的夸赞言犹在耳,马云又怎会去做自己曾经称为是“毒害青少年”的网络游戏呢?
当然,游戏的好处可以说出一大堆来,前段时间流行的一本书《游戏改变世界》就是专门为游戏说好话的。阿里巴巴强大的公关部门也能很轻易地化解马云的尴尬。但如果更进一步,把手机游戏和教育结合起来怎样?
在辞掉CEO时,马云曾经表示,往后会投身教育和环保。就在12月初,阿里巴巴在淘宝网开辟了新的频道——淘宝同学,搞在线教育,有超过150家教育机构入驻。那么,阿里牌手游向教育靠近也就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了。
2.轻度游戏
微信在游戏上越走越重,重度游戏赚钱嘛!这很容易理解。微信的游戏数量会越来越多,涵盖各种度以及各种类型。据说马化腾已经定下目标:明年TOP10手游都是腾讯的。但阿里牌手游可能不会走这样的路,而是效仿Line,主打轻度社交游戏。理由显而易见:马云做手游的主要目的不是赚钱,而是推广来往,所以,不但没必要一定要做容易招来道德批判的重度手机网游,而且做面向普通玩家的轻度社交游戏也便于最大限度地推广来往本身。
3.可以赚淘宝积分的游戏
既然马云做手机游戏的目的不是赚钱,当来往的游戏平台对开发商开放,来往的提成将会比微信低得多,甚至低于渠道最初的五五分成,以吸引开发商,抵消微信在用户数量上的优势。
为吸引用户,阿里巴巴的手机游戏甚至很可能会向玩家赠送淘宝积分。这样一来,玩家们相互问候的方式可能不再是“你今天在微信上花了多少钱”,而更有可能是“你今天在来往上赚了多少积分?”
了解了阿里巴巴的战略,手游开发商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不要总是盯着微信游戏,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来往游戏仍有很大的翻盘的机会。对手游开发商而言,这种竞争局面绝对是一件好事。
评论(0)